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从12岁起,直到87岁因心脏病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就是德蕾莎修女。又称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她1910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一个信仰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族家庭。18岁的德蕾莎入爱尔兰洛雷托修道院受训,同年被派往印度,在一所教会学校任教。27岁时德蕾莎发终身愿成为修道院院长。她的居住地有花园和洋楼,高大的围墙将那差不多是一种贵族式的和平安宁的舒适生活与周围的“悲惨世界”隔离。德蕾莎说,我听到召唤,要放下一切,到贫民区去服侍那些贫穷中最贫穷的人。

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1948年,德蕾莎修女来到加尔各答。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修女的蓝色道袍,穿上印度妇女的白色纱丽。1949年,德蕾莎修女创立了 “仁爱传教修女会”,开始了她扶危济困的慈善生涯。这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修女先后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了50余所贫民区学校、医院、济贫所和孤儿院。她一生忠诚于一个信念,并用最诚挚最衷恳的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实现它。她救助了4万多名被遗弃的人;她创建的组织已有4亿多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的组织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她认识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工商巨子,并受到他们的仰慕,但她却依然过着极其简单、简朴的生活,已逾80高龄仍然与其他修女一起睡在地板上,自己洗衣服洗餐具。去世时,遗产只有两套棉质修女服、一双鞋、一只水桶、一个饭盆和一床铺盖。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在德蕾莎的心目中,穷人比富人更需要尊严,穷人在价值的等级中至高无上。她安居在贫困的社区,并把自己变成最穷的人。她相信惟有如此,被救助的人才不会感到尊严受到损害。德蕾莎修女1952年建立起加尔各答第一间临终关怀院,也称临终慰藉所。一万八千多无家可归的人在那里回到了上帝的家园。一位临终的老人拉着德蕾莎修女的手说:“我在街上活得像头畜牲,如今我却像天使般死去。

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1969年,德蕾莎修女又创立了第一所治疗麻疯病的康复中心。它是由麻布袋、竹竿、铁皮、瓦片加上丰富的想象力构筑而成的小屋。

德蕾莎和修女们开始找寻收留那些被亲友赶出家门的麻疯病患者,经常走进散发着恶臭的小屋,以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为麻疯病患者注射药剂,清洗、包扎伤口,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安排痊愈后的病人参加自食其力的职业训练——让病人纺织绷带,制造药囊,印刷传单和报纸;或在康复中心内的木工工场、造鞋工场、砖窑和农庄工作。圣诞节,德蕾莎修女还组织病人演出话剧,派发礼品,参加午餐音乐会。只有亲眼看到,才可以体会到德蕾莎她们不是在“服务”穷人,而是在“侍奉”穷人。在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你都找不到德蕾莎修女在这项工作上所显示的那种精神——对任何苦命人的无条件的尊重。她将关怀和关爱带到人类最黑暗的角落,让无数的人由此变得勇敢和善良

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有一次戴安娜王妃去访问印度,亲自去晋见德蕾莎,她突然间发现德蕾莎的脚上没有穿鞋,事后她跟别人讲了这么一句话,我跟她握手的时候发现她没有穿鞋,我脚上穿了一双白色的高跟鞋,真羞愧呀。

南斯拉夫爆发科索沃内战期间,德蕾莎去问负责战争的指挥官,说战区里面那些可怜的女人跟小孩儿都逃不出来,指挥官跟她这样讲,修女啊,我想停火,对方不停啊,没办法。德蕾莎说,那么只好我去了。德蕾莎走进战区,双方一听说德蕾莎修女在战区里面,双方立刻停火,后来她把一些可怜的女人跟小孩儿带走以后,两边又打起来了。就连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都自叹不如,因为联合国调停了好几次,南斯拉夫的内战始终没有停火,德蕾莎走进去以后双方却能立刻自动停火,她的人格魅力可见一斑,深刻诠释了什么是仁者无敌。

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德蕾莎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剥削等恶行;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德蕾莎修女一生中曾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在20世纪80-90年代间数次当选。1999年,德蕾莎修女被美国人民投票选为二十世纪最受尊敬人物榜单之首。排在她后面的是马丁路德金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此次广泛囊括各年龄层(除婴孩外)的调查投票中,她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全美人民心目中的伟人。

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1997年9月5日,德蕾莎逝世在印度,她的祖国塞尔维亚希望她能够归葬,印度总理特别为此打电话给塞尔维亚领导人,让她安葬在印度,后来塞尔维亚同意,她的躯体安葬在了印度。因为,她是印度的骄傲。

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德蕾莎出殡的那一天,她的遗体被12个印度人抬起来,在抬起来前有人提出要不要给她穿上鞋子,后来决定不穿,因为德蕾莎一生不穿鞋,所以死后也不穿。身上盖的是印度的国旗,印度为她举行国葬,就在德蕾莎的遗体被抬起来时,在场的印度人统统下跪,包括印度总理。德蕾莎的遗体抬过大街时,两边大楼上的印度人全下楼来,没有人敢站的比她高,统统跪在地上。虽然德蕾莎在印度没有任何功名,也没有任何爵位,更没有任何官位,但是伟大的德蕾莎死的时候印度的总理跪在地上,所有的印度人跪在地上,更何况她还不是印度人,是塞尔维亚人。

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她曾先后获得印度尼赫鲁奖、美国肯尼迪基金会奖、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和平奖,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教育奖。

苦难世界里的慈善天使

德蕾莎修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到访过中国,临终遗言是:“我遗憾没有将福音传给中国穷人,只能无数次流泪为中国穷人祈祷。”

今天,人们常常只关注事物的外观视觉刺激,媒体则追求明星人物背后的商业利润,而那些默默奉献的平凡之美,往往淹没在大众的视野之外轻易地被忽视和遗忘。有钱人尽情享乐,挥霍无度,骄奢淫逸,毫无底线,以为物质的富足就是幸福,忘了自己从哪来,忘了自己的财富中是否带着血腥的原罪。在中国,有多少富豪能说明自己财富的来源?有多少人能像德蕾莎修女一样视钱财如粪土甘于清贫,一生身体力行去帮助因各种原因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有多少人懂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源于对他人无私的帮助和爱?真正的成功并不是你拥有多少财富值得炫耀,而是你为这个社会,为他人做了什么,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人们依然记着你,敬仰你。

德蕾莎修女早就洞察了人间的虚伪,她在日记中写道: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德蕾莎修女离我们远去了———这个星球少了一点儿光亮,少了一点儿仁爱,少了一点儿真情。但至少她曾带给我们温暖,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她的名字将为全世界人民所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