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飞|论人类的文化基因——兼评《守夜人的钟声》

陈达飞|论人类的文化基因——兼评《守夜人的钟声》

原文收发于笔者个人微信公众号:一瓣,ID:yibanshuping。


“如果复杂性引起超级文化基因,超级文化基因引起单一性,单一性就会引起灭亡”。科斯塔(R.Costa)在《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中如是说。

濒危生物史密斯蓝蝴蝶的唯一食物是生长在加州海岸丘陵地区的一种枯瘦的野生荞麦。但是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非原生作物的入侵,威胁到了野生荞麦的繁殖,从而也威胁到了史密斯蓝蝴蝶的生存。正因为史密斯蓝蝴蝶没有替代食物可以选择,同时,其自身的进化太缓慢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所以,它只能走向灭亡。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单一性带来毁灭。俗话说,就是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这种单一性的趋势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随处可见。以经济上的单一性为例,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虽然有交往,但仍然有明确的界限。但人类过去200年的发展将不同国家缝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命运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的相似性至少跟差异一样地多,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来“规范”商业活动,不同国家的经济运行也有着相似的机理。一旦哪个国家获得了成功,它就会被当作典范被其他国家学习,一个国家想要制定新的制度,都要拿着成功的例子来学习学习。这一点,中国一定是典范中的典范。

这种单一性是自发形成的。如果全球用统一的语言或者是货币,那么人们的交流和商业活动就会减去不少的麻烦。我们习惯于将持一致意见的人看作志同道合的人,而将与众不同者看作异端,予以排斥。包容是一件稀缺的品质,虽然它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是,这种单一性的简单逻辑也带来了大麻烦。赤壁之战,号称80万大军曹操大军就是“一个篮子里的鸡蛋”。同样,西班牙无敌舰队在时隔千年之后重蹈覆辙,也将舰队串在一起,最后被英国皇家海军和海盗联合部队以火攻的方式打的落荒而逃。

历史不会重演,但是会押韵。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中国被迫采用“4万亿”的强刺激托底,致使现在金融系统性风险积聚;被欧元绑在一起的欧元区国家被“欧猪五国”的主权债务违约拽下深渊,至今还不敢退出资产购买计划。造成这种单一性的原因是有一种超级文化基因在主宰着大多数人的思维

文化基因(mene)和基因(gene)同源,是指任何得到人们广泛接受的信息、思想或行为。它可以是常识、传统、理论、偏见,甚至是口号。它既可以在代际间纵向遗传,也可以在同代人之间横向传播。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常识都不是真相。记得小时候,奶奶告诉我男孩子脚大有福气,然后我就很绝望。还有人告诉我,头大的人聪明,好吧,那我就只能靠勤奋了。可是,实际上,人脑的功能是由于神经网络决定的,而智力较低的人则是因为神经网络的不完整造成的;当你的朋友被蚊子叮了,你或许脱口而出,“你的血是甜的”。事实上,蚊子无法对血液的气味进行区分,而是通过温度来叮人的,体温较高的人更容易被蚊子叮咬,而蚊子通过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来确定人体的位置,并伺机而动;还有些人特别讲卫生,每次吃饭之后都要刷牙。但事实上,饭后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加重对牙齿的腐蚀,一般来来要等到一小时以后。

很多看似正确的观念背后都是以讹传讹导致的,还有我们有些时候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正确的。人类社会在发展,但也在逐渐复杂化,在面对这些复杂实物面前,人类思想是有惰性的,都喜欢看看专家们怎么说。可实际上,拥有信息优势的专家们往往会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去损害信息弱势一方的利益,柠檬市场绝不仅仅局限于二手车。互联网让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和快捷,但是人们更加难以辨别好坏和真假。

在每个先进的文明里,当获取真实的知识非常困难时,信仰就会战胜知识。所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IP经济才如此潜力巨大,因为IP就是造神运动。谁是最大的IP?嘘!!!

随着我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日益下降,我们建立信仰的渴望就更加强烈。当面临人脑生物能力无法解决的复杂事件时,我们变得容易接受未经证明的意识形态,并开始采纳一种危险的“顺从”心态。这一点,我们中国人绝对又是全人类的典范。

顺从和跟风比自己做决定容易太多。自己一个人不敢做的事情,当有很多人的时候,恐怕我们还能成为最抢眼的那个。这种“集体思维”想必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例如当年打砸抢日本车事件,同时还有股市中的“羊群效应”等等。我们习惯于相信集体智慧,但集体行动正是纳粹、美莱村屠杀和阿布格莱布监狱事件的原因。这种顺从之风在全球化的当代跨越了国界,所以我们看到雷曼兄弟倒闭当日全球股市都在沉痛哀悼。

这种集体行动下的单一性背后,是超级文化基因的力量。所谓“

超级文化基因”是指所有普遍且根深蒂固的信仰、思想或行为,它会污染或压制社会上的其他信仰和行为。它是生成信仰的母体,适用于任何领域——经济、宗教、司法或者自然。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启了近1000年的黑暗的中世纪,正是因为其复杂,三大宗教兴起并广泛传播,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上自国王,下至平民,都是文盲。他们文化上的这种原始状态,使其不可能一下子吸收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各项成果。较高文化在蛮族中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当时有文化的人只有基督教士,这就造成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地位。基督教运动在十字军东征时达到顶点,它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排除异己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几百万人成为宗教迫害的牺牲品,科学家和理性思考者被监禁、严刑拷打和杀害。发展因此而停顿。

历史上,超级文化基因成为发展障碍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曾经坚定的认为地球是平的,在经历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的圆形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第一个科学证据,以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之后,人们才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一个正确观念的形成,人类经历了2000多年的努力。同样的例子还有我们曾经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认为放血可以治病等等,太多荒谬的认知即使烂在我们的头脑中,也不愿意舍弃。更荒谬之处在于,我们即使知道是错误的观念,仍然以一种“将错就错”大无畏精神鸦片自己。

陈达飞|论人类的文化基因——兼评《守夜人的钟声》

超级文化基因抑制多样性,就像垄断者永远会威胁试图挑战者。所以,只有那些能够与超级文化基因和谐共处的思想、行为和信仰才能生存下来,而这个过程只会使得超级文化基因的地位更加巩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称之为有洞见的思想难以付诸行动。这与观点对错无关,关键在于超级文化基因的态度。什么态度?这就不用笔者挑明说了吧,每当你打开一篇文章,然后被告知因人举报违规删除的时候就是答案。

超级文化基因是人造的,人为加强的和人为维持的。所以,它并不是不可以消除的。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像空气一样,我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构建超级文化基因的元素,它无时不刻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永远挣脱不了。笔者曾说过,知识既是武器,也是枷锁。知识使人聪慧,也会使人盲目。这就告诫我们一定要谦虚,切不可自大。意识到它的存在是第一步,就像作家理查德

·布罗迪说过,“理解文化基因论的人在生活中越来越占优势,有其是在避免被操纵和利用方面。如果你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作用机制,就能更加游刃有余的应付周围日益微妙的操纵。”第二个消除压制性超级信仰的方法是对范式的变革。这只是一种方式,并不是说一定会成功。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人权法案》等等,都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念。

强大的超级文化基因是一个过滤器,它有能力审查或毁掉每个有洞见的解决方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缺的不是技术,缺的是态度。正如哈耶克所言,“长远而言,是观念,因为也是传播新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进程”。也难怪科斯在生命的尾声还在高告诫,“缺乏思想市场是中国经济险象丛生的根源”。两位诺奖得主的振聋发聩之言能有多少国人真的在意呢?

我们都懂得组合投资有利于分散风险,也懂得多样性增加了人类在演化中生存的概率,而在思想上,我们却习惯性地驯服于超级文化基因。

殊不知,思想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传宗接代。


趣味测试

大家来做个测试,测一测自己思想中“想当然”的成分。题目是这样的:美国有A州与B州,两个州人口同质(假设其他条件都相同)但是两个州的离婚条件不同,A州只需夫妻二人任何一方提出离婚,法院就可以判离婚;B州需要夫妇二人同时同意离婚,法院才可判离婚。试问两个州离婚率哪个更高?

如果大家觉得A高,那么请再仔细思考一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很想当然地去判断对错,这方面建议大家学习一些行为经济学。这方面我们在喜马拉雅app上开设的经济学课程也有专门的章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拨冗看看课程详情,直接在喜马拉雅app上搜索“复旦名师团”就可以了。

陈达飞|论人类的文化基因——兼评《守夜人的钟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