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還是剖腹產?怎麼選擇還得看這項產前檢查

產檢項目之一的骨盆測量到底是什麼感覺?骨盆測量疼嗎?為什麼要做骨盆測量?不少準媽媽帶著疑問會去網上進行搜索,而發現有的媽媽說疼,有的媽媽說沒感覺。

但是隨著骨盆測量的臨近…不少準媽媽心中泛起了緊張感,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要做骨盆測量?

準媽媽們在分娩期間,胎寶寶從母體娩出時必須要經過骨盆,分娩的快慢和能否順利分娩,都和骨盆的大小與形態是否異常有密切的關係。

若骨盆太小、骨盆異常、胎兒過大、胎兒與骨盆不相稱時都有可能會發生難產。因此,孕期檢查時一定要進行骨盆測量,特別是初產婦尤為重要。

每個醫院骨盆測量的時間都不相同,大多數的醫院在妊娠28-34周之間測量骨盆,也有的醫院在妊娠37-38周時骨盆測量。

順產還是剖腹產?怎麼選擇還得看這項產前檢查

那麼如何進行骨盆測量呢?

在孕晚期產檢時,醫生會幫準媽媽測量骨盆,為你制定最合適的分娩計劃。骨盆測量分兩塊,一塊是外測量,一塊是內測量。外測量很方便,直接藉助儀器,但內測量比較複雜,需要用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1、骨盆外測量

外側量需要用到盆骨測量器,測量時檢查者面向孕婦外陰部,觸到坐骨結節,測量兩坐骨結節內緣間的距離。若無骨盆測量器,可用檢查者拳頭置於兩坐骨結節間。外測量主要測量以下幾項:

  • 髂棘間徑(IS):正常值為23~26cm。
順產還是剖腹產?怎麼選擇還得看這項產前檢查

  • 髂嵴間徑(IC):正常值為23~26cm。
順產還是剖腹產?怎麼選擇還得看這項產前檢查

  • 骶恥外徑(EC):正常值為18~20cm。
順產還是剖腹產?怎麼選擇還得看這項產前檢查

  • 出口橫徑(坐骨結節間徑):正常值為8.5~9.5cm。
  • 出口後矢狀徑:正常值為8~9㎝。
  • 恥骨弓角度:正常值為90°。

2、骨盆內測量

骨盆內測量使用的是中骨盆測量器,孕婦仰臥於平床上,兩腿彎曲並用兩手抱膝,使大腿貼近腹壁,使臀部抬高便於檢查,檢查者戴手套。骨盆內測量主要測量以下幾項。

  • 對角徑(DC):正常值為12.5~13cm。此值減去1.5~2cm ,即為骨盆入口前後徑的長度,又稱真結合徑。
  • 坐骨棘間徑(BD):正常值約為10cm。
順產還是剖腹產?怎麼選擇還得看這項產前檢查

  • 坐骨切跡寬度:能容納3橫指(5.5~5.6cm)為正常,否則屬中指骨盆狹窄。

此外,骨盆測量除了可以藉助測量器進行人工測量外,還可以應用超聲在孕中期測量骶恥徑,以瞭解孕婦的骨盆情況。

不少準媽媽擔心的問題

骨盆測量疼嗎?

對於初孕的女性來說,骨盆測量疼不疼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在開始產檢時,骨盆外檢查不會疼,但是,當骨盆內檢查時會有疼痛感,骨盆內檢查是採用雙手觸診的方式,是使用食指和中指完全放置入陰道,直到碰觸到子宮頸,之後輕輕往下壓45度,觀察是否有無結節或是觸痛,然後再以手指觸診子宮頸。

但是每個醫生測骨盆的手法都不太一樣,有的人說非常疼,有的人說沒什麼感覺,所以還是因人而異。其實不用太緊張,即使不太舒服,檢查的過程也非常快,不到兩分鐘就結束了。

現在媽媽們都知道了嗎?骨盆測量在孕晚期也是個重要的產檢項目哦。骨盆測量對於判斷寶寶能否順利分娩非常重要,如果骨盆測量值不在正常值範圍,建議聽從醫囑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

歡迎關注@美贊臣通訊,和我們一起互動科學聊育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