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和师傅张大千的创作轨迹有哪些不同之处?

何海霞和师傅张大千的创作轨迹有哪些不同之处?

张大千

1983年,驰名中外的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在台去世。他在艺苑里辛勤劳作了一生,以其精湛的画艺与艺术成果,为祖国赢得了世界声誉。张大千先生的大量遗作,是我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海霞先生,早在30年代就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师生俩多年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一起。他们相敬相爱,感情至深。尤其在海峡两岸多年隔绝情况下,他们仍坚持交往与艺术上的交流。

因此,何海霞经常被后人拿来和师傅张大千放在一起比较。他们之间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何海霞和师傅张大千的创作轨迹有哪些不同之处?

何海霞

何海霞,名瀛,北京人。自幼习画,1935年入“大风堂”成为张大千的入室弟子,随其学画十余年,得以临摹张氏收藏的大量宋、元、明、清绘画真迹,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功底,借古开今,形成自家画风。长于山水,技法全面,水墨、青绿、金碧、浅绛、泼彩皆能。

  何海霞的一生创作轨迹,大致不出张大千的艺术历程。早年的精谨工细,后来的青绿山水,泼墨勾金。但他的画作风格又不全类于张大千。

何海霞和师傅张大千的创作轨迹有哪些不同之处?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国画作品欣赏

美术史论家陈传席对于他们师生二人的不同做了这样的分析:

“原因大抵有三:

其一、大千是蜀人,海霞是满人,二人性格不同;

其二、海霞在学大千前后,都临摹了很多古人画作,其师法并不全源于大千;

其三、后来海霞在西安,接受环境、人文环境之影响都不同于大千。”

何海霞和师傅张大千的创作轨迹有哪些不同之处?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国画作品欣赏

再后来加之他和赵望云、石鲁互相影响,他的画和张大千比,虽然柔润不及而雄健过之。

他后来的画也以“用墨浑厚浓重、用笔雄健粗壮,色墨并用互渗”的长安画派的特有风格为基调,但他的作品又比赵望云、石鲁清秀、灵动,内中颇多张大千的影响。

何海霞和师傅张大千的创作轨迹有哪些不同之处?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国画作品欣赏

黄永玉曾在其撰文中一语中的“如果说张氏泼彩重在一个‘泼’字,而何氏泼彩则更倾向‘写’字,何海霞对于流动的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高度。张氏之美在其灵动,而何氏之美在其雄壮。

所以,何海霞的绘画是二者完美结合后的生发体,是特立独行的一位,是只可有一不能有二的卓然大家。

何海霞和师傅张大千的创作轨迹有哪些不同之处?

  德风堂长期购销于右任、石鲁、黄胄、何海霞、刘自椟等名家书画作品。名人字画定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德风堂画廊向藏家郑重承诺:凡在德风堂画廊购买的书画作品,均附有德风堂画廊出具的保真证书,以及部分当代艺术家创作作品时的照片及视频影像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