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資訊部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陳偉偉在第九屆中國慢病管理大會“三高防治實踐”論壇上,對《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資訊部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陳偉偉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是在2007年我國第一部《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的基礎上進行修訂的,因此2016年修訂版也常常被大家稱為新指南。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新指南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更新,強調“一級預防”。一級預防針對的是一般人群。在一級預防人群血脂合適水平和異常分層標準這張圖表中,可以看到增加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HDL-C),這也是近幾年來國際上逐漸被採納的一個指標,這個指標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更加適宜。最新2012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的流調結果發現,中國人的高甘油三酯血癥比例特別高,在10%以上。如果一個人處於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狀態下,他的膽固醇會被明顯的低估,因為很多膽固醇顆粒就存在於甘油三酯顆粒裡。建議醫生在解讀血脂化驗單的時候,如果發現患者的甘油三酯高於3以上,最好不要去解讀他的膽固醇,而是應該去解讀非高密度膽固醇。這個值計算起來非常簡單,總膽固醇減去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是。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過去,我們把高血壓叫做無聲的殺手,其實,血脂異常更像是沉默的殺手,因為它都是以心梗、腦梗為首發表現。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有近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心梗、腦梗作為首發症狀。因此,定期檢測血脂是非常有必要的。

從防治角度來說,建議——

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1次血脂;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每年至少進行1次血脂檢查;

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以及其他高危人群,每3-6個月測1次血脂;

因缺血性心血管住院的患者,入院時或24小時內要檢測血脂。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血脂指南一個非常核心的內容,是總體心血管風險評估,依據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發病風險的高低,採取不同強度的干預,是血脂異常指南的核心策略,是開展血脂防治決策的基礎。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已經診斷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者,一律歸為極高危人群,這就包括缺血性冠心病患者、放支架的人、搭橋的人、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短暫腦缺血發作患者、間歇性跛行的人等等,這些都要按照極高危的人群管理。

具備下面兩個條件中任何一個者均視為高危人群:一個是重度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人直接歸為高危;第二個為年齡在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患糖尿病10年以上者。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如果血脂異常的人,只要合併有高血壓以及三個危險因素(吸菸、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男性年齡≥45歲或女性大於等於55歲)中的任何兩個,即可視為高危人群。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新指南增加了一個新的評估工具,叫餘生危險評估。餘生危險評估主要適用於中青年(55歲以下),這些人10年的發病風險不高,但如果五個危險因素符合兩個或兩個以上,就可以歸為餘生風險高危人群。它指的是終身,現在存活到60歲、70歲,跟同齡人比處於高危狀態。餘生危險更多的是教育意義,提醒人們早期預防的意義。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依據危險分層,確定了心血管病的高危、中低危人群后,就要對不同的人群進行血脂管理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是衡量是否達標的一個目標值。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生活方式干預,又叫做治療性生活方式干預,在血脂異常防治當中至關重要,是一個基礎和首選的治療方案,所有病人都要採納,否則會大大影響控制效果。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陳偉偉教授解讀《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