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曾看到这么一个帖子,这样的加班文化还真是很有意思: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关于加班,曾有一个调查,当时某机构调查了15,000位职场人,结果显示:加班已然是上班族面临的普遍问题,加班制度极不完善。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96%的人都加班,经常加班的职场人占三分之一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没有加班数,有80%的人最终放弃争取

分享一个职场案例,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小王24岁,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开发。近期,小王他们团队五六个人接了北京一个大公司的外包项目,常常要加班,小夜班到晚上8点,大夜班到晚上10点,但也没人抱怨,因为这在互联网公司是常态了,而且加班费也是按三倍工资给的。

但老板总是是嫌弃他们工作效率低,周一开例会,PPT最后又出现了杭州阿里巴巴大厦深夜依然灯火辉煌的照片,老板:“看人家阿里巴巴的员工,天天加班到深夜,成功不是偶然的,都需要辛苦付出……我还从来没有这么要求过你们,我们的工作环境还是很轻松的,可是再看看你们的工作效率……”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员工心里的呐喊:可你不是马云啊

其实,每次老板开完会、讲了这番话,员工都要在小群里吐槽老板:每次PPT最后都要用那张照片谢幕,真的太懒了!就不能换个图;真是听得我脑壳都起包了……

小王说:“其实每次老板说什么看人家阿里巴巴的员工如何如何,大家都想回他一句:可你也不是马云啊!”不过,没人真的敢这样做就是了。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倘若员工加班是被逼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老板在时,装作很认真的样子,老板不在时,各玩各的,聊天的聊天,玩游戏的玩游戏。

2、员工互相传播负能量,各种抱怨,各种排斥。

3、员工装得很辛苦,企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4、对于一些生产型员工来说,通过延长时间可能会产生价值,而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没灵感,就是呆上一天一夜也没有用。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老板到底想要的是加班,还是利益?

老板真的是想要得到员工更多的时间吗?显然不是。做老板的心里都清楚,无非就是想通过增加员工的工作时间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只要员工做出了老板想要的结果,加不加班其实没那么重要。但是很多企业本末倒置,一味要求加班,却没有给员工足够的动力和激励,让他去完成本该上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在传统的薪酬模式下,员工效率上不来,混加班,目的就是因为有那一点可怜的加班费,所以在效率上往往会出现怠工现象!到交付是就急忙加班赶货。人力资源意味着人力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对现有的薪酬模式进行变革。

人是有惰性的,很多时候,对管理者加强管理等于增加他的负担,没利益驱动的话,大多数人都只会敷衍了事。利益在哪里,行动力就在哪里,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统一的思维。企业是老板的,浪费掉的钱,都是老板的钱,和员工无关。在这种薪酬机制下,谁还会把浪费当一回事?

面对这些问题不能仅依靠管理制度来要求,而是做绩效管理,因为没有绩效管理就谈不上管理。与其管理,不如激励!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绩效激励是绩效在前,激励在后,也就是说,员工要想实现高收入,前提你就必须做到高绩效,所以绩效激励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绩效指标利益捆绑

1)设计激励指标

设计的每一个绩效指标都是清晰可量化的,可以用数据表达的,这些指标都是企业当下所需要的。

如销售额、毛利额、成本率、人创绩效、回款率、工资费用率、可控费用率、客户满意度、员工流失率等,这些数据都是以结果为导向。

2)指标与薪酬挂钩

找出每个岗位的激励指标后,我们再把这些指标和员工的薪酬挂钩,然后根据实际的数据以效果来付费,最终决定员工的工资收入高低。

这种指标一般与管理干部、业务型、生产型员工捆绑。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同传统薪酬、绩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绩效模式着眼于三个要点:

1、高绩效高薪酬:

  • 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

  • 企业不要担心员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手促进员工创造高价值、高绩效。

  • 相比而言,员工收入高稳定性就强、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也会得到改善。

2、利益趋同:

  • 员工工资属于管理成本,工资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会上升,而企业利润就会下降,因此,老板内心不太愿意增加员工工资。

  • 而KSF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实现趋同,思维才能统一,目标才能真正一致。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3、管理者转向为经营者:

  1. 管理者做事,经营者做价值和结果。管理者管人,经营者要经营人。

  2. 管理者为老板打工,经营者必须为自己干、团队一起干。

  3. 管理者只关注自己的收入,经营者必须创造价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点是先得到,经营者的起点是先付出。

KSF认为,管理者关心自己的收入却在为别人干,经营者关心绩效和结果但为自己干,企业应该让更多的管理者转变成为经营者,贡献更高的价值就能获得更多的分享。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下文所讲的:激励性KSF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资料。

购买此书后,可获得以下特别礼物:

1、朋友圈绩效干货知识分享 ;

2、2部KSF学习视频;

3、线上辅导1小时。

4、免费解答绩效困惑。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操作设计指引:

一、指标数量:

  • 中高层:6-8个,最多不得超过10个,呈上启下,动态平衡。

  • 决策层:3-5个,聚焦重点。

  • 操作层:3-5个,项目多、指标少。

二、指标权重:

  • 单个指标,最高权重不超过40%,最小的不得低于5%。

  • 经营类:产值面指标占权重50-70%,价值面指标占权重30-50%。

  • 管理类:产值面指标占权重10-30%,价值面指标占权重70-90%。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三、考核工资:

  • 经营类岗位:

考核工资占月度薪酬60-80%。

  • 管理类岗位:

考核工资占月度薪酬50-60%。

四、平衡点:

  • 如果全年波动不大,用1个平衡点。

  • 如果局部波动很大,用2个平衡点:11+1。

  • 如果淡旺季很明显,用2个平衡点:A+B。

  • 如果波动跟努力关联性小,外部影响力大,用12个平衡点:同期比对。

  • 如果对未来市场有较大的压力,可下移平衡点5-10%。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的实际落地应用模式

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系统应该是多层次,注重平衡性的,需要从利益驱动、文化驱动、事业驱动等满足员工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要综合关注人的现实需求与心理需求,充分考虑激励的丰富和多元化。

1)积分式管理:全面衡量员工的表现与贡献,激励努力的过程,建立积极、正面、快乐的绩效文化。关注文化层面的驱动。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2)PPV:二线操作类岗位是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难点,可以通过PPV方案此方案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去发掘工作产值价值点,主动多干事,通过提升个人的产值、价值增加相应的收入。适用于二线基础岗位,操作型人员,真正实现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3)合伙人/小湿股:共享企业超额利润,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的精神,实现从打工者到经营者,逐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系列转变。

4)KSF:打破了传统定岗、定编、定员、定任务、定薪资等级的各种局限性,实现宽带薪酬。

老板:别强制员工加班,做好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员工主动干赶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