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之光 记海山先生

友谊之光 记海山先生

好友海山先生

没敢答应,只说试试。

感觉压力很大,不是怕写不好。是因为人太熟了,反而难以下笔,这就仿佛坡公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太了解他的为人,真要写他的待人接物,方方面面,反倒不知道如何下笔。

生活中,但凡新笔入手,人都习惯先写自己的名字;新的通讯工具入手,打出去的第一个电话,往往是最好的朋友。怎么讲,就是你不怕在他跟前丢丑,他也愿意分享你的快乐与忧伤。在我的朋友当中,海山就是这样一个人,开心与烦恼,他都会陪在你身旁,憨憨地笑,默默地抽烟,偶尔对一下眼,眼神里满是真诚。话不多,就这么长久地坐着,加上更加不爱说话的肖老师,我们常常就这么三个人干坐着,在别人看来很无趣。

海山最早是20年前肖老师介绍我们认识。那个时候海山家里在户县阿姑泉建了个牡丹苑,想请媒体去宣传。那时牡丹苑名气不大,种的面积也不大,想宣传就是为了吸引游客,电视上就是播了也不见得会吸引游客;憨厚的海山很聪明,在诺大的秦岭山区办起了槐花节,户县槐花节。阿姑泉古泉山漫山遍野的槐花,春天一阵风吹过,到处是飘飞如雪般的槐花和弥漫在空气中的香甜。你想想,春天进入茫茫秦岭,何处无槐花?然而媒体一报道,阿姑泉游客蜂拥而至,看槐花,顺便赏牡丹,阿姑泉牡丹牡丹也随之名扬三秦。

友谊之光 记海山先生

阿姑泉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

没办法,人微言轻,想要办成一件事,很难。农村娃,当过兵,能留到县城工作都特别不容易,还想干一番事业,何其难啊!

友谊之光 记海山先生

三月牡丹呈艳态 壮观人间春世界

海山没经过专业训练,爱好多是半路出家。摄影摄像,学画画,都自学成材。人常说高手在民间,户县各行各业的高手,可以说是各怀绝技,深藏不露。西泠印社在陕西只有六名会员,郑朝阳大师就赫然位列,在陕西刻印界是人人仰望的角色,大师母亲去世,单去灵堂看看,那些民间高手们的书法作品,就不由你心下肃穆,暗暗叫绝。这其实,与户县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无法分开。

友谊之光 记海山先生

鄠邑钟楼

户县现在改叫鄠邑区了,单从名字看就很古老,上古时期的有扈氏就出自鄠邑。千百年来,这里更是地灵人杰,三过村是大禹的老家;曲抱村是中国财神爷刘海的故乡;姚秦时期圣僧鸠摩罗什在圭峰山翻译佛经;祖庵出了个王重阳,他的重阳宫是中国道教全真教祖庭;明朝著名的文学家王九思从这里走向全国;鄠邑响誉全国的还有民间绘画、中国鼓舞和中华诗词……

外部环境优越,加上海山先生高人一等的情商,他在这样的环境里如鱼得水。好学,不论是摄影,还是绘画、收藏,他都沉浸其中。

饭可以吃,酒可以喝,感情可以陪养,唯独技艺,是文化的积累和手法上不断尝试学习和磨练。首先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写字画画最大的敌人就是内心的毛糙,临笔不能苟,心下提劲,稍有懈怠就功亏一篑。

友谊之光 记海山先生

晓来露湿仙衣,盛开更比初开重

友谊之光 记海山先生

曾唱牡丹留客饮,海山先生最真诚

上周晚,海山发了几幅作品给我,当时就很震惊,简直是大师作品,他笔下的牡丹,素雅凝香、丰姿楚楚,生动传神。

友谊之光 记海山先生

娇不语,晨露重,洗芳容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海山的成功让人惊叹。

昨晚,我还在给儿子说,这世上的天才,也需要百分百的努力。你看海山叔叔的画,他得下多大的功夫,才走到这一天啊!这世上没有白来的成功!

儿子似懂非懂。只是好奇地说了句,这得卖好多钱吧?

儿子的话,有点接不住。

友谊之光 记海山先生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不一样的人生,人们的着眼点也不一样。有人惦记你的事业,有人惦记着你的财富。不过,年近半百,我们更珍视的是友谊和陪伴。

是啊!这么多年,我们一同成长,一同相互鼓励,一同见证着彼此的友谊。生活不易,但岁月静好,相互扶持与欣赏,这不正是书本里描述的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吗?

临了,让我用句话总结: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多少友谊能长存,纵使不能见面, 说有万里山,隔阻两地遥,不需见面,心中也知晓。

献给海山先生!

2018年5月27日于广电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