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宋太祖誓碑上,究竟刻了什么?

神秘的宋太祖誓碑上,究竟刻了什么?

宋朝的建立者太祖赵匡胤

有史书记载,说宋朝的每一位皇帝就职后,都要到太庙的一间密室中去,瞻仰宋朝的建立者太祖赵匡胤当年所立的一块誓碑。北宋建立167年,看过这个石碑的人仅8人,连南宋的建立者高宗赵构都不曾看过。

南宋陆游的《避暑漫抄》中介绍,这块石碑密刻于962年,也就是赵匡胤即皇帝位3年的时候。这块石碑刻好后,立于太庙的夹室之内,用销金黄慢遮,任何人不得入观。

神秘的宋太祖誓碑上,究竟刻了什么?

宋朝的国都

宋太祖规定,每年四季祭奠先祖和新皇帝即位时太庙之门方可开启。皇帝谒庙礼毕,只允许一名不识字的小黄门跟随,其余陪同人员只能远立于庙庭中,不得窥视。皇帝行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然后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都不知所誓何事。

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宋廷催难,京城被劫,太庙中祭器都被金人席卷而去,大门洞开,人们方得一睹此碑尊颜。只见这个誓碑高约七八尺,阔四尺余,上刻誓词三条:一、柴氏(后周宗室)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从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宋朝的历代皇帝对后周的柴氏一门的确给予厚待,柴氏之受封赏几与宋朝相始终,宋廷如此优待亡国之后裔,这在其他朝代是少有可比的。

宋太祖赵匡胤及其后继者,确实比较严格地遵守了不杀大臣和言官这条誓言,对臣下较为宽容,和各朝相比,诛杀很少。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赞叹道:"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神秘的宋太祖誓碑上,究竟刻了什么?

宋朝的繁华

后世评价,宋朝的太祖誓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应不朽的名言。这是在人治独裁制度下所能达到的最好的、最开明的、也是最有效的制度安排。难能可贵的是,宋代历朝皇帝都能认真对待誓碑上的要求,让太祖的这几条中国历史上迄今最为开明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执行。从人类文明的高度上说,这是有宋一朝三百多年的大宪章,也是同时代世界各国中最开明的大宪章,它从根本的制度上确保了宋朝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最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