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重机枪为什么要安装护盾?

兵器世界


  马克沁安不安装护盾,完全取决于战场环境及受敌火力威胁程度。一战时期,马克沁重机枪在欧洲战场上风光无限,从凡尔登到索姆河,马克沁一再刷新着单日歼敌数量的最高纪录。比如,在1916年7月1日的战斗中,英军一天之内伤亡人数高达6万,其中大部分士兵都倒在了马克沁的枪下。

图示:一战时期的马克沁

  当时的战场环境是线式作战条件下的阵地战,交战双方阵线相对固定,彼此在绵延数公里至百余公里的正面上掘壕对峙。战斗发起后,进攻一方采取队形密集、人数众多的散兵线实施集团式冲锋;防御一方则凭借机枪、堑壕和铁丝网,拦阻并杀伤冲到阵前的敌军士兵。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下,马克沁重机枪理所当然地成了当时战场上的“主宰者”,因为它不仅是当时射速最快的武器,更是阵地防御的中坚。

  为了使战场“主宰者”更好地起到稳定防御的作用,一战时期的马克沁都普遍安装有护盾。由于马克沁是一种水冷式重机枪,其射击过程必须由2~3人同时完成,除一名射手及一名供弹手外,还必须安排一名士兵负责定时向枪管散热器内注水降温。试想:如此明显的火力点,这么大的目标,如不采取防护措施,则很容易遭到进攻一方步兵的射杀。给马克沁安装护盾,是最有效可行的防护措施。因为一战时期,坦克仅在索姆河使用一次就遭到了否定,火炮后坐力太大,无法伴随步兵冲锋。所以,马克沁在战场上面临的主要威胁,仅仅来自于步兵手中的轻武器。当时的步兵轻武器,由刚刚换成定装式弹药不久的后装线膛枪为主组成,甚至还有一部分燧发枪,普遍射速较慢、威力较弱,凭借5毫米左右的钢制护盾,完全可以为马克沁重机枪的操作手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

图示:二战时期的马克沁

  进入二战时期,坦克成了“陆战之王”,火炮也成了“战争之神”,战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沁风光不再。在坦克、火炮的强大火力面前,任何材质的护盾都已经失去了防护意义。而且,安装护盾只会增加马克沁的自身重量,使机枪变得更加笨重,士兵搬运起来异常吃力。因此,为了适应频繁转移阵地的需要,二战时期的马克沁基本上都不再安装护盾。

图示:二战时期日军使用的九二式重机枪

  至于二战时期日军的重机枪为什么不带护盾?首先,我们要知道日军在二战时期并没有装备马克沁。因为日本早在出兵侵略中国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中国的东北及华北地区均属于缺水地区,如果使用水冷式的马克沁重机枪,一则不便于就地取水降温,二则冬季作战时易产生水蒸汽,不利于隐蔽射击。因而日军在二战时期装备的重机枪,是气冷式的九二式重机枪。其次,我们还要知道,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原本安装有护盾,为了减轻重量,便于伴随步兵行动,后来取消了护盾设计。

  


慕什塔戈


马克沁重机枪诞生的比较早,他当然逃不开步兵炮的影响因为最早的重机枪还是被归为野战炮一样的重武器,它广泛的用于阵地战当中。由于当时的加工条件不足马克沁巨大的重量导致机动性不假,很难在战斗中有效转移阵地,因此机枪手不得不面对冲锋到跟前的敌军步兵,这时候机枪手如果没有护盾的保护很容易被对方击毙,就像防御阵地上的战防炮需要专门的护盾保护成员一样,马克沁重机枪上的护盾也是这样一种作用。

到二战时期坦克广泛用于与占地攻坚战,坦克炮和速射机关炮威力十足可以轻易穿透机枪和战防炮的护盾,这首机枪手保护自己的手段变成了不断变换阵地的机动措施,笨重的机枪为了适应新战术不约而同的开始减重,马克沁这种水冷机枪加装了2个轮子可以让枪手拉着移动,而MG34等较为轻便的机枪直接取消了护盾进一步降低重量,他们都是依靠机动能力提高生存性的武器。但是安装在坦克和装甲车上的机枪就做不到这一点。

坦克可以机动作战但是上边的机枪手一旦被瞄准就不可能变换位置,这时候为了提高机枪手的生存概率不得不加装护盾了,其实在很多战舰上一些防空炮或者高射机枪也都有护盾。这些防护措施肯定挡不住空袭中直射过来的机炮炮弹,但是挡住子弹或者弹片的伤害还是没问题的,这种作用有点类似于头盔。当机枪用于直瞄火力压制的时候更加离不开护盾了,安装在悍马车上的机枪大多用来掩护步兵前进,经常与对方的突击步枪和机关炮对射,护盾可以有效降低伤亡率。


利刃巨透社


重机枪装备护盾是正常情况,这是一战堑壕战的“标配”,至于为啥二战期间大部分重机枪上看不到盾牌呢?又重又暴露目标,背它作甚?先说重量问题。在马克沁最初搞重机枪时,采用的是类似加特林那种大型轮架,因为火线高度太高,所以也有护盾。但随着重机枪枪架的发展,MG08四脚架可以将机枪的火线进行压低,但同时四脚架搬运难度也很大,MG08加上枪架、冷却水这些全重64千克,肯定要拆解为几人携行,这种情况下护盾就显得很要命,需要单独由一人携行,同时这东西其实无法防住对方的枪弹,最多就是挡挡弹片。

所以MG08曾出现过小护盾,后来干脆取消了护盾,这算是一种革新。但俄制/苏制马克西姆采用来的索科洛夫设计的轮架,这东西虽然重量也在60多千克,但可以多人拖拽行军,所以保留护盾对携行性影响不算大。

另外重机枪在战场上的天敌也发生变化了。一战期间重机枪的凭借强大的射程,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除非对方的炮兵对阵地进行覆盖设计,但因为堑壕战特点,机枪基本在掩体里射击,除了从射击孔飞入的弹片,四周基本有护墙保护。到二战期间,机枪的天敌太多,对方的步兵平射炮、迫击炮甚至都出来了,如果阵地固定必然难逃一死,只能打游击,隐蔽成了重点,而护盾这样又大又明显的特征,自然应该舍弃。


强武堂


因为马克沁机枪设计的年代和思想就是在堑壕战中做相对固定的火力点,所以有了轮式枪架和护盾,以及水冷套筒,有利于长时间不间断射击。但是在二战时期,作为步兵支援火力的机枪强调机动性,要在防御作战中及时躲避敌方火力报复,在进攻时又能伴随步兵冲锋,笨重的水冷机枪很快就被更轻巧的气冷机枪所代替(这里指的是弹链/弹带作为供弹具的机枪,不是捷克布伦BAR那种班组支援武器)。大学同学的爷爷是国军投诚来的重武器射手,说当年即便是自动武器匮乏的TG,使用马克沁也是拆掉了轮式枪架和护盾,火力小组成员一律轻装,就连特意分拨给他们的钢盔都不戴,开干之前预先准备几个射击阵地,打几个点射扛着机枪和弹药就跑,不然排炮就砸下来了。当然,水冷套筒前面那块钢板还是没敢拆,万一被流弹打穿了套筒,机枪基本就废了。



芮尔典骑士


最早马克沁机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名,但是在这么厉害的大杀器也只有每分射400颗子弹。这也可能会有步兵有近身的可能性,当然战争就是为了保证士兵生命,就大力发展快速发射子弹,但这些都是要时间的,在这种情况最好加个护盾挡住子弹,这样可以增大生存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