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半路「變道」,SOHO 3Q轉型定製辦公

文| 時代財經 童潔 在經歷了一年多的高調擴張後,SOHO 3Q走到了分岔路口。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延續規模擴張道路,另一條則是回頭轉向利潤的天平。難以兩全的抉擇中,SOHO 3Q選擇了後者。

6月20日,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SOHO 3Q城市拓展發佈會上喊出了SOHO 3Q的轉型宣言,“SOHO3Q的發展思想已經與3年前創辦時不同,SOHO 3Q現在的定位是做成中國最大的辦公樓綜合服務商。”

SOHO 3Q突如其來的轉型在業內意料之外——過去三年,SOHO 3Q一直與“創業型企業”綁定在一起,潘石屹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過,SOHO 3Q的願景就是與這些創業型企業共同成長。

潘石屹半路“變道”,SOHO 3Q轉型定製辦公

如今,潘石屹卻一改往日說法,稱SOHO3Q要推出定製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滿足企業辦公室裝修、設計、網絡信號等全套辦公需求,目標客群也隨之由員工較少的小型創業企業變為50-300人規模的中型企業。

“這個區間的公司比創業企業更加穩定,淘換率相對較低,但工位需求增長快,能給運營方帶來更多的利潤。”但轉型背後的原因並沒有這麼簡單,行業的變化、市場風向的變道、盈利模式的止步不前,無一不在困擾著SOHO 3Q。

三年前,潘石屹第一次對外介紹SOHO 3Q的概念時,聯合辦公市場尚未進入超速的發展期。彼時,規模即地位,誰先搶佔市場先機,就有“肉”吃。因此,潘石屹為SOHO 3Q制定了清晰的擴張路徑,在將SOHO中國輕資產化的原則下,SOHO 3Q要採取租賃的“輕資產”方式,強調規模化和可複製性。

根據潘石屹規劃的藍圖,SOHO 3Q在3-5年內能夠擴張至30-50萬個座位。從去年8月開始,SOHO 3Q就開始大規模的擴張,不到一年的時間裡,SOHO 3Q進行了四輪城市拓展,跨出北京、上海,完成了在10個城市的佈局。截至目前,SOHO3Q項目總計為30個,工位數超過3萬個,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達到5萬。

需要注意的是,規模增長的同時,運營的難題也隨之而來。潘石屹透露,由於SOHO 3Q的客戶群體多為中小型企業,所以流動性較大,基本上半年就換一批,“現在SOHO 3Q的出租率保持在88%左右,走定製化道路,SOHO 3Q的出租率就是100%。”

定製辦公在國內已經有了先例。今年4月,WeWork正式啟動大企業會員服務項目,以專屬大企業會員的個性化定製及運營服務,以此推進中國業務的發展。位於上海的馮氏集團園區是其在中國試水定製辦公的第一個項目,WeWork為其中一座辦公大樓提供個性化上門定製及運營服務和WeWork標準辦公空間產品。

顯然,聯合辦公行業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在盈利難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不少聯合辦公品牌依然選擇了衝規模,並逐步陷入“燒錢”到“虧錢”的惡性循環中。

潘石屹或許已經察覺到了市場的變化,談及不少企業依賴“燒錢”擴張時,他指出,燒錢的生意就像從院子裡撿來的一束花,沒有根,插到瓶子裡過一陣就會蔫。“錢有時候是好事情,有時候是壞事情,如果把錢投給不成熟的行業、企業家,就是壞事情,就是揠苗助長。”

因此,他強調,做生意盈利是第一位,規模是第二位,有造血能力的企業才能活下去。但致命的是,過於迅猛的增速讓聯合辦公市場變得魚龍混雜,想要拿到優質的項目都成了難題。潘石屹坦言,SOHO 3Q在拓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在於:不少地方城市不合法的項目較多,即沒有竣工驗收備案或沒有房產證的項目。

他指出,SOHO 3Q在擴張過程中,刪除了80%的不合法項目,“拓展進展沒有想象中那麼快,是因為SOHO 3Q不願意承擔任何法律風險。”而且,SOHO 3Q已經走到了衝擊資本市場的關鍵節點,在這個時候,潘石屹不願意也不能踏錯步。

今年3月的SOHO中國年度業績發佈會上,SOHO中國首席財務總監唐正茂首次對外透露了SOHO 3Q未來將拆分上市的計劃。在被媒體追問上市的時間表時,唐正茂表示,現在都是一些想法而已,具體在哪裡上市,什麼時候上市,還要看SOHO 3Q發展的速度、發展的規模以及市場的環境。

3個月後,SOHO 3Q的上市時間表就已擬好。“上市就是把一個公司變成開放型的,任何企業在往前發展的時候,都不能把自己封閉起來。”潘石屹稱,SOHO 3Q計劃在明年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