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有肉吃吗?吃的都是啥肉?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到酒店吃饭,动不动就来几斤牛肉,显得好豪气,古代真的牛肉这么多吗,能随便吃?其实这都是小说误导,真实的古代牛肉真不是那么容易吃的!吃肉在古代就是一种高大上的行为,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肉食者”就是形容上位者的称呼。

古人都有肉吃吗?吃的都是啥肉?

中国动物驯养史非常久远,“六畜”一直为咱们提供肉食,但是肉也有三六九等。《礼记·王制》中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牛羊肉才是高大上,猪肉都要靠边站。

物以稀为贵来决定了牛肉地位的崇高。中古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而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统治者的江山大业息息相关。国家朝廷立法禁止杀牛,先秦时期诸侯无故都不能杀牛。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违反此禁就要以命抵偿。之后唐宋此律法更加严苛,哪怕自家的牛自然死亡了,你不能动首先要先报官,经过批准了才能吃肉,私自宰杀哪怕自家的牛都是犯罪,要被抓起来,王公贵族也不例外。

古人都有肉吃吗?吃的都是啥肉?

牛肉这么金贵,所以羊肉成为主流高档肉食。南北朝《洛阳珈蓝记》称“羊者是陆产之最”。唐宋羊肉成为主流肉食,牛肉也想吃但是吃不起,偶尔有摔死的牛也是僧多粥少,只能吃羊肉!大唐雄霸四海,征服了很多草原民族,羊肉是不缺的。宋朝的疆域就要小多了,很多养羊的好地方也被别人占了,要吃羊用钱买,大宋羊肉需求非常大全靠进口。羊肉需求达到什么程度呢,从皇室羊肉消耗程度可见一斑。宋真宗时期,御厨每天要宰杀羊350只才能满足宫廷消耗,宋仁宗时期每天也要宰杀280只羊。上行下效,皇室这么喜爱吃羊肉,大臣贵族及民间羊肉消耗量更加庞大。

宋朝本地羊肉产量对于需求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对于平民来说羊肉仍然是奢侈品。那人总要吃肉啊,猪肉就成为了老百姓的主食,《东京梦华录》卷二“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猪肉消耗量这么大,但是对于贵族仍然是不屑于食用的。

古人都有肉吃吗?吃的都是啥肉?

到了明清时期,猪肉逐渐流行,《明宫史》记载皇室食谱中也有了猪肉菜式,猪肉在贵族阶层中也盛行起来。从努尔哈赤及皇太极的清室皇族都非常喜爱吃猪肉,努尔哈赤的小名就叫野猪皮。入关之后皇室对于猪肉更是喜爱至极,猪肉大大普及。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将猪肉单列《特牲单》并称“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馈食之礼”。

古人都有肉吃吗?吃的都是啥肉?

虽然饮食习惯逐渐改变,但是牛肉的地位一直没变,甚至到如今这价还是这么高大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