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門: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現在幾點?”

回答這個問題,對於生活在今天的咱們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但是,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鐘錶的八字還沒一撇,當時的人們靠什麼獲知準確時間?

答案就是:鼓聲。

那震天的鼓聲不僅是當時長安城的報時擔當,還是實施夜禁制度的重要保證。而它們的“總指揮”則是承天門門樓上的大鼓。

承天門: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實施夜禁的信號

頑皮的孩子奔出門去“撒歡”,家長追著叮囑:早點回來,XX點關門!

這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夜禁”,目的是保證孩子的安全。

唐代長安城,作為一國之都,它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因而也實行了夜禁制度,規定不論是宮城門、皇城門、外郭城門,還是各個坊市門,昏而關,晨而開,定時啟閉。

承天門: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為了確保大家開關門的步調一致,唐政府還派出專人,每天按時在各條街上傳叫號令。

貞觀十年(636年),唐太宗接受了一位叫馬周的中書令的建議,在承天門的門樓上設大鼓,在外郭城通城門的6條大街上設街鼓,用鼓聲代替人聲傳令。

承天門: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六街鼓盡行人歇

自此以後,每當日暮,城門郎就登上承天門樓上,按照漏刻,準時擂動暮鼓。

據專家考證,緊接著,六街鼓會承擂800聲,上述各門立刻關閉上鎖,街上禁止人行。一時間,整個長安城便“六街鼓盡行人歇,九衢茫茫空對月”了。

承天門: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夜禁後,還會有街使、騎卒、武官巡查暗探。實在有事必須夜出坊門的,則應有府縣和本坊的“文碟”,經過檢驗後才能放行。

等到五更二點,城門郎擂響承天門曉鼓,六街鼓承擂3000聲,宮城、皇城、外郭城和各坊市的門開啟,允許人行。

承天門: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如果有人違反了夜禁制度,那麼後果將會很嚴重:“令其主司定罪,庶人杖以下決之,官吏杖以下皆送大理”,甚至有被立即杖死的。

見證大唐盛世繁華

承天門上鼓聲響起,各門按時啟閉,人們便開始或結束一天的生活。鼓聲成為唐長安城居民的作息時間表。承天門也由此成為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承天門: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如此重任之所以會落在承天門的肩上,與它顯赫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

唐代長安城的宮城名為“太極宮”,其正門就是承天門。

從承天門向南到朱雀門的這一段街道叫做“承天門街”,集中了唐代多箇中央衙署,權傾天下。

承天門: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據史料記載,彼時的承天門備受恩寵,榮耀至極:皇帝們在這兒舉行“外朝”大典;在這兒接待各國朝貢使者、四夷賓客;在這兒歡慶元旦、冬至;在這兒陳樂設宴、發佈赦令、除舊佈新……

唐太宗冊封李治為皇太子、睿宗即皇帝位、玄宗受吐蕃宰相尚欽藏獻盟書等,也都是在承天門舉行盛大朝會活動的。

每逢此時,承天門內由左右武衛士挾隊列仗,門外廣場上武士環衛,文武官員悉數到場,井然有序,各國使者與民族首領朝拜,載歌載舞,金鼓齊鳴,儀式莊嚴而隆重。

承天門:唐長安城的報時中心

然而,隨著李唐王朝逐漸走向衰敗,承天門也輝煌不再。曾用隆隆鼓聲,日復一日地為這座城市迎來日出送走晚霞的承天門,就這樣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圖片來源|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