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談文溪勾起我的興趣是因為相傳與明朝廢帝建文帝有關係,2015年和2017年前後去了2次。

關於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全國有100多種說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所在的湘潭市也有一位學者一直在研究。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在湖南永州新田一帶,相傳明朝皇帝朱允炆被叔叔篡位之後,就到新田縣的南國武當山當和尚,當時人們很喜歡這位皇帝,就喜歡談論文皇帝喜歡的話題,所以,這個村還被稱做“談文喜”村。後因為此村構造,是四面活水環繞,所以又改稱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在村中最古老的一棟青磚房的堂屋裡(可惜此屋已拆),凸出兩塊大青石,主人並未將其平整或搬走,而是就地取材,將它們雕成一對石雕的龜鱉“對臥”,當地人稱為“靈龜化石”。

談文溪村的“陰陽和諧”景點可謂驚世駭俗。它由一天然生成酷似女性陰戶的過水石洞和旁邊一根矗立的人工陽根組成。過水石洞俗稱女陰洞,外形極像女人陰戶。一股水流從上丘田的洞口流入,又從下丘田的洞口流出。據說,由於古時候該石洞過於“旺盛”,造成了這個村裡陰陽失調,陰盛陽衰。一陰陽先生建議,在其旁邊豎一“陽元塔”,以中和“陰氣”,達到陰陽和諧。陽元塔高4米,由一天然岩石基座和10塊梯形立方巨石疊壘而成,據說自從有了這根挺拔的陽元塔,六百年來該村男性皆雄姿英發,女性柔美可人,全村陰陽和諧,家庭和睦,人丁興旺。後來村子果然出了貴州御史和廣東高州太守這樣的大官。此陽具的構造很奇特,沒用泥土粘,就是直接把石頭壘上去的,600多年過去,風吹雨打,此陽具屹立不倒,幾乎沒有任何的風化和損毀。所以,當地稱談文溪村為最古老的性文化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在村裡,有一處建於清道光年間的文溪家廟,內部為一個大戲臺,戲臺保存完好,臺上雕龍刻鳳,均為透雕,其紋飾繁雜,極顯工藝之精美。在戲臺屏風的背後,曾發現了清代在此演戲的劇目單,這些劇目單詳細的表明了清代至民國時期不同的劇團在此表演的曲目,有很多甚至排了十幾天的演出日程,反映出古代此地農村文化生活的繁榮。這個劇目單對於研究地方戲戲劇史意義重大。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目前新田縣已在開發此村及周邊的鄉村旅遊項目,村裡面老房子牆上掛了好多宣傳欄,都是有關建文帝的傳說內容。剩下的古建築得到了保護。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湖南永州新田縣發現明代遺址大觀堡,該古城堡工程規模宏大,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石頭壘成的堡壘周長346米,城牆殘高4米左右,疑為建文帝避難行宮。後經部分文物和史學專家多方求證,認為建文帝極有可能避難新田,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商傳認為“建文帝蹤跡永州(新田)說出來最晚,但材料最硬”,“在全國多處出現的建文帝‘下落說’中,有的是傳說,有的只有族譜,而只有新田縣有相關碑刻”, “使建文帝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成為關於建文下落的一種很重要的說法”。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該說主要的證據有(不完全統計):

1、龍池寺遺址碑刻記載“夫山曰安曇寺曰龍池”、“自大明皇朝先師鐵峰悟真流亡”、“剃本靖為僧‘燕師’”等;梅木塘碑刻記載“聖帝之壽誕,為同人之嘉節,首士齊集虔誠致祭……誓詞惟皇上御極之年歲次月日等謹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職司陰鑑”等。

2、大觀堡遺址

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長卷畫;

4、《史氏族譜》記載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尋找逝去的家園之四——談文溪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