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玉世方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直是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都分析过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既然要斩马谡又为什么要流眼泪?马谡难道非斩不可吗?这其中的秘密又是什么样的?接下来就谈谈自己对诸葛亮斩马谡的一些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

背景:诸葛亮坚持北伐,我认为应该就是为了揽权,因为荆州和四川这两股势力,他必须协调双方的力量,或者说缓和双方的矛盾,因此他既不是荆州帮的也不是四川帮的,所以他决定北伐,要知道被后主刘禅召回就是矛盾在激化,都学过历史,当民族矛盾上升到国家矛盾的时候,大家也就会一心抵抗外人了,诸葛亮就是想通过北伐,用蜀国和魏国的矛盾来缓解蜀国国内的矛盾,从而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

有人认为这个和挥泪斩马谡有关系吗?有关系,不作铺垫就不好解释后面的内容。

其实斩马谡从实际情况来看,是必须要斩的,因为他丢失了街亭这么重要的位置,导致了整个战局的转变,但是仔细分析下,你会觉得马谡其实也是个背锅侠。当时的情况其实已经很明朗了,看似双方僵持不下,实则敌强我弱,司马懿的援军到来,让整个局势开始转变,因为就算诸葛亮也不知道司马懿竟然如此迅速的就解决了孟达,更想不到的是司马懿竟然调用了20万人马攻打街亭,蜀军一下子从进攻转变成防御,诸葛亮一百个不愿意马谡去守街亭,他用眼睛瞟了一下魏延,魏延却低头不语,魏延心中还在责怪诸葛亮不采纳他的子午谷奇谋,这才有了马谡自荐。魏延为什么不去?其实很大原因就在于他也知道街亭不好守,从他的性格来看,魏延似乎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战。所以当马谡要决定守街亭时,诸葛亮一再确认和叮嘱,还让他立下军令状,最后丢失街亭被斩。

这是最客观的原因,打了败战嘛!又立下军令状,被斩是自然的,可是这个说法说服不了大家,古人云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亮又怎么不知道?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马谡在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必须要死的地步了,即使刘禅来求情可能都不好使。

诸葛亮作为调节荆州帮和四川帮的第三方机构人员,可实际上以魏延代表的荆州帮一直认为诸葛亮是属于四川帮的,可是四川帮的人也诋毁诸葛亮,一直怂恿刘禅召回诸葛亮,诸葛亮是不是很可怜?就连司马懿也说:“孔明事无巨细,均亲力而为,其可长呼?”你以为诸葛亮真想这样啊?在前期的时候诸葛亮可不是这样的,主要还是因为根本没人帮他分担,他是孤独的,在刘备死后他更加无奈,恰巧马谡这时候和诸葛亮,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战术上,他们都是相通的,可以说让诸葛亮找到了知音,所以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战事,感情自然深厚,这时候诸葛亮还是很信任马谡的,也一直在培养他,而到了马谡自己要守街亭,诸葛亮反对的时候,聪明的马谡也已经知道了诸葛亮的意思,于是说自己可以立下军令状,这样即使败了诸葛亮也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最后真的没守住,也是自己轻敌了,再加上安营扎寨在山顶,能不输吗?于是诸葛亮只能看着这个和自己有共同话语的马谡被斩,才子满天下,知音仅一人,马谡沉默,诸葛流泪,一刀落地。


因为孔明知道,如果不斩马谡,他自己将和属下的矛盾会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局面。而杀马谡其实就是稳定人心,让矛盾不再被激化,这就是最深层的原因。也有人说诸葛亮之所以哭是因为两个人感情好,还有就是后悔当初没听刘备的劝告。


羽评历史


《三国演义》第96回上描写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以说是十分的精彩。又有国粹京剧《斩马谡》的演绎,使这个故事一直经久不衰,为人所熟知。可你知道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吗?

其实在《三国志》中,马谡是怎么死的,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是《三国志•向朗传》记载的:“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意思是向朗和马谡交情挺好,马谡畏罪潜逃,向朗知道情况却不举报。

第二种是《三国志•马良传》记载的:“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说的是马谡在牢中死去,诸葛亮为他流泪了。

第三种是《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的:“戮谡以谢众。”就是说诸葛亮下令处斩了马谡。

三种说法都记录在陈寿的《三国志》中,给历史真相加了一层迷雾。于是有人提出,其实可以把这三种说法结合起来,大概猜测:马谡丢失了街亭后,感觉自己肾需要补,对自己长度、时间都不太满意的朋友,找蔚一个f两个个a后跟086,坚持个把小时不是问题!畏罪潜逃了,后来被抓住或者是自首,被关在牢中,并且被处罚死刑,可是还没动刑前就病死了。

不管马谡是怎么亡故的,可以确定的是,马谡是要被处死的,而且诸葛亮也确实很伤心。所以,“挥泪斩马谡”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只不过并不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生动又复杂。

不仅是“马谡怎么死的”很离奇,关于这个事情还有很多的问题和疑点,比如:诸葛亮想不想杀马谡,如果不想,又为什么处以死刑?死就死呗,为什么还要为马谡流泪呢?

我猜测当时的诸葛亮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图)失街亭,杨苇(绘)

首先,诸葛亮想不想杀马谡?毫无疑问,答案是不想。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两人的友情很深。在《三国志•马良传》中记载:“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和“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意思就是诸葛亮很喜欢马谡,经常和马谡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一谈就是一整天。

另外,马谡确实是个有才能的人。

虽然他没有守住街亭,但是不可以因为他的一次重大失误,就否定了他的全部。蜀军出征南蛮的时候,诸葛亮曾问计于他,他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是要让南蛮安定的话,不能光靠武力,要多靠感化。事实也证明了这个策略是正确的。正确分析局势和提出合理方略,足见马谡并非庸才!

也正因为马谡是有一定能力的,而蜀汉本来就缺乏人才。诸葛亮一直想培养马谡更进一步,将来可以委以大任,这应该也是诸葛亮力排众议,让马谡守街亭的原因吧。

可是,马谡还是被判死刑了,诸葛亮为什么会做出“违心”的决定呢?

街亭失守,罪过极大。

第一次北伐是最有希望成功的,因为当时曹魏方面准备不足,诸葛亮一出军,天水,安定,南安三郡都投降了,对蜀军是非常有利的。如果街亭守住了,那么蜀军将有可能占据全部陇右地区,进而图谋长安。可街亭一失守,基本上前功尽弃,只能退军,还会面临被追杀的风险。所以,这一次的战败不可以说不严重!

依法治国,不得偏袒。

诸葛亮管理蜀国能仅仅有条,和依法治国是分不开的。军纪法律严明,当然不能偏袒任何一人,战败后,诸葛亮处理的很恰当,有过则罚,有功则奖,自己承担起了主要责任,也“请自贬三等”。如果不处斩马谡,怎么向三军将士交代呢?

《三国志•马良传》裴注引《襄阳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对话,蒋琬对诸葛亮说:天下未定,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杀掉马谡太可惜了吧。诸葛亮回答道: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可见在诸葛亮心中军法是何等的重要。

(图)《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作者是 [晋] 陈寿 撰 / [宋] 裴松之 注 。

多层派系,相互排挤。

当时的蜀汉,存在着多层权力派系,一派以赵云,张飞等为代表,跟随刘备最久,可称为原从派系。二派以黄忠,马良,马谡,诸葛亮等人为代表,他们是刘备在荆州时,投入蜀军阵营的,可称荆州派系。三派以法正,黄权等为代表,是原来刘璋手下的,刘备入蜀后投降的,可称为东州派系。四派以谯周等人组成,是益州本土地方的人,可称益州派系。

很明显,诸葛亮和马谡都属于荆州派系,如果诸葛亮没有严肃处理马谡,其他多方权力派系就会抓住这个“小辫子”,对荆州派系进行攻击。蜀国的权力集团本来就很复杂,这件事处理不得当,非常不利于蜀汉内部的稳定。

更何况,对陛下刘禅,对蜀国百姓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交代。

所以,在这些压力下,诸葛亮不得不判处马谡死刑。

马谡死后,诸葛亮哭了,他的流泪是因为他杀了一个自己不想杀却又不得不杀的人吗?我想不仅仅是这个原因。

懊悔自己用错了人。

《三国志•马良传》记载:“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士卒离散。”意思是,当时,有魏延等一些大将可以使用,而诸葛亮却偏偏用了马谡。虽然诸葛亮的本意是好的,他想进一步培养马谡,让他能建功立业,可正是诸葛亮执意要选定的这个人丢了战略要地街亭,如果当时诸葛亮选个更靠谱的人,也许北伐就有望了。

没把先帝的告诫放在心上。

《三国志•马良传》记载着:“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刘备在生前就对诸葛亮说过马谡是个能力有限的人,不可以大用,可是诸葛亮没听。果然马谡真是言过其实,诸葛亮肯定后悔自己没听先帝的忠言。

对往后北伐的迷茫。

首次北伐失败了,后面将更加困难。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诸葛亮要面对的是往后更加艰难的北伐战争,他平定中原的志向何时能够实现呢。

(图)诸葛亮舌战群儒,萧玉田(绘)

加重了蜀汉内部矛盾,百姓生活的疾苦。

胜利了当然最好,失败了肯定会有流言蜚语出来。要知道,诸葛亮主张的北伐,并不是人人同意的,这些势力会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能劳民伤财,自取灭亡”等话来反对诸葛亮。内部矛盾的加重,往后发动北伐战争的阻力更大。

另外,战争务必需要兵马军队,粮草军械,这些还不得从百姓的税收里面来,还不得让青壮年去参军,蜀国人口本来就不多,经济也一般,负担那么重,百姓会不满。

只是眼泪并不能挽回诸葛亮用人的过失,第一次北伐失败是残酷的事实。不过,诸葛亮并没有被击垮,他在不断地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而努力着。


玉世方


诸葛亮斩马谡是有一种历史以外的原因,天下混乱的三国时代,是出英雄,造英雄的时代,整个三国群雄是一个亲情链,在曹操故里,刚刚出土了【三国英雄档案】,对诸葛亮斩马谡有一个真实的解释。【三国英雄档案】里,记载了英雄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三国英雄档案】明确记载:曹操,刘备,张飞,表兄弟也,曹操之父,乃刘备,张飞亲舅舅。刘备之母,曹丽君,张飞之母曹丽敏,同胞姐妹,为曹操姑妈。二姐妹嫁到河北涿州,分别生刘备,张飞,曹操祖父饱学名士,遂给孙子,外孙取名,孟德,玄德,翼德。在这个三国过程中,曹操一直对刘备睁只眼闭只眼,所以才慢慢发展起来。【煮酒论英雄】,曹操苦口婆心,让刘备一起共创大业,刘备没有接受,一直想自己打天下,不过华容道刘备也确实放曹操一马。华容道上,曹操虽然有恩关羽,关羽怎会放过曹操,当时传令官把刘备放曹操的手谕交给关羽,关羽一刀斩了传令官,坚决杀曹操,多亏刘备及时赶到。

诸葛亮与孔融的关系也不一般,诸葛亮幼时在孔融家长大,孔融爷爷是诸葛亮外公,本来诸葛亮小时候随母姓,叫孔明,孔明之母名孔珍。长大后,才恢复父姓,叫诸葛亮。【孔融让梨】就是说的孔明与孔融小时候在一起,让梨孔明的故事。后来孔融被曹操害死,是曹操让孔融说服诸葛亮,为曹氏集团服务,让孔融带梨万斤,还去让梨诸葛亮,结果让梨失败,被曹操杀害。凤雏虽然在刘备处服务,与吕布为表兄弟,吕布字凤先,因为喜武,后改为奉先。

关羽关云长有两个姑妈,关香云,关香菊,一嫁湖北马姓,一嫁安徽周姓,大姑妈关香云生周羽,后改为周瑜,服务吴氏集团,小姑妈关香菊生马谡,字云长,名马云长,后改为马幼常。和表兄关云长一起打天下。没有关羽,马谡不可能担任军事要职,都是关羽一手提拔,刘备,诸葛亮都看出马谡不可重用,没办法改变,有关羽撑腰,关羽在刘氏集团,为所欲为。不听命于任何人。后来马谡给刘氏集团带来巨大损失,马谡与其表兄关羽,如出一辙,目空一切,自高自大。本来蜀不该有此失败,都是人为造成,诸葛亮不杀马谡,不能清除这些刘氏集团大佬留下的不良祸根。会加速蜀国的失败。


白这个颜色


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冤枉他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明清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最有名的段落之一,加上前面的“失街亭”,后面的“空城计”,三段凑在一起,又是戏曲(特别是京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经典节目之一。

故事说的是诸葛亮领大军北出祁山,意图统一关中等地。马谡主动请缨镇守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并立下军令状。当时诸葛亮很赏识他的才干,竟忘了曾经刘备说过的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真的任命马谡为街亭这么一个重要军事关隘的先锋主将;而马谡又真的在街亭任上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既不按主帅诸葛亮指示,又不听副将王平劝阻,战略指挥不当,错误扎营山顶,丢弃山下河川,被魏国骁将张郃趁机痛击,导致作战惨败、街亭失守,大军无奈退回汉中,使蜀国前线变得被动而危险。诸葛亮一方面只得临时采取各种措施补救危局、应付来敌,一方面严肃军纪、执法如山,也是为了安抚朝野、换取民心,当即处斩了马谡。但是毕竟马谡乃一将才,杀他可惜;且是自己忘了先帝刘备临终之言,用人失误,才导致此不堪后果,遂甚是悔恨,所以不免眼泪簌簌、心如刀割。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情节不但出现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而且在史书《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也有类似记载:“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可是在同一部史书中又是这样写的:“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即马谡是在狱中病故的,不是诸葛亮所杀,但诸葛亮同样在他死后哭了。


而且,在《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中还有这样一个说法:“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也就是说,街亭之战以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长史官向朗一向与马谡友睦,便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这里也并没有明确说诸葛亮将马谡斩首。

这就很有意思了,在同一作者的同一部著作里,对于同一件事情竟然有三个不同的说法。究竟哪个对呢?其实此三个说法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即马谡当初兵败时确曾畏罪潜逃,但后来被蜀汉将士缉拿归案(或自己主动投案自首?);诸葛亮也确曾下达将他斩首的命令,可是还未等行刑(诸葛亮故意拖延?),马谡就病死在牢狱里了。甚至有一说法,街亭失守后马谡根本就再也没见过诸葛亮了,直接被王平绑缚送进了监牢。



但不管怎么说,马谡最终不是诸葛亮直接杀死的,则“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说并不成立,算是冤枉咱们孔明先生了。


李子迟到了


刀叔导读:在《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五回中,马谡立下军令状,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但他拒绝诸葛亮“当道扎营”的吩咐于前,又置王平“魏军断我水源”的警告于后,最终抵不住魏国名将张郃的猛攻,导致街亭失守,蜀军大败,随后马谡亦被诸葛亮斩首,这就是所谓的“挥泪斩马谡”,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我们都被《三国演义》给骗了,正史上从来就没有什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在领兵镇守街亭之后,诸葛丞相根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何来的“挥泪斩马谡”?历史上真实的马谡也没有那么有骨气,他在失掉街亭之后,并没有把自己绑起来,去诸葛丞相的中军大帐请罪,这货而是直接就跑路了。不光如此,马谡这一跑,还连累了他的好朋友向朗(蜀国名臣向宠的叔父),因为在马谡潜逃时,向朗知情不报而被诸葛亮革职,而诸葛亮自己也因马谡而自降其职。因此,称马谡为史上第一损友最为恰当不过。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谡少时素有才名,是侍中马良之弟 ,与他的四位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马氏五常中的老大马玄、老二马康、老三马津在史书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反倒是“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侍中马良最为出名,但他在随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身亡。“马氏五常”硕果仅存的就剩老五马谡了,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任用他为参军,每遇军国大事,诸葛亮经常与他从白天讨论至黑夜。

马谡和马良曾同为荆州从事,后随刘备大军同行入川。马谡曾历任绵竹令、成都令、越隽太守,由于他的才华横溢而得到诸葛亮的赏识,虽然 刘备曾告诫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而“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应该说马谡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而且马谡与诸葛丞相的关系也非比寻常,在诸葛亮主政蜀国的那些年中,马谡一直尽心尽力的为诸葛亮出谋划策,否则诸葛丞相也不会如此的信任他。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一场庞大的北伐战争。他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然而此战的结果世人皆知,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马谡在镇守街亭后惨败而归,直接导致了此次出击祁山的蜀军损兵折将,刚刚攻取的陇右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在无奈之下只得退回了汉中。此时马谡深知自己失去街亭的严重后果,因此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而知情不报,事泄后被免职在家赋闲长达二十年之久。马谡最终被王平缉拿下狱,并被诸葛亮处以了极刑,然而在还未及行刑时,马谡便于狱中病故了,这便是史书中记载的马谡之死。

然而在野史和民间之中,还有一种关于马谡的传闻:

说马谡在街亭惨败给魏国名将张郃之后,诸葛亮被迫退军汉中,马谡因为出兵前曾立下军令状,所以在兵败后入狱。但因诸葛亮怜其才能,不忍军法处置,便将此事交与姜维处理,姜维揣摩到了诸葛亮的意图,最后将马谡贬为庶民,并对外称马谡已病死于狱中。

马谡从此对姜维是感恩戴德,自此后改名为宁随,一直辅佐姜维至死。

从以上的正史和野史之中,我们不难看出马谡的确不是一个有骨气、有才气之人,虽然他不被刘备看好,但却被诸葛丞相信任。被刘备赏识的大将魏延,却没有得到诸葛丞相的重用,诸葛丞相虽被誉为“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但在识人用人上,仍是稍逊刘备这位有着知人之明的一代雄主,这在失去街亭之后,诸葛丞相自己也曾亲口承认,而我们的马谡马参军,只不过是个损队友。


刀墓手札


在马谡领命去镇守街亭之前,自信满满的他可是向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的。因为违背诸葛亮的将令,刚愎自用,书生意气,纸上谈兵,未能随机应变。最终事与愿违,被魏将张郃打败,丢失了战略要地街亭。导致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后果十分严重。诸葛亮为了严明军纪,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其处斩。不然军法就变成儿戏了。马谡是马良之弟,很有谋略、才华,是诸葛亮带到益州的荆襄旧部,也是诸葛亮的心腹之人,与诸葛亮的私交很密切。马谡也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参谋人员,但是缺乏实战经验,单独领兵作战的能力欠缺。诸葛亮为了培养锻炼他,给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立功的机会,让他能在实战中证明自己,同时也证明诸葛亮选人用人的眼光不错,没有看错人。但是自告奋勇的马谡却很不争气。第一次单独领兵作战就大败亏输。失了街亭。坏了诸葛亮的北伐大计。这就是在打诸葛亮的脸啊!你让诸葛亮的脸往哪儿搁?诸葛亮可不敢再徇私情了。何况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经告诫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见刘备的识人之明,是诸葛亮所不及的。最关键的是,诸葛亮竟然把刘备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压根儿就没有听进去,导致了如此大的用人失误。几乎毁掉了诸葛亮的一世英名!街亭一战,马谡是自己找死,诸葛亮是自取其辱。


沧海一滴


马谡为什么必须死,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马谡战败之后,有逃亡行为

马谡街亭一败,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所以畏罪潜逃了,当时的丞相长史(丞相府二号人)向朗知情不报,所以就被撤了职,二十年都赋闲在家。

马谡最终被抓拿归案,诸葛亮判了他死罪,可是还没来得及行刑,马谡可能因为羞愧难当,就在狱中病故了。马谡的逃亡行为,让他罪加一等。

街亭之战是场大败,而且多处错误

马谡的街亭之败,是完完全全的一场大败,马谡没有听诸葛亮的调度,违规将部队驻扎在山上,远离水源,王平多次规劝不听,最后被张郃直接断了水源,整个先锋部队几乎团灭,最后只剩下王平所部一千多人生还。

马谡是诸葛亮不顾多人的反对提拔

刘备在临死前,就告诉了诸葛亮,马谡只会纸上谈兵,言过其实,不能大用,而且在先锋人选上面,很多人认为应该选吴懿,魏延这样的老将,而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意见,坚持提拔马谡为先锋。


如果不杀马谡,诸葛亮的威望将大打折扣,只有杀了马谡,才能平息众人的怒气和质疑。

第一次北伐的形势很好,街亭之战太可惜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刚出来,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直接投降,这个实在是大好形势,但是因为街亭之败,这三个郡得又复夫,而且第一次北伐的规模肯定是最大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马谡。

全军基本都被处罚

其实不仅马谡,另外还有其他将领,比如张休,李盛也被处死,诸葛亮自降三级,从丞相降到左将军,赵云从镇东将军降到镇军将军。

诸葛亮军法严明

如果是换了其他主帅,可能众将求个情,都会赦免了,然后来个戴罪立功,而诸葛亮在军法上面是十分严格的,所以按律当斩,没有人情可说。


历史简单说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三国志,马良传》说,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以此观之谡不是被杀的,而是在牢中去逝的,今按《三国演义》分析,可以看出,亮与谡同为荆州派系,两人关系很密,经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亮对谡很器重,并引以为参军,谡在亮平定南蛮时曾建议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第略,对亮平定南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说明马谡还是有一定才能的,这在本就缺乏人才的蜀汉来说,能得到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也是理所当然的,街亭之失,马谡面临的对手是曹魏能征善战的大将张邰,诸葛亮将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马谡安排在街亭,本身就是个失误,再说副将王平也左右不了他,假若派魏延和马谡一起去,街亭也不会丢,因魏延有独挡张邰的能力,但即然失了街亭,前功尽弃,总要向国人交代一下,因此马谡便到了非杀不可的地步,因自己通盘的计划不周,至使自己喜欢的人被杀,诸葛亮是痛苦和有愧的,所以才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说。


云亭远创


街亭军事位置相当重要,诸葛亮就派谡把守,结果街亭失守,守住街亭,就会占据右陇地区,就可以图谋长安,街亭一失守,只能退兵,并且可能被追杀的危险。这都是马谡一手造成的。不杀不可以服众将,可马谡智勇双全,可以说是诸葛亮相当看起的人才,诸葛亮有意陪养马谡,以后委以重任。可街亭的失守,不得不杀马谡,可诸总舍不得呀。舍不得也得杀啊,千难万难最终含泪下了斩杀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