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怕谁!要打就打的美国喊疼!

谁怕谁!要打就打的美国喊疼!

自以为能“唬”人?其实不然!

美好的“休战”已不复存在,中美贸易战已快速开战!

美国坚持打贸易战,必然是有代价的,但是他比中国更能平衡国内各方面利益。从另一个层次理解,贸易战也是美国对自己经济结构,利益调整的过程,很明显他们这种转型主动性比中国更强,期间不乏痛苦,但其推动力量更坚决。

谁怕谁!要打就打的美国喊疼!

刘里远提供了四大应招:

1.完全停止对美500亿商品出口,500x25%=125,美国打算拦路抢劫的这125亿美元就会落空。

2.自己勒紧裤腰带,只赚一点或适当赔点,继续维持对美出口,度过难关。

3.老套路,新途径,将500亿商品转它国进入美国。虽然少赚点,但仍维持对美国市场的压力,又让川普拿不到关税。

4.相对于25%关税,自降10%,以此优惠,扩大对其它国家出口。虽然让出美国市市场,但却抢了美国的国外市场。

四招兼用,可望应对,而以第三招最便捷。例如,中国的钢铝原料经第三国经过冲压,喷涂等加工后转口至美国市场可以避开关税壁垒,特别是工业原料追溯上游源头比较困难。

越南,好像已经成为这一通道的一个部分。其实不止越南,当前中国企业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尼建厂将中国产工业原料运输过去经当地加工后转出口至欧美市场。

而这其中,东南亚国家中相对而言泰国投资环境较好,佛教国家人文环境好,与中国也无领土争端,政权比较稳定。

实际上,不仅仅中国的出口商在想办法打擦边球,连欧美的进口商也在想办法打擦边球。高额关税是一把双刃剑,保护本国工业的同时也会损害进口商和下游产业的利益。比如美国钢铁本地HRC 2.0MM的价格在USD720/TON 左右,受关税保护政策影响短短一年内价格上涨USD100左右,进一步侵蚀下游产业利润。而欧盟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当地进口商开始打擦边球从中国进口涂层钢板(对华反倾销税约46.5%),主要方式是通过换2ND B/L修改品名和HS CODE,还有利用欧盟对某些产品的化学成分定义不够清晰和明确(如在热浸镀锌钢板加入镁和锰改名为锌铝镁合金钢卷进入欧洲),主要通过安特卫普和意大利进口欧洲市场。

毕竟,大多时候需求是双向的。

谁怕谁!要打就打的美国喊疼!

有些人认为一带一路和2025制造是导致贸易战的根源,但个人认为,这种想法很幼稚!

1)从产业升级角度国家的确需要升级制造业,目前国内大部分制造业还停留在“制造”而不是“智造”。

2)传统制造业尤其是钢铁、水泥等地区产能严重过剩,一带一路不失为一种输出方式。

3)即便你不宣传“一带一路和2025”欧美就不会抵制你了?太单纯!只要行政手段推动这些,欧美就会做出反应。

4)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让中国政府继续韬光养晦的策略或难持续。虽然某些“有心人”会在政府舆论宣传上做文章,但是个人认为这个不是根源性问题。

又有些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甚至还可能带来回款问题,还有一部分以谋论者认为中国故意输出债务危机让类似斯里兰卡这样国家背负巨额债务。

一带一路和2025中国制造设想是应时应势,当然如果把这看成一种对外扩张的策略,外部阻力已经显现。

但是,无论阻力有多大你总要做点事情,总不能坐在家里不动吧。

谁怕谁!要打就打的美国喊疼!

贸易战最大的伤害就是造成国内经济紊乱甚至影响政局稳定。贸易战不能单纯把目光紧紧聚焦在贸易上,中国还要打好伊朗这张牌。既然特朗普打台湾牌,我们何不跟他“对着玩”?而且现在欧盟对伊朗也抱有同情心,毕竟前期欧盟国家在伊朗投资不少,中国应该积极应对伊朗。从经济利益角度看,中国在伊朗投资巨大也需要得到保护。

目前的形势可能仅仅是中美贸易战的前奏,未来中美贸易战或持续升温,但是中国并不惧怕打贸易战,且要打就打到美国喊疼。

美国屡次失信,恣意妄为,或将由此“衰落”并影响全球经济格局,最终苦果将由美国自己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