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赵多多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福”“寿”“康宁”是人与人彼此祝福时的常用词,如何才能活得长久而又身心健康,是人类亘古以来追求的理想,在反映生活的书画艺术中,也常常透露出此类希望。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台北故宫近期的主题展览

台北故宫丰富的馆藏书画资源,不仅支撑着它一年一度的书画“国宝”大展,用美术史中无法越过的书画作品吸引着观众“来故宫,疯国宝”。另一方面,台北故宫利用丰富的馆藏开展了极具主题性的尝试,近年来不断用充满趣味性的视角切入研究,更组织了诸如“宋代花笺”“伪好物”等主题性极强的特展,开辟了藏品研究与博物馆展览的新思路。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台北故宫“杏林春暖——养生医疗趣味书画”特展

此次“杏林春暖特展”与“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同期举行,将目光共同聚焦于人类对“洞天福地”仙境的追求,以期通过采药、炼丹、修行等获得升仙的机会。本次展览将馆藏中的养生医疗题材书画,分“炼丹”“医药”“传统养生术”三部分展示,馆方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观众“熟悉”的主题拉近古今距离,向观众介绍:不仅是今人讲究,古人也十分关心健康养生的议题。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清 无款 八段锦册

八段锦与太极拳均为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法,文献中类似的锻炼法,最早见于魏晋著名道士许逊(249-347)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并著录于宋代道教的养生书中。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八段锦由八种功法集锦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姿势分站、坐两种,站式要求双脚与肩同宽,坐式要求盘膝正坐,配合舌抵上颚,意守丹田等细节,每种动作反复多次。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是“站式八段锦”,依其上的清宫千字文“岁”字编号,可知原贮藏于光绪帝瑾妃(1873-1924)的居所永和宫。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清 王澍《积书岩摹古帖》 之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王澍(1668-1739),字若林,江苏金坛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积书岩摹古帖》六十册,是其遍临古帖并考证题识的心血结晶。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五代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故宫博物院藏

本次选展的是其于戊申(1728)年所临的《杨凝式神仙起居法》。杨凝式为唐昭宗朝进士,历仕梁、唐、晋、汉、周,累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喜做字,尤工颠草。《神仙起居法》是杨凝式七十六岁时的作品,看似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书字的结势于攲侧险劲中求平正,且行间字距颇疏,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此书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中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帖文记古代健身按摩法,文体近似口诀,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明 祝允明 临黄庭经

祝允明,擅长各种书体,而以狂草最为著名。此卷以小楷临《黄庭经》,《黄庭经》是道教修习养生的重要典籍,主旨在服气以养精神,以韵语描述人体五官、腑脏等形象、作用,谓存神内观、固精练气,填满黄庭,久之可得长生。相传爱鹅的王羲之当年就是以所书的《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取白鹅的。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东晋 王羲之 《黄庭经》 拓本

现今流传的小楷《黄庭经》,实为宋代摹刻上石的拓本,法度极严,气象俊逸,常被当作学习楷书的范本。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明 唐寅 《烧药图》(局部)

画面中:双松下,药师坐地,童子守炉,执扇烧药。人物虽简,神态毕俱,山石树干,用笔活泼,扭曲迴旋。松叶和远山,以水墨渲淡,呈现润泽与蓬勃的生机,烘托烧丹炼药的深刻含义。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明 唐寅 《烧药图》 唐寅自题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宋 李唐 《炙艾图》(局部)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通幅用笔设色细腻写实,是南宋风俗画的院体杰作。画家以诙谐的方式,将人物表情描绘的既夸张又生动,为乡间生活记下了最富活力的片段。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晋 王献之 《肾气丸帖》(局部)

本件选自《淳化阁帖》中王献之的行书笔札《肾气丸帖》,叙述自己以感觉观察肾气丸与黄芪的疗效。肾气丸又名“八味地黄丸”,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方派最有名的方子之一,很早就受到重视,应用极广。今日常见的“六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都是肾气丸的衍生方剂。

除了寻觅仙山,台北故宫还会教你怎样修炼成仙!

晋 王献之 《肾气丸帖》(局部)

《淳化阁帖》中第九、十卷为王献之法帖。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因唐太宗贬献之而不购求其书作,内府的王献之书迹“仅有存焉”,但对后世影响深远。

传说中永生不老的仙丹和起死回生的妙药,或许遥不可及,却经常成为书画中富含神话色彩的趣味主题,天下虽无不死之药,先民的智慧却给我们留下了长生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