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上市首日股價大漲 最大贏家卻是養蠱大戶騰訊

經過一番激烈的追逐戰,夢斷港股的虎牙直播,終於於5月11日成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並在首日實現股價大漲34%,成功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遊戲直播平臺。

截止至2017年底,中國遊戲直播用戶已達2.2億人,較2016年增長了46.7%,令國際資本市場相當看好中國遊戲直播行業。虎牙搶先撬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以應對常年被老對手鬥魚壓制的局面。但鬥魚的港股IPO也已經在路上,“遊戲直播第一股”的稱號能為虎牙帶來多少投機資本的支持,還有待繼續考證。

虎牙上市首日股價大漲 最大贏家卻是養蠱大戶騰訊

遊戲直播第二名率先上市

雖然率先上市拿下了“遊戲直播第一股”,但是虎牙的IPO之路走的並不順暢:被質疑盈利能力,營收模式過於單一,遊戲直播只是導量,創收的真正部分還是在秀場直播,遊戲頭部主播僅靠miss和騷男撐場,在中層主播部分出現斷層,造血能力欠缺僅靠去其他直播平臺挖牆腳成本太高,造成收入成本居高難下。

這直接造成了在與老對手鬥魚的競爭中,虎牙始終處於下風。目前無法看到鬥魚的招股書具體數據,但一些第三方數據中已經有體現。

極光大數據2018年2月直播App市場滲透率顯示,鬥魚為4.25%,其次是虎牙和YY分別是3.61%和3.33%。2017年9月-2018年2月鬥魚和虎牙在過去半年的日活躍用戶數量(DAU)分別為670.8萬人和474.6萬人。虎牙在直播App的日均新增用戶量、30留存率和日均使用頻次的數據表現上,均與鬥魚還存在至少一年時間才能彌補上的差距。

虎牙上市首日股價大漲 最大贏家卻是養蠱大戶騰訊

拋棄港股迅速上市,企圖在IPO上佔個先機以求翻身,不過總體來說,剛在2017年末實現盈利的虎牙,在各方面數據裡想要追上在2017年初就實現盈利的鬥魚,還需看這個先機能佔多久,畢竟鬥魚的IPO也已經在路上了。

大贏家騰訊和它的佈局

3月份的直播市場,因為騰訊的奇特“佈局”顯得異常熱鬧:鬥魚創始人陳少傑剛宣佈騰訊6.3億美元的獨家戰略投資,同一天虎牙就公佈其騰訊的4.6億美元獨家戰略投資,非常戲劇化。不過在估值上,騰訊給予虎牙的估值在13億美元左右,鬥魚為25億美元。作為連投三輪的“老主顧”,騰訊顯然更加青睞鬥魚。

不過就虎牙市值迅速超過30億美元的首日表現,佔比34.6%的騰訊,無疑成為最大贏家。在高成本低營收的“燒錢”模式下,虎牙急需上市以求更多的資本注入,僅融資到B輪就匆匆上市,被騰訊“趁火打劫”低價拿下39.8%的投票權。目前歡聚時代依然是虎牙直播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3%,擁有55.5%的投票權。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在虎牙B輪的獨家戰略投資中還獲得一項權利——以公平的市場價格繼續收購虎牙的股權,最終可獲得虎牙50.1% 的投票權。這意味著騰訊在未來可能會取得對虎牙直播的絕對控制地位。在國內互聯網各大領域,第二名往往生存困難的現狀,逼迫虎牙不得不接受這樣的選擇去擁抱騰訊。

當時的情況下,有騰訊的“背書”,不管是近距離接近騰訊上市港股,還是最終的選擇——捨近求遠去尋求上市規則不會太過嚴格的美股,虎牙都可以有更多故事去講。

行業競爭下鬥魚輕鬆破局

對於鬥魚來說,虎牙美股搶先上市是否會帶來巨大壓力,就如前面所說到的,虎牙在各項數據上徹底追上鬥魚,至少還有一年的路要走。所以即使港股IPO還在審查中,不能對外曝光自己的數據,以應對虎牙在數據上瘋狂地打壓宣傳,鬥魚其實心裡並不是特別慌張。僅鬥魚直播節三天的收益,就超過了虎牙2018年度第一季度的淨利潤。

據5月11日虎牙更新的最新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虎牙的淨利潤達到3140萬元。而有媒體估算,依據2018年鬥魚直播節到場遊客量約52萬人次,在不計算贈票的情況下,持續三天的鬥魚直播節門票收入就達到了約1970萬元。

此外,鬥魚直播節現場還有110個小型展位來算,大型舞臺或展位約20個,其中小型展位價格最低的9平米小展位售價3萬元,大型舞臺展位售價約二十萬元到二百萬元不等;摺合平均價格來看,展位招商所獲收入在2300萬元以上,再加上各大廣告商福特汽車、索尼、肯德基等的百萬廣告費,鬥魚直播節在3天內的收入可能超過了5000萬元。

虎牙上市首日股價大漲 最大贏家卻是養蠱大戶騰訊

鬥魚直播節的部分贊助商名單

剝離主業的直播收入,虎牙廣告合作收入僅為5%左右,大主播的穩定性幾乎掐住了虎牙的命脈,而主播作為獨立個體,本身就存在極大的未知風險。鬥魚已經實現了收入結構的多樣化,依託直播節形成的大“IP”,讓鬥魚本身就有無限故事可以講,圈住了一大批平臺粉,主播與平臺之間,是主播依附平臺的關係。

這種良性的平臺生態,讓虎牙的這次上市,成為資本市場響應直播行業、鬥魚IPO之路的一次試水。“養蠱大戶”騰訊,最終會收穫直播行業的哪隻“蠱王”,很快就會有分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