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港股上市,能漲多久?

在A股市場大門難進、美股市場門檻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港交所對國內的創業公司張開了懷抱。

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宣佈了25年來最重大改革——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同時允許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2018年上半年的港股市場熱鬧非凡,IPO數量全球第一

但是,香港市場真的能吸引那麼多資金嗎?

2018年以來港股發行的101只新股中,截至6月29日收盤有71只破發,破發率高達70%

目前的環境,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對獨角獸及其他創業公司來說都絕對不是最佳的上市時機。

2016年,雷軍說小米5年不考慮上市,美團也曾多次公開對上市傳聞表示否定。轉眼間,上市已成為事實。

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上市;而美團,將於今年下半年在港交所上市。

在前段時間的投資推介會上,雷軍一句“這次550億美元的定價,就是我也不想開價了,你們隨便開吧。總不至於連550億美元都不值吧?”,表達出對小米低估值的強烈不滿。

創業公司不惜冒著上市即遭到破發,估值被大打折扣的風險也要急著上市,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一級市場融資困難。

昨日(12日),共有8家新公司集體上市,高大上的港交所成了一個喧鬧的菜市場。

8家公司一家家輪流上去拍照,記錄下這個里程碑似的有紀念意義的時刻。平時上市儀式大廳的臺上只放1個鑼,昨天一口氣放了4個,最後還得排隊上去敲鑼,整個儀式變成了流水線作業。

小米在港股上市,能漲多久?

趕在寒冬來臨之前趕緊上市,囤積一批現金,成為創業公司們保命的唯一選擇。

最近還有成立三年就要赴美上市的某多多。

某多多的價格便宜到令人髮指,9.9元買個冰箱還包郵。成立三年即赴美上市,背後是騰訊極大容忍度的支持。

但是,看在你補貼和各種優惠的份上來買你產品的用戶,真的是你的用戶嗎?等你正常收費,正常想賺點收益了,分分鐘拋棄你沒商量。

如果不能形成用戶持續的留存和依賴性,一些數據指標只是賬面好看。

一級市場如果缺錢,靠燒錢積累用戶的創業模式將難以為繼。

見識茶店是一家極為保守的公司。

舉個例子,半年前我們就註冊了淘寶企業店鋪,但一直沒有對外公告。經過長久觀察和估算:淘寶上獲取客戶的成本,和租個線下店鋪獲取客戶的成本,已經差不了多少了

線上客戶的平均消費能力和忠誠度是遠低於線下客戶的,如果獲取客戶的成本接近,那就不如等待合適的實體店鋪。

貨幣供應一旦減速消費也會打回原形。現在消費水平已經不高,靠二胎拉動一些消費。房奴們的資產是資產負債表上的數據,實際上沒什麼現金流。

現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核心技術,擴張都要小心謹慎,不賺錢的擴張更沒有必要。太多企業做著一夜暴富的夢,死在融資擴張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