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委书记笔谈(一)冯建龙:为绿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点击标题下「中国城乡金融报」可快速关注

开栏语: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为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中国城乡金融报》开设专栏,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视角,展示交流农业银行分行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体会和实践成果。

文:冯建龙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委书记笔谈(一)冯建龙:为绿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主政时提出的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浙江分行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力推进“四个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农行特色的绿色金融之路。

1

从打造“盆景”向绿色“风景”转变,

扩大绿色金融服务覆盖面。

推进绿色发展关键是改善和提升绿色金融供给的质量和覆盖面。为此,必须要从“盆景”向绿色“风景”转变,使绿色金融真正惠及大多数,成为“风景线”。

把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战略性安排。浙江分行在全国农行系统设立了首家绿色金融事业部一级部,在二级分行和一级支行均落实专职的绿色金融内设单元或团队,并成立了两家绿色专营支行,为常态化推进绿色金融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专门制定了绿色金融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具体行动目标、措施和基本路径,并实施绿色投放、创新发展、流程覆盖、系统升级、品牌推广五大计划,为系统性服务绿色发展提供了保障。

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围绕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提高绿色金融供给和保障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分行新增绿色信贷720亿元,余额达到808亿元,绿色信贷增量、总量均居同业首位。大力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率先与政府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5年内安排2500亿元意向性绿色信用额度,支持打造绿色发展的“浙江模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委书记笔谈(一)冯建龙:为绿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浙江分行支持正泰-吉利陆虎新能源10.3MW分布式电站项目。

2

从银行自身效益向银行和社会两个效益

转变,做大绿色增加值。

“两山”理论为绿色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要围绕自身和社会“两个效益”的提升,持续打开绿色金融发展新局面。

将绿色金融与政府战略实施紧密融合。针对浙江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战略,浙江分行在同业中率先推出了治水专项贷款,目前余额已达到600多亿元,带动项目投资1500多亿元,为浙江水环境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把绿色金融的着力点放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大力支持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积极为群众购买新能源汽车、农村光伏扶贫、购买绿色认证住宅等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构建绿色消费生态圈。充分利用绿色再贷款、专业担保和财政贴息等政策,积极服务中小微企业,有效解决其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浙江分行还在同业和系统中首创“美丽乡村贷”,全力支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古村落保护等项目建设,目前已投放贷款300多亿元、覆盖全省202个乡镇、702个村庄,受益农户16.6万户,有力改善了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委书记笔谈(一)冯建龙:为绿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浙江分行助力全省水环境综合整治。

3

从单项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变,

提升绿色金融供给质量。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日新月异,企业的绿色金融需求更加趋于多样化、交叉化。必须充分发挥银行平台优势,开展绿色项目投贷联动、境内外联动、公私联动、行司联动,丰富绿色金融服务内涵。

强化“传统+新兴”服务。在推广好常规绿色信贷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碳金融、排污权综合金融服务等产品,提高企业绿色资金的可获得性。2017年,浙江分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全国首单“绿水青山”专项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为支持生态建设探索了新的路径。

深化“融资+融智”服务。积极利用银行信息中介地位,为企业提供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财务顾问、绿色发展咨询等中间服务,提升企业节能环保表现。

探索“金融+科技”服务。依托大数据技术,建设绿色公共大数据平台,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紧扣“最多跑一次”改革,引入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进一步优化绿色业务流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委书记笔谈(一)冯建龙:为绿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浙江分行大力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图为该行支持企业的人机协作机器人生产车间。

4

从政策支持驱动向自身能力建设驱动转变,

增强绿色金融服务内生动力。

可持续地开展绿色金融服务,既要善用越来越好的政策条件,更要强化自身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绿色金融规章制度。紧紧围绕国家绿色金融政策,从业务、管理两个方面加快建章立制,合理设定考核指标,建立有效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持续改进资源配置机制。在信贷规模上优先倾斜,在经济资本上优先配置,在业务费用上优先安排,切实保障对绿色重大项目、骨干企业的服务需求。按照绿色环保要求,果断退出“僵尸企业”,逐步压缩“两高一剩”业务,目前贷款占比已经压控到5%以下。

着力构建有效的人才机制。通过专业培训和项目锻炼相结合、打造一支理念先进、视野开阔、能力突出的专业型绿色金融人才队伍。同时,深化与券商、保险、信托等合作,以共同组建绿色产业基金、联合创新专项产品等形式,多渠道拓宽绿色资金来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作者系农业银行首席专家、浙江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