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枯木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余杭》

【宋】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

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

薰满千村万落香。


注:

从教:听任;任凭。 例:宋代韦骧的《菩萨蛮》词:“白髮不须量,从教千丈长”。

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例:南朝梁简文帝的《与慧琰法师书》:“五翳消空,韶光表节” ;唐代王勃的《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每至韶光照野,爽靄晴遥” 。

忍冬:即金银花。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在清初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其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但好用僻典、佛典,题材广泛。范成大历任任地方官员,从州守至制置使,兴利除弊,不遗余力;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卒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这首《余杭》应该是范成大致仕后隐居石湖之作,静雅闲适,大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之意。诗中有两种花卉,一种是蔷薇,一种是忍冬,都是寻常山野常见花卉,然而在范成大笔下变得富有情趣。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忍冬,也叫金银花,忍冬的名字最早见于汉代的《名医别录》,可惜该书佚失,后人予以补录,金银花的名字稍晚,最早记载见于宋代《苏沈内翰良方》,其中称:“可移根庭栏间,以备急。”。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二花、双花、金银藤、鸳鸯藤等,暮春开花,花五瓣,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余杭》这首诗描述了暮春时节,杭州附近山野的美丽风光,前两句,春天山花烂漫,群花争艳,暮春时节,先后凋零;然而诗人不用凋零二字,反而用“静芳”,万紫千红,静静地释放,似乎像人一样看惯了世界百态,“惯看秋月春风”,依次告别春天,用“送”字突出了拟人双关手法,因为花儿们知道,再过一轮回,还会再次绽放。这也体现了诗人的心态是多么的平和,闲适自然。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后两句则用金银花和蔷薇两种散发香气的花卉,突出了环境之美和花香之浓郁,随处可见的金银花和蔷薇,姿态优美,金银花清香悠悠,蔷薇花浓香扑鼻,整个山野乡村氤氲着自然地香味,是多么的惬意。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这首《余杭》诗,展现了一派江浙优美的园田风光,令人一种美的感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平和心态,平易简单,朴素自然,富有情趣,朗朗上口,于平淡之中见优雅,在凡尘之间现真谛。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2018-6-1榆木斋

一日一花一诗:金银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