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人三年編成一部三億多字的書,六百年後只剩百分之三

自古就有“盛世修書”的傳統,之所以要在盛世才修書,是因為修書需要耗費巨大財力、物力、人力,所以非盛世不能完成。

朱棣打下北京之後,為了彰顯自己統治之下的太平盛世,下令大才子解縉編撰一部大型類書,要儘量收羅齊全,解縉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任務,朱棣十分高興,賜名《文獻大典》。

三千人三年編成一部三億多字的書,六百年後只剩百分之三

朱棣

《文獻大典》成書沒多長時間,朱棣就發現有很多書沒有收錄,不符合他儘量收羅的要求,於是下令再次編修,並且讓最信任的道衍和尚與解縉等人一起負責。由於是領導讓返工的任務,解縉等人這次沒幹馬虎,前前後後找了多達三千人參與編書,歷經三年算是大功告成,是為《永樂大典》。《永樂大典》光目錄就60卷,全書分為11095冊,字數更是多達三億七千多萬,內容包羅萬象,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類書。

三千人三年編成一部三億多字的書,六百年後只剩百分之三

永樂大典殘卷

《永樂大典》最大的特點就是保持了古籍原貌,基本上就是照抄原文,不做刪改,學術價值極高,後來的《四庫全書》在這點上就比不上它。由於該書字數浩繁,如果要印刷,光雕版就不要多少年,花費多少錢,朱棣雖然曾有心印刷,但侷限於當時的印刷技術,最後也只保存了一部正本在北京文淵閣,並沒有付梓印刷。

三千人三年編成一部三億多字的書,六百年後只剩百分之三

嘉靖皇帝

嘉靖四十一年皇宮大火,《永樂大典》竟然有驚無險的保存了下來,嘉靖皇帝吸取教訓馬上讓人抄錄副本,108個人抄了了6年,總算是抄完了。明末清初,戰火不斷,《永樂大典》正本不知所蹤,只有副本傳世,可惜乾隆時期,剩下了9000餘冊,後來文人儒士大量偷盜,導致該書大量丟失,傳說清末文人文廷式就是其中一個大盜。1894年,翁同龢清查存書的時候,發現只剩下800餘冊,但是又被盜取、戰火損毀幾百冊,如今只剩下三百餘冊,其中164冊在大陸,74冊在臺灣,剩餘的都流落在海外,前人嘔心瀝血的文化鉅著就這樣灰飛煙滅了,實在令人無限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