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佛教之什么是菩萨,菩萨的等级

首先要说的是,根据佛经的记载,菩萨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但是根据各位菩萨的修行程度不同,又分为不同的等级。

何为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翻译过来为“觉悟”,萨埵翻译过来为“众生”或者“有情”(指一切有情众生)。合起来即为“觉有情”,这里既有自身觉悟的意思也有助“一切有情众生”觉悟的意思。

漫谈佛教之什么是菩萨,菩萨的等级

作为在佛教中菩萨作为仅次于佛的一个“果位”,其大致可分为三等:

一、果地菩萨,既已经证得“佛果”,为了引渡众生而“倒驾慈航”应化为菩萨身者。著名的有“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等。

二、因地菩萨,依菩萨行而成就果位者。

三、愿地菩萨,为发愿心愿行菩萨道而尚未成就果位者。

漫谈佛教之什么是菩萨,菩萨的等级

而依照个人修行境界不同,菩萨又可分为十地菩萨:

所谓十地菩萨为:

1、欢喜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9、善慧地 10、法云地

十地菩萨之后还有等觉,也即是成佛的预备阶段,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都为此阶位。再上为妙觉,既是佛果。

大乘佛教创立之后,依据“人人皆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并将其与佛教声闻乘及缘觉乘合并称为菩萨乘,也即佛教三乘,既修六度之行,称作“菩萨行”;以达佛果为目的之教,称为“菩萨乘”;菩萨应持之戒,称为“菩萨戒”。

漫谈佛教之什么是菩萨,菩萨的等级

这里风月只是浅浅的谈了一下,还有太多太多没有谈到的地方,总之一句话,劝诸位“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然是万事顺意,阖家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