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鲜活的,而不仅仅是存在

生命是鲜活的,而不仅仅是存在

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可以进行思考,人类没有虎狼的爪牙,也没有狮象的力量,却可以擒狼缚虎,驯狮猎象,其原因就在于人类有智慧,会思考,但是媒体似乎在努力让人们停止思考。

仔细想想,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往往不是来自于实践分析和思考,但我们却视之为真理,为什么同样的衣服贴上名牌价格就可以翻几十倍上百倍,为什么高鼻梁白皮肤就是美,为什么钢筋水泥不贵,几十平米的房子却要掏空六个钱包,电视、广告、网络、手机无时无刻不在利用人性的弱点,对我们进行催眠暗示,我们像一只只提线木偶,像一个个流水线上的产品,嘴上唱着“我们不一样”,其实我们早已失去了生命成为了一个周而复始的零件。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娱乐至死》

韩寒说:“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听起来好有道理,但是如果反过来说:“生活不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生活是尝试攀爬高山,深潜海沟”听起来也同样睿智,只要文字足够精巧煽情,它背后讲的逻辑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那篇“你的同龄人在抛弃你”会刷爆朋友圈,大多数人是情感驱动的而不是逻辑驱动的,文章传递出一种不安全感,利用了人性中攀比嫉妒的心理,进而给人们造成一种我被同龄人抛弃,我是一个loser的假象,我想这些人也肯定没有什么坚定的理想,也从未思考过生命的意义,所以会被一篇文章传递的焦虑感笼罩。你看,操纵一个人的情感多简单。

我们不仅仅在丧失思考的能力,我们还在丧失学习的能力,工作累了打开手机刷刷微博,发现某某明星出轨了,某某小鲜肉上热搜了;午间休息,拿出手机和同事开黑,来一局王者农药,之后一局接着一局打起来没完;晚上下班回家了,看着书桌上厚厚一摞的学习资料,决定先打开手机刷刷抖音,于是一刷就是一个晚上。

慢慢的我们开始怀念过去,怀念高中的那段时光,因为从那以后我们似乎再没有全力以赴的做一件事。

慢慢的我们开始恐惧未来,因为世界发展的太快,不学习不进步终将会被淘汰。

我们只好活在现在,享受着片刻的欢愉,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看完一本厚厚的书,看完一部纪录片,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更成为了奢侈。

如果大多数日子看起来完全一样,生活是一条没有起伏的平行线;

如果你的脑海充斥着连续不断的电视节目,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充满激情,除了快速兴奋之外没什么能让你感兴趣;

如果你看着镜子,他(镜子里的他)看起来已经很老了,但是你似乎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你生活方式的事情,也没有在生命的旅程中取得进步;

如果你感到愤怒,悲伤,沮丧,你埋怨社会,你责怪你的家庭,你抱怨一切,并继续以这种方式生活;

那么你在浪费你的生命。

生命是鲜活的,而不仅仅是存在。谢谢你的阅读,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