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症:是源于心理还是感知?

恐高症:是源于心理还是感知?

大多数的人都患有恐高症,只是恐高的程度可能不同。美国科学家就人们不同程度的恐高症进行了研究!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人类的恐高症源于心理还是感知!

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恐高症。美国科学家两项最新的研究表明,恐高与过高估计垂直方向的距离有关,这一新发现为研究如何克服恐高症提供了新思路。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日前报道说,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传统理论认为,恐高症是由于恐高的人对自己正常感知的事物过分害怕导致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一个科研小组则得出不同结论认为,恐高的人对于垂直方向的距离明显估计过高,与实际距离有偏差,而且距离判断的偏差越大,恐高感就越强烈。

负责这一研究的心理学家拉塞尔·杰克逊说,恐高的人感知事物时第一反应似乎异于常人,然后他们会对所见所感作出“正常的”反应。

也就是说,假如站在一个30米高的楼顶,按照传统理论解释,恐高的人可以大概判断出正常高度,但由于过分害怕而出现恐高症状。而按照新的解释,恐高的人第一反应就是判断所在位置远远不止30米高,进而对这一情形产生正常的害怕感。

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也认为,感知上的偏差对于恐高十分关键。但他们设计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认为,恐高的人是由于害怕才导致对距离感知不准,而且越是在害怕的情况下,对于距离的判断偏差就越大。

【克服恐高症的方法】:

一、运动可减轻症状

人体负责控制平衡的要素——视觉、内耳和肌肉,通过活动才能正常运转,假如我们终日坐着不动,眼睛只盯着电脑等物体,人体的平衡功能就会衰退。不过,假如最初触发眩晕的刺激性活动不断重复,大脑就会开始调整适应,定向障碍便会渐渐改善,大脑会自动找寻固定参考点作定位根据——这正是溜冰好手不断高速转体而不会眩晕倒下的原因。

假如你发现有轻微后天恐高症状,不妨多挑战自己,通过攀高俯视等行为,情况会有所改善。假如阁下症状严重,就应在医生的监督下,到安全的高环境中,接受循序渐进的训练。


此外,最简便的解决办法是闭上一只眼睛,让身体平衡系统较多地依靠肌肉而非视觉,舒缓眩晕和恐惧,但不要闭上双眼,因为眼前一片漆黑,内心会更胆怯、更迷惑。

总之,克服恐高症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多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魄,令平衡系统正常工作。成长期的儿童可以通过走独木桥、翻筋斗、跳跃、转圈等训练身体定向能力。成人也不应放弃这类活动,以免出现定向障碍。

二、系统脱敏疗法:

默想脱敏是在心里想象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以此代替引起恐怖的实际事物或情境的呈现或展示。其过程为:

1、将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根据其刺激的强烈,即根据它们引起恐怖的严重程度,由低到高逐级分类;

2、舒适的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微闭双眼,想象引起较弱恐怖的最弱刺激,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直到恐怖感接近消失;

3、由低到高逐级想象引起较强、更恐怖的较严重、更严重刺激,同时配合肌肉放松,以逐渐增强对恐怖刺激的耐受性,直至恐怖反应完全消失为止。

人类的恐高症源于心理还是感知

三、暴露疗法:

四、冲击法

“冲击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启发矫正对象想象他正处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且该高度还在上升。想象的初始引起强烈焦虑和恐惧,但在长时间诱导过程中这种情绪逐渐消退。

逐渐地:不要一下子给患者定很高的目标,从容易的目标开始,逐渐转向困难目标。

有规律:一次练习不足以消除恐惧心理。因此每个过程都需要重复好多次,直至恐惧的感觉完全消失为止。

完全地:在进行锻炼时,要求患者集中精力,不要想别的事情。因为转移注意力虽然能够减轻恐惧心理,但不利于恐惧感的彻底消除。


525心理网_您身边的心理咨询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