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为什么要用随心铁杆兵打唐僧?或缘于一段不可说的恩怨?

若要评唐僧,还得捎上孙悟空。

孙悟空自打出生就是光棍石猴,但是他也需要爱护需要关怀。于是,在他看来,方寸山须菩提祖师,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甚至唐僧胯下的白龙马,以及花果山群猴就成了孙悟空的至亲。

可是做为孙悟空师父之一的唐僧,却不这么想的。

在传统观念中,师徒关系即是伦理关系。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人们把家族伦理直接套用到师徒关系中,师父拥有和父权一样的权威。因为师徒等同于父子,如果师徒之间有了矛盾,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认为:是徒弟不对。

可是凡事也有例外的。

就比如孙悟空在西游路上因为打怪的事情和唐僧起冲突。

孙悟空明明是对的,却总会因此而挨整。

终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继而唐僧恨逐美猴王将师徒矛盾推向了高潮和巅峰。

六耳猕猴为什么要用随心铁杆兵打唐僧?或缘于一段不可说的恩怨?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一个「恨」字,足见素日的积怨之深。

于是,唐僧就下了驱逐令——你走!

孙悟空哭得梨花带雨。但是直到临走,他还惦记着唐僧——「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却被唐僧怒斥——「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好心当成驴肝肺啊,孙悟空无比心碎心寒心慌方。感觉混来混去,就混出了一句「大师兄不是人」,他甚至想抡起金箍棒狠狠的抽送唐僧一阵子……

讲真,离开孙悟空,唐僧就是取不了经。

但是唐僧不这么想。

我是谁?

我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啊!还胎里素;我是大唐御弟啊!唐王亲封;我是如来佛祖爱徒金蝉子转世,观音观音都照顾……我这么拽!

你是谁?

你是大闹天宫的凶妖啊!真身不过就是一只石猴儿。要是没我帮你扯下「唵、嘛、呢、叭、哞、吽」六字真言压贴解封,你继续在五行山下吃铁饮铜吧!

你这紧箍儿都套上了……还不顺从!

六耳猕猴为什么要用随心铁杆兵打唐僧?或缘于一段不可说的恩怨?

孙悟空和唐僧

或许在孙悟空的心里,感恩不等于愚忠。他觉得自己的使命就是保着唐僧顺利抵达灵鹫仙山雷音宝刹,取得真经。所以沿途无论发生什么危险,孙悟空都会条件反射地护住唐僧。

比如在蛇盘山的鹰愁涧。面对突然窜出来的小白龙——「慌得个行者丢了行李,把师父抱下马来,回头便走」。

这个「慌」字,足以证明是孙悟空爱护唐僧的第一反应。

还有他在六百里钻头号山看到红孩儿驾的那一抹红云——孙悟空在大惊中,走近前,把唐僧搊着脚,推下马来,并高呼「兄弟们,不要走了,妖怪来矣。」

「搊着脚,推下马」这个动作,唐僧肯定不舒服。

孙悟空的想法是——妖精来了,我得保护师父。

危急时刻,对师父下手重也是难免的。

长此以往,也许小心眼的唐僧就会觉得:孙悟空这只死猴子,是不是在借机故意整我?

于是日积月累,就产生了那句「大徒弟不算人」的谬语。

圣僧恨逐美猴王是在《西游记》的第27回,而早在第22回,取经团队就已经组队完毕。

唐僧的身边,除了打妖怪的孙悟空,还有哄着他开心的猪八戒,照顾他起居的沙僧。

徒弟多了有亲厚。况且,孙悟空总把「齐天大圣」挂在嘴上,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

说白了,孙悟空说话,唐僧不爱听。

再加上有猪八戒和沙僧的低眉顺耳反衬着,孙悟空就更不受唐僧待见了。

一个总呛着师父的徒弟,即使是降妖除魔的标兵,那也成不了师父的心腹。

六耳猕猴为什么要用随心铁杆兵打唐僧?或缘于一段不可说的恩怨?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

于是,在唐僧感觉用不着孙悟空的时候,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驱逐。

直到惊动了如来佛祖亲自发话,才保下了孙悟空。可是,依然改变不了他被唐僧虐待的命运。

如来佛祖只说不让唐僧赶孙悟空走,却没提,他不能继续念咒。

所以孙悟空的日子啊,其实一直都不好过。

谁让你不顺着唐僧来着?

现在就很容易理解六耳猕猴了。如果六耳猕猴真是孙悟空的二心所在,那他之所以抡起他那根如同擎天柱一样的随心铁杆兵,望唐僧「脊背上砑了一下」,让他「昏晕在地,不能言语」,就是在帮助孙悟空鸣不平,而这又是一段不可说的师徒恩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