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听过不少熊孩子的故事,难得冒出来一个实实在在的熊家长,大家炸锅了。

这两天,一条名为“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的新闻引起大家热议:

在宝鸡某麻辣烫店里,一个小男孩进入店里帮妈妈取筷子时,软门帘打到了正在就餐的一位孕妇,洒出一些汤汁在孕妇身上,待小男孩取完筷子出门的时候,孕妇伸出脚把小男孩绊倒了。

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孩子进门时掀开门帘不小心打到了孕妇

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孕妇抬起脚绊倒了孩子

其母亲称,孩子被诊断为轻微颅脑损伤,身体已无大碍,主要是受到了惊吓。目前双方已达成和解。

这次没有“熊孩子”了,只有一个没品德的准妈妈。

在网上大家几乎是一边倒的集体“讨伐”孕妇:

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还有一小部分声音在责怪孩子的家长:

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大伙儿如此“抱团”也不是不能理解,因为:

1、孩子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自己用软门帘打到了别人;

2、孕妇有很多正当的方法可以去“教训”孩子,却偏偏选了最差劲的一种——成年人报复幼童;

3、让4岁的孩子随便离开自己的视线也是家长做的不对,而且门帘打到别人时没反应,自己孩子摔倒了开始有动静了,未免“双标”啊。

刚看到这则消息时我也是对这位孕妇充满愤恨,可忽然想到,在批判孕妇和家长的同时,咱们是不是少了一个“讨伐”的对象——孕妇的老公。

网上几乎没有任何人公开指责孕妇的老公,要知道他也有参与这起“报复”啊,从视频上可以看到:

1、老婆被软门帘打到后与他商量如何“报复”,他并未阻止,反而参与了“报复”;

2、老婆伸腿绊倒孩童后孩子倒地大哭,他却无动于衷继续埋头吃饭;

3、事发后对方问责,老婆反问要证据时,他没有出来澄清;

4、看到监控后,老婆借口肚子疼离开,他也没做任何解释,而是一起匆忙离开。

在整个事件中,称他“帮凶”绝不为过。

我不是想甩锅给这位老公,孕妇的行为肯定是不对的这点毫无疑问,可身为老公,你“纵容”老婆报复行事,确实很有问题啊!

首先,作为丈夫的他没有照顾好老婆的情绪。

每位经历过怀孕、生产的女性都明白,自己在怀孕期间不是个“正常人”。我们孕育着美好的生命,却无法阻止自己的体型和情绪走向不美好。

怀孕初期,妊娠反应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容易使准妈妈们产生羞怯、恐惧和反感的心理,导致孕妇们的情绪很不稳定,爱发脾气。

怀孕中期,虽然多数孕妇身体状况好转,心理上也开始接受现实。然而,开始莫名担心孩子的各种健康问题,恐惧和焦虑无所不在。

到了怀孕后期,准妈妈们进入过度负荷期,胎儿发育迅速,致使孕妇负担过重,行动不方便,临近分娩思想压力增大,因而孕妇精神压抑、焦虑、易激动。

总而言之,怀孕的女性就像一颗随时会被点燃的炸弹,处处都是雷区。许多待产书籍和资料甚至把准妈妈的负面情绪做了详细归类:无理取闹型、歇斯底里型、爱指使人型、干生闷气型……

我并非想给绊倒孩童的这位孕妇开脱,无论情绪多么失控都不应该做出伤害儿童(尤其孩子还是无心之过时)的行为,但身为她的老公,在老婆情绪失控即将做出不恰当行为时,情绪正常的你是不是应该劝解、安抚、给老婆讲理,而不是袖手旁观或者火上浇油?

一个懂得保护老婆的男人,肯定不会让自己怀孕的妻子“以身犯险”用不恰当的行为去教训孩子。

设想一下,万一把孩子的家长惹怒,双方打起来孕妇肯定很危险啊。而且让自己的老婆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也是她自找的吧),女方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这也不是为人夫该有的担当吧。

其次,作为强势群体,他“欺凌”了弱势群体。

一个健全的成年男性相较于4岁孩童当然算是强势群体。在视频里,这位强势群体里的一员在老婆被软门帘打到后,两人“捣鼓”了半天,还预演了一下伸脚,然后小孩跑过来直接伸脚了。

其实作为准爸爸,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家人没受伤害,劝劝老婆多大事儿、别生气是个办法;或者等小孩再跑过来的时候,老公帮老婆拉住他,跟他讲道理是个办法;还有,你代表老婆找孩子的家长理论一番也是个法子。

总之,哪一种都比和老婆“合谋”伸脚绊倒孩子强百倍。

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男性断然不会与一个犯了无心之过的孩童“这般”计较。

也只能感叹一句:极品总是成对出现。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指责孕妇的言论都“预言”她将来肯定不会教育孩子、是个熊家长、这样的女性怎么能当妈之类的:

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总之,矛头全都指向第一当事人孕妇,却鲜少有人提到准爸爸的身影。难道孩子生养出来后在他成长和教育里,只有当妈的有责任?说实话,有这样一位喜欢“合谋报复”、“使绊子”的爹,将来真养出个熊孩子也不全是妈妈的问题吧。

所幸这件事结局不算差。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孩子做完一些列检查后显示没事,孕妇也没有因为此事受到刺激而影响身孕,男孩的父母和当事人也相互达成谅解。

更让人感叹的是孩子的母亲还很体谅,发朋友圈呼吁大家停止对孕妇的“讨伐”,避免造成对方刺激:

孕妇故意绊倒4岁男孩:和她一样可恨的,是那位“合谋”的老公

这世上最懂女人的不是女人,最懂女人的是当妈的。自己经历过怀孕、生产和抚养孩子的种种,才知道一切不易,能谅解的就谅解吧。

身为吃瓜群众,看完这则新闻后,我们除了在网上“站队”、发表意见外,也许还可以多想几点:

第一,媒体过度报道熊孩子的消息,让熊孩子已经处于“人人喊打”的地步,有时我们难免不辨真伪、情绪过激。不是孩子顽皮就该被扣上“熊孩子”的帽子,有时是孩子的天性、有时是他们的无心之过。作为成熟的大人,我们切莫因为舆论“助威”就随便扣帽子。(当然,遇到真正的熊娃子该“教训”的还是要“教训”)

第二,作为监护人,当孩子幼小时(至少12岁以前吧)一定要避免他们单独出现在公共场合,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所以手机该放的就放下吧),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第三,在教育熊孩子方面是不分群体的(请不要把孕妇、老人、残疾人这些人群单独拿出来说事),但“下手”前还是先想想度。毕竟,教育他们的目的不该是为了泄愤,而是为了让他明白事理。

最后,在餐厅等公共场所的合适位置设置孕妇专座还是很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