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的變遷

我的工作單位是寧夏靈武市水務局,地處靈武市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高廟的西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靈武市水務局名稱為靈武縣水利電力局,職工只有七、八十個,幾排磚瓦房和幾排土坯房,房前屋後立著一排新疆楊,單位負責整個靈武縣的農田水利、防汛抗旱、機電排灌和鄉鎮農電等。到九十年代,全國各地搞開發建設,水土保持工作也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靈武縣水利電力局名稱變為靈武市水利水保局,鄉鎮農電的職責也交付給供電部門,單位將以前的舊房全部推到,環四周建起四棟三層辦公樓。到2003年,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成為當今社會的頭等大事,為了全面統籌和協調利用水資源,靈武市水利水保局更名為靈武市水務局,人員一百五十多個。最近受靈武城市宏觀長遠規劃的影響,市政府決定水務局單位搬遷到另一個地方,想想馬上就要離開工作近三十年的老地方,心中不免有些留戀,許多歡快的往事像電影片一樣,在腦海中一幕一幕的浮現。


單位的變遷

圖片選自網絡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遇見有人問,“你是哪個單位的”,“我是水電局”,曾經讓很多人羨慕。那時候,單位的老同志有自建房,青年人結婚的,單位給分配上一套簡易二層小樓房居住,沒結婚的,也就住在單位單身宿舍居住。每年單位給大家發放大衣,工作服,肥皂,手套等勞保用品。當時,商品物資沒現在多,種類也沒現在繁雜,小孩上學學費也沒多少,誰有了大病住醫院,藥費單位全給報銷。除了回家睡覺休息,下鄉工作之外,大部分時間也就在單位度過。有時碰到星期天休息,家裡也沒啥事情,也會騎上車子像往常一樣,來單位加個班乾乾工作,或和單位同事聊聊天。每年到秋季時,單位偷牛溝果園裡的蘋果、梨、葡萄熟了,單位會組織大家到那裡去採摘果實。果園裡,枝葉繁茂,枝頭綴滿了沉甸甸的果實,令人歎為觀止。大家有說有笑,聞著蘋果,葡萄散發出的果香,吃著,摘著,不一會兒,蘋果筐也就摘滿了,摘的是舒心,收穫的是喜悅,絕對會令人心情豁然開朗。到年末快過年時,單位自己在大河子溝飼養的羊只,雞,魚,也就拉回到單位大院裡,大家自覺的排起了長隊,領取單位分發給大家年終(過年)福利品,心裡暖暖的。到了年末,大家的手頭工作不多的時候,單位組織職工開展各項文化體育活動,打乒乓球,下象棋,打撲克,打籃球,下跳棋等等,不僅鍛鍊了身體,也增加了同事之間的友誼。如果職工有人生病住醫院了,單位領導會派工會或站(所)領導來看望,噓寒問暖,生病的身體也隨單位的關心和愛護消去了許多。老同志到了退休的時候,單位會安排大家照張合影照,舉辦個歡送會,老同志會流連忘返,依依不捨的離開工作多年的單位,十分想念和自己工作多年的領導和同事。那時的單位成了大家開心工作和愉悅交流的地方。

單位的變遷

近年來,單位的工作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單位用公款不合理的消費和大吃大喝現象得到了大力扼制,但也有一些糾正不正之分的政策,卻被單位領導理解偏了,下鄉補助沒有了,職工生病住院無人關心,該給職工的福利也取消了,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大大降低。由於單位領導調動頻繁,並且忙於開會,下鄉,也就造成新招的年輕人來了也不認識,老同志退休了,走了也就走了,無人相迎和歡送,失去了單位原有的人文關懷氣息,單位工作環境也變得死氣沉沉。

單位的變遷

此次單位遷移到其他地方,最近又改選了新的工會領導人,我真心希望單位換了新環境,一定有新氣象,對待自己的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好的優良傳統和習慣不要被遺忘和消失,大家都見證者靈武水務局的發展和變遷,時代在發展和進步,願靈武水務局事業蒸蒸日上,走向輝煌的明天。

單位的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