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廉坟的传说,民间传说小故事

黄龙县柏峪乡与韩城县交界的三水交汇处,有一条至南向北,居山驾岭,蜿蜒曲直的大山脉,试探着伸向波涛翻滚的澽水河。河水在这里绕着山丘,形成了一个偌大的乾坤湾,占尽天地自然,气势非常雄伟。这就是著名的赵廉坟。

民间传说,赵廉的祖上是以牧羊为生的人家,起早贪黑,非常勤奋,将一个小家庭经营的井井有条,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殷实之家。

赵廉坟的传说,民间传说小故事

时逢韩原大地文化昌盛,读书成为时尚,取功名者之多。明清时期,曾有“朝半陕,陕半韩”之说。也就是说:在朝中为官者,有一半是陕西人;在陕西人士中,又有一半则是韩城人。

因此,赵廉的祖爷爷对功名利禄,非常看重。供子孙读书,光宗耀祖心切,对后人功名,是他最大的心愿。

有一天赵廉的老爷爷在山坡上放羊,发现两个胡须满面的外乡人,经常在山丘的月湾处,神神秘秘,东张西望,不停地用脚步丈量,不时的仰观天象。好奇的赵家老爷爷,躲在对面山坡上的树丛里,跟踪神秘的外乡人,一看究竟。

几日之后,两个神秘的外乡人,趁月黑人静,将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匣子,埋在环形山的中央凸显处。

待两个胡须人离开后,颇有心计的赵家老爷爷,悄悄地摸到埋木匣子的地方,挖出木匣子一看,是一捆白骨……

原来埋木匣子的两个人,是松花江畔的喇嘛,弟兄俩背着祖宗的干骨,用了大半生的时间,踏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走尽了千山万水,天涯海角。最后精心选中了这个花木葱郁,澽水环绕,风景秀丽,气势磅礴的风水宝地。

两个喇嘛是一前一后,不约而同来到这里。哥哥最早发现这穴官象蒸腾的地脉,根据阴阳五行,天象八卦,日月星辰,山水走向,风华雨露,紫气来势。然后,在地穴的正中穴位上,埋下了一个开元通宝的麻钱儿。

弟弟在半月后,也寻山依水来到这里,根据周围气象,用一根绣花针,扎在了地穴的正中央。

赵廉坟的传说,民间传说小故事

当哥弟俩扒开泥土一看,都会心的笑了。原来弟弟的绣花针,不偏不倚正穿在开元通宝的钱眼里。两个风水大师一拍即合,都认定这是一穴仕途远大,百世为官的风水宝地。弟兄两人决定就将先人的骨殖安埋在这里。

谁料想,当弟兄俩悄悄地安埋了先人的骨殖,喜滋滋的离开后不久,就被赵家老爷爷当金银财宝,刨挖了出来。

这样的情景,大大出乎赵老汉的意料!赵老汉也是个识文断字的人,心里捉摸,既然不是财宝,那肯定是一个好风水。于是决定,将木匣子里的白骨移埋在河岸边避风向阳处;又把自己先人的骨殖安放在这里。

后来,暴雨连天,蛟龙四起,澽水河泛滥,冲走了喇嘛的木匣子,漂游在五十里开外的黄河之中……

几十年过去了,喇嘛家族扳指掐算,按一般来说,该出官了。可是很怪,一出一个扳船的,一出一个艄公。心里很是犯嘀咕,莫非是个假风脉?!已是年过八旬的老喇嘛,决意来这里看个究竟。

喇嘛经过了解,得知当地牛心村的赵家,出了个进士赵廉,而且在朝中当了大官。同时,赵家又有一个祥瑞之物“五条腿的驴驹”伺俸左右。

这“五条腿的驴驹”,形状奇异,驴头骡腿,鹿身马蹄,竹叶大耳,鹰眼牛鼻。肚子中间还多出了一条软腿,离地三寸三分,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鼻孔喷火,蹄下生风,骑上如同腾云驾雾一般。这里烧火,那里去四十里开外的韩城县买菜都跟得上,确实是一头“神驴”。

这时,喇嘛心头的怒火,就像火山爆发似的向上喷涌!恨不得灭了赵家满门!但是,喇嘛知道这一切都是无济于事的。后来,喇嘛冷静下来思前想后,想出来一个毒招。

有一天,只见喇嘛穿上宝石袈裟,手持金杖,装扮成一个佛门弟子,以化缘的名义来到了赵家。赵廉的父亲,赵家老爷子将喇嘛视为座上客,好饭好茶招待之后。喇嘛神秘地说:“你家的祖坟,官气很重,但是美中不足,在朝中做不了一品大员。要想做一品大员吗……”

赵老爷子眼神立马亮了许多,恭恭敬敬地问:“请大师指点。”

喇嘛说:“你家坟地后边缺一个马鞍山,如果在离坟地二里路的山岭上,挖修一个马鞍形的山口,你的子孙们就会扬鞭策马,晋官加爵,千秋万代,永享荣华富贵。”说到这喇嘛有意吊着赵老爷子的胃口摆摆手说,“好了好了!不必想那么远。”

赵廉坟的传说,民间传说小故事

无知的赵老爷子安顿喇嘛歇息后,思前想后,大师说的有根有据,马上决定在后山挖马鞍修风水。当山脊斩断后,两边红水喷涌!而且白天斩断,夜间复合,一连几日周而复始。

这时,喇嘛又对赵老爷子说:“这是你家的丧门星,五腿驴驹在作祟,如同妲己闹朝纲的狐狸精!此驴不除,迟早会给你们家带来血光之灾的。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斩驴祭马!再叫伙计到黄龙山中割上几捆茅草,拧成绳,一边挖一边拉,马鞍山就形成了。”

赵老爷子真是鬼迷心窍,对喇嘛言听计从,任其摆布,决定杀驴除祟。当神驴感到杀气之后,长嘶一声,像火箭似的一溜烟消失在长空之上。就这样喇嘛不动声色地破坏了赵家的坟地风脉,斩断了行龙脖。从此赵家每况日下,怪事连连。

在此同时,韩城知县为了讨好朝廷,奏明万历皇帝,赵家天降祥瑞五腿驴驹。当万历一听说有祥瑞降临,立马下旨,命远在惠州的赵廉回乡牵驴晋见。

当万历得知圣旨,已成一纸空文时,龙颜大怒,十二道金牌,于腊月二十三日,抄家灭族,赵廉遂吞金而亡。

时至今日,牛心村的赵廉后裔,还切忌祖耻家辱,把每年腊月二十三的小年祭灶日,改为腊月二十四日,永世不忘,代代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