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Find X 採用Face++方案實現安卓3D人臉支付

6月29日,OPPO在國內發佈了新一代旗艦手機OPPO Find X。Find X的問世終於讓我們見到了3D結構光在安卓機型上的量產,從此,Face ID 再也不是蘋果的專屬功能了。而OPPO是如何突破這一技術瓶頸的?據瞭解,OPPO FaceKey 3D結構光人臉識別應用是OPPO研究院上海軟件研究中心的AI實驗室與領先的手機行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廠商曠視科技Face++的聯合研發的。

OPPO Find X 採用Face++方案實現安卓3D人臉支付

中國智能手機領跑全球 3D有望成為高端機標配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升級,中國手機行業已經在全球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據美國市場調查機構IC Insights數據顯示,2017年世界智能手機生產商排名的前12位有9家中國公司,而過去一年,這9家中國手機品牌共生產了6.26億部智能手機,比2016年增長11%。中國公司在世界市場的總份額已上升到42%。業內專家認為,中國的華為、OPPO、vivo和小米正在成為三星和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更大的競爭對手。

此次OPPO Find X的亮相更是印證了這一觀點。首先在技術上,OPPO Find X 海外和國內的發佈會都顯示,OPPO Find X在設計上有很強的“中國原創”:採用6.42英寸的曲面全景屏,同時通過“雙軌潛望結構”將前後攝像頭及3D結構光等元器件集成在此結構上,使得不使用時它們可全部藏於機身之內,從而實現了渾然一體、正反無孔的設計,讓OPPO Find X的外觀和手感不同於目前市場上的任何一款手機,相比於蘋果的iPhone X,OPPO Find X 的3D結構光不僅精度更高,在工藝上也更加精妙。

OPPO Find X 採用Face++方案實現安卓3D人臉支付

但是OPPO Find X的問世也預示了智能手機行業的下一個未來——3D感知將成為高端移動設備的標配。對於未來的高端旗艦機來說,3D成像將成為一個基礎能力。據相關報告稱,3D成像與傳感市場將從2016年的13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90億美元。用於消費電子的3D成像與傳感市場將從2016年的2000萬美金增長至2022年的60.58億美元。由此可見,3D傳感市場本身就處在集中爆發的風口,受益於在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上的廣泛應用,3D人臉識別市場在未來將呈現爆發增長。

聯合創新 曠視科技Face++助力OPPO實現3D人臉支付

那麼此次OPPO Find X可支付級別的人臉識別能力是怎麼實現的呢?其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專家介紹,在成像原理上,3D結構光是通過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體表面後,由攝像頭根據物體造成的光信號的變化來計算物體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進而復原整個三維空間實現的。

知情人士透露,在OPPO Find X 3D結構光人臉方案開發中,曠視科技Face++通過聯合創新為OPPO提供了三個主要算法模型結構,包括多尺度多特徵的注意力檢測模型,以及基於曠視自研的移動卷積神經網絡 ShuffleNet 定製開發的活體檢測模型和可自適應網絡、多模型融合的識別方案。

OPPO Find X 打響了安卓陣營3D結構光量產的第一槍,而隨著人臉解鎖和支付應用的規模化普及,可以預見,3D結構光的人臉識別將很快能夠替代指紋、密碼或PIN碼,成為未來移動端風險管理的主流生物識別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