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那么多妖怪,你最喜欢哪一个?

药药切克闹


如果有一种妖怪的肉,它没有骨头,没有皮毛,没有肠胃。捉住它之后,直接切片儿放在烧烤架上就能烤着吃,你会不会喜欢?

有人就会问了,你说的是不是火腿肠成精啦?对不起,咱们这边的动物,在70年前就不允许成精了,更别提一根火腿肠了。

火腿肠味道也不错,但我今天要说的不是火腿肠。而是一种妖怪,它的名字叫视肉。

聚肉有眼,而无肠胃;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薄味

这句话出自山海经,是古人对视肉的描述。什么意思呢?视肉就是一整块儿的肉,它只有一双眼睛,没有肠胃,没有皮毛,你吃多少,明天还能再长多少。

是不是很神奇呢?吃多少还能再长多少啊!吃货们啊!!!这难道不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精神食粮吗?

难道你就不想逮一只视肉,养在家里,今天剌半斤红烧,明天割二斤清蒸,后天来八两爆炒?反正还会长出来,那还不可劲儿吃?

作为一名非主流吃货,在我看到它名字的一刹那,当时我就流口水了。简直就是出家旅行、杀人越货必备神器啊!

不过,古人又说了:人而不学,谓之视肉

古人太坏了,怎么能这么骂人呢,还不带脏字!让我这个吃货情何以堪?还能好好面对这一大坨的肉吗?

如果一个人不学习,那他就是一坨肉,毫无用处,只能任人宰割。

这分明就是古人在提醒后人,请务必抱一坨视肉回家,然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学习啦,因为你完全不必为吃喝担忧了。

嗯!吃货也不是完全都没有脑子的,面对食物,总有办法把它摁在烧烤架上。

对了,视肉还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太岁。

你是太岁怎么了?老子就是要吃了你,谁让你胖乎乎肉嘟嘟,看起来就惹人食欲大增呢?

PS:请搜索西安女记者 视肉,你会发现新大陆的。


山鬼祗树


这种怪兽叫女鸟,穿上毛衣是飞鸟,脱下衣服是女人,常滴血偷孩子

《水经注·江水》记载,阳新县地多女鸟,女鸟就是姑获鸟。新阳县在今天的湖北黄石,女鸟又叫鬼鸟、姑获鸟,俗称九头鸟。因为它昼伏夜出,在夜里发出车辆行驶一样的声音而被称为鬼车。史书中描述,鬼车长着红色的羽毛,样子有点像鸭子,展开翅膀有一丈多长。鬼车有日盲症,白天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到了晚上眼睛才能看清楚。因此很多人以为它是鬼神之类。

相传鬼车每到了夜里就会潜伏进人家里,吸食人的魂气,还头别人家小孩。它原来是有十个头的,一次不小心被天狗咬掉一只,常年滴血,只要谁家沾到了它的血,必然会有灾祸降临。鬼车从来自己不生子,常常偷小孩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它一般会在前天夜里踩点,看中的小孩就滴上自己的血做记号,改天晚上再来偷。所以新阳一代大人都会叮嘱小孩夜里一定要盖好身子,以免被它盯上。

《搜神记》第十四卷记载,豫章新豫县有一个男子一次外出,在野外见到有几个女子在田地里,毛衣就脱在树下,他就偷偷爬过去拿走了一件,结果过了一会别的女人都穿上毛衣变成鸟飞走了,没有毛衣的那个只好跟他回家做了老婆,几年后还为他生下了三个女儿。女子一直追问自己毛衣藏在哪里,男子死不开口。后来男子因为征兵就参了军,女子苦苦央求婆婆说想看看那件毛衣,婆婆看她可怜就答应了。找到之后她就穿上毛衣变成鸟飞走了,后来还接走了自己的三个女儿。

楚国本来有“九凤”的图腾文化,它是一直有着人面鸟身九个头的神兽,象征着出人至死不屈的精神。后来秦统一六国,为了统一思想,故意歪曲各国文化,把九凤演变成了九头鸟怪。

关于九头鸟的起源还源于楚地的一个传说,那就是神女女岐的故事。

女岐是一个仙女,她从来没有结过婚,却有九个儿子,这些孩子都是从民间偷来的,所以人们都很忌讳她,就给她加上了一些阴鸷的色彩,后来把她的九个儿子“九子”传着传着就变成了“九头”,而她也就从仙女变成了九头鸟。

后来的《天仙配》中演化出的天女下凡就是从神女女岐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也借用了仙女下界洗澡牛郎藏衣的桥段,其实这些元素最初都与《山海经》中的“九凤”有关。


符号帝国


九凤,也叫九头鸟。《山海经·大荒北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九凤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崇拜的神鸟,原因如下:

第一,《山海经》为楚国人创作,九凤在其中被称为“神”,表明了楚人对它的景仰之情。

第二,楚人是由东夷民族分化出来的,东夷人崇拜鸟。东夷民族的领袖少昊以鸟为图腾,《左传·昭公十七年》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第三,楚人和东夷人尚“九”。古代东夷也被称为“九夷”“九黎”。楚国诗人屈原作《九章》《九歌》、刘向作《九叹》、王逸作《九思》、宋玉作《九辩》、王褒作《九怀》,这些无疑展现出楚地文人对于数字“九”的独特钟爱。

九凤便是楚人将对鸟类的崇拜和对数字“九”的崇拜结合起来的产物。

古人将水平的空间依据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和中间九个方位划分成九块区域。《尚书·禹贡》就讲道天下被划分为九州,《淮南子·天文训》也讲到天空被划分为九野。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提到的“天柜山”,疑似“天枢山”之误,原是位于大地中央的宇宙山,后由于神话的流变,被定位到了北极去。生活在山上的神鸟九凤,它是掌管宇宙的神鸟,其九个脑袋正好对应了天地之九州、九野。

九凤也叫做“鸧”,或“奇鸧”“鸧鸆(yú)”等等。《韩诗外传》:“孔子渡江,见之异,众莫能名。孔子尝闻河上人歌曰:鸹兮鸧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孔子说鸧是九尾,其它诸多文献却说鸧是九头鸟。晋郭璞《江赋》:“若乃龙鲤一角,奇鸧九头。”

不过,从隋朝开始,九凤从一种神鸟转变成鬼鸟。约成书于隋朝的《白泽图》将孔子所见的奇鸧称为“鬼车”。“鬼车,昔孔子、子夏所见,故歌之,其头九首。”(《孔子集语·博物》引《白泽图》)

另一部书《小说》记载:“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鬼车),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其余九首。”(《升庵全集》卷81引《小说》)

《隋书·五行志》提到后齐孝昭帝在位时,九头鸟出现在皇宫后园,结果孝昭帝当年就驾崩了,暗示了九头鸟是一种带来噩运的不祥之鸟。由此九头鸟的负面形象完全确立了。并且经常和另外一种妖怪姑获鸟混淆。

然而直到今天湖北人还非常崇拜九头鸟。在湖北有许多地方、企业、店铺皆以九头鸟为名。有句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1992年6月24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从“妇女精品”到“九头鸟”》的文章,作者在文中说 “九头鸟”是湖北人用来自封自嘲的话。此文一出立刻招来了一家以九头鸟为商标的湖北企业的抨击。该企业指出九头鸟乃是楚文化中的神鸟,作者侮辱了楚文化。


妖怪博士潘神


谢邀~光怪陆离的山海经,越来越让人着迷,每一个妖怪,都可以纵横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里,阳Sir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他们俩:一名孰湖,一名英招,两者外表相似,几近孪生兄弟!

而他俩,似乎还有一个外国兄弟——“半人马”!

我是阳Sir,深耕考古,偶尔也聊点别的~


一、孰湖与英招

孰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独特的癖好:

他,最喜欢将人抱抱亲亲举高高了。所以,如果你是一枚小公举,恭喜你遇上了你的人马王子!

《山海经·西次四经》:“崦嵫之山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

“崦嵫”(音奄兹)山,也就是日落之山,“崦嵫”即指日落。孰湖的长相比较怪异,是一个四不像:

他有着马的身子;鸟的翅膀;人的面孔;蛇的尾巴!虽然长相比较怪异,但是性情却十分和善。

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将人举高高~

英招,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身份:

平日里看似只是为天帝看管花园的普通园丁;

其实战力超群,曾助大禹诛杀过九头恶怪相柳!

《山海经·西次三经》:“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英招,平日替天帝管理平圃,闲了便巡查四海。他同样是一个四不像:

拥有马的身子;人的面孔;鸟的翅膀;虎的斑纹

与孰湖唯一的区别,在于他没有蛇的尾巴,而多了一身虎纹!

二、西方的“半人马”

西方半人马出自古希腊神话,这个族群被描述为残忍暴躁、不讲道理,却又精于投射,武力超群,被当做野蛮的象征。

但半人马中,有一位特殊的存在,名叫“喀戎”!
以其性情和善与智慧超群著称,美称为人马。



而他,也是古希腊众多神话中英雄的导师,忒休斯、赫拉克勒斯都从他这里获取过本领,隐居在皮力温山洞中,相传凡是他的学生,哪怕只从他这里学会一种技艺,就可以称雄天下!

从这一点来看,倒是颇有中国鬼谷子的既视感!

而喀戎在死后,便被神王宙斯升上星空,为手持弓箭,人首马身的星座——人马座!

三、古今中外—人马何来?

神话乃真实之影,神话也必定以现实存在才有所附丽!

所以半人马的形象,很多人以为这其实是源于人类驯服马匹的历史。

骑兵的出现,使“人马合一”成为可能,更成为攻坚战争之利器,来去如风又迅捷如电!堪称所有步兵的噩梦!

而对于那些从未见过马的部落,看见人骑在马上,便以为是“半人马怪物”,确实也无可厚非!

最后,英招与孰湖,他俩是半人马,却都有一对巨大的鸟翼?

如果按照“人马与骑兵”有关的思路,这倒另阳Sir突然间想到了波兰翼骑兵!好不惊奇!?

以上故事如有巧合,纯属阳Sir胡说八道!


阳Sir的考古学之眼


这一次讲讲异兽独【犭谷】,先说明一下,讲山海经我没有既定的顺序,有时候翻到哪里讲哪里,有时候有人想知道什么讲什么,如果有兴趣可以留言说说你想听什么故事。


「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北嚣之山,无石,其阳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zhi)鬣(lie),名曰独【犭谷】(yù)。”」


注:【犭谷】,左边为“犭”,右边为“谷”,读音为yù,因为多数输入法无法打出【犭谷】字,故也以口字代替。


这一次讲的异兽独【犭谷】位于钩吾山以北150公里的北嚣山,如果路况好,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北嚣山没有石头,但是南面很多美玉,在这里生活着一种名叫独犭谷的野兽,外形看着像老虎,但是身体是白的,长着一张狗头,尾巴像马尾,毛类似猪鬃毛。这个虎、犬、马、猪四种动物的结合体,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古人的脑洞是这样子的

根据山海经的描述,发现对应下来极有可能是缟鬣狗,它长这样:

鬣狗体型较大,长有斑纹,身体确实像老虎,而你们看它的头,这不就是一个狗脑袋嘛,长尾巴和马尾相似,尤其是鬣狗的背中线的长鬃毛,跟野猪一毛一样,这样看来,独【犭谷】极有可能就是在古代中国繁衍生存的一种鬣狗。


通过考古发现,在古代中国确实曾有一种巨鬣狗,体形和棕熊类似,这种大型的鬣狗灭绝得很早,斑鬣狗是鬣狗科中现时最大型的成员,相信斑鬣狗的祖先是于上新世(533-180万年前)从缟鬣狗分支出来。由于当时剑齿虎开始消失,并由短牙的猫科所取代,一些鬣狗开始自行猎食及演化成新的物种,包括现今的斑鬣狗。


在中国周口店遗址山顶洞中曾经出土过完整的斑鬣狗头骨化石。也就是说,斑鬣狗与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共存了很长时间,但生活在中国的鬣狗最终被另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灰狼所灭绝。灰狼大约是在三十万年前从北美大陆来到中国的,之后一直威胁着鬣狗的生存,直至鬣狗灭绝。

不过,虽然欧亚大陆的斑鬣狗灭绝了,但非洲的斑鬣狗则幸运的一直存活着,现在斑鬣狗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生活在热带、亚热带草原和半荒漠地区,数量众多。


注:鬣狗图片来自网路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东家APP


白泽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祥瑞之象征,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白泽亦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晓天下万物状貌。《白泽图》曰: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杀之震死。《三才图会》中白泽是狮子身姿,头有两角,山羊胡子。

东晋葛洪《抱朴子.极言》:“黄帝......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

白泽号称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透过去,晓未来。亦能说人言,曾应黄帝所求作鬼神图鉴(又说作 《白泽精怪图》),内有万一千五百二十种鬼神。

据《云笈七签·轩辕本纪》记载,“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传说黄帝巡狩,至海滨而得白泽神兽。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故帝令图写之,以示天下,后用以为章服图案。唐开元有白泽旗,是天子出行仪所用;明有白泽补,为贵戚之服饰。

英招


英招是上古时期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马身人面虎纹鸟翼兽,是看花园的神兽,属华夏族和西戎部落。出自《山海经·西次三经》。

《山海经·西山经》:“槐江之山,丘晴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渤水。其中多赢母,其上多肯雄黄,多藏琅歼、黄金、玉,其陨多丹粟,其陲多采黄金银。寅惟帝之乎圃,神英招司之,其状属身而人面,虎文而舄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讹兽


讹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拥有娇好的面容,身体是老虎的模样,仪态优美,举手投足间灵气四散,还会说人话。这种灵气充满善意的妖兽,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

《神异经》:“西南荒中出讹兽,其状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梁悦


山海经中记载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①而五采文,名曰鸾鸟②,见则天下安宁。

异兽鸾鸟是一种禽鸟,属于凤凰一类。它出现在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安宁,喜庆,是一种瑞兽。

同时鸾鸟也是夫妻之间恩爱的一种象征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对恩爱的神鸟,雌鸟青鸾,雄鸟火凤。它们一生不离不弃,互相照顾,互相温暖。有一天,青鸾外出回来,发现火凤不见了。它担心爱人有危险,在空中找了很久,最终一无所获。

没有火凤的日子,青鸾不吃不喝,伤心欲绝。它的身体日渐虚弱,已经无法飞翔于天空,美丽的羽毛也失去光彩。它的内心也渐渐绝望,泪水仿佛奔腾的河流无法停歇,哀伤的呼唤声越来越低沉。青鸾是有意殉情,在故意折磨自己。就在奄奄一息之际,有一位神仙路过,指点他继续寻找。青鸾找到了希望,慢慢站立起来。不再忧伤,坚定地等着身体恢复去找自己的爱人,无论它在天涯海角。青鸾翻越千山万水,所到之处不断地呼唤着。终于,它听到了火凤的和鸣。原来,它被人射伤,被囚禁于深洞里。

于是,每天青鸾都守在火凤上方的天空中,不断徘徊。凄厉的哀鸣、深深的爱意终于感动了囚禁火凤的人。在火凤的伤势好转之后放归了它,让它去和爱人相聚。久别的爱人之间发出悠扬的和鸣,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从此依旧恩爱相伴。


好奇的喵喵


以前看过一本小说《山海经妖怪食用指南》。

那时候就深深迷上了“横公鱼”,人间美味就在此处。

菜肴:乌梅赤鲤

食材:

横公鱼、乌梅

做法:清水内放入两颗乌梅,水滚后整鱼放入,5分钟后关火食用,可以去除邪病。

注意事项:横公鱼夜间会变成人,心理素质较差者建议白天食用。


古人真是毫无邪念,赤子之心。

不只是水里游的、天上飞的,还有长得漂亮的也能吃。。。

《山海经》时代的古人就显得朴实得多。

九尾狐,想的是“食者不蛊”,也就是“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可是这么漂亮的九尾狐,我实在是不忍心吃啊~~


药药切克闹


日本妖怪传说

虽说日本的妖怪千奇百怪,其实大多数都是中国这边流传过去的,如果有兴趣去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中国和日本很多妖怪的外貌和能力都是相差无几的,只是名字叫法不一样罢了,比如说百鬼夜行中国和日本都有这个说法,可是形式和细节却不大一样,虽说也是万变不离其中,大多都是世人道听途说,一传十、十传百罢了。

座敷(fu)童子篇:

如果妖怪分好坏的话,这个叫做座敷童子的妖怪就属于那种不好不坏的妖怪,总体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可福可祸,这要看这家的主人怎么对待他了,即使是妖怪也有自己的小脾气,在一些事情上使他们不顺心,他们就会报复你,本身就像小孩子一样,喜怒不定,所以家中有座敷童子的家庭还是需要小心行事,以免招致祸患。

而座敷童子的来历就是那些早死的婴儿,化作灵魂而不散,最后变成了妖怪,据说是因为是婴儿的灵魂不懂世事,也不懂转世轮回,无法找到离开的路而被留下来变成座敷童子。而世人也是比较欢迎这些妖怪的入驻,甚至会弄一些小神龛,来祭祀供奉他们,而座敷童子相对的会给这个家庭带来繁荣。

常常有一些自私的家庭会请法力高深的法师,以结界困住他们,控制他们的自由。千万不要惹恼了座敷童子,只要人类一不小心得罪她的话她就会二话不说马上离开。座敷童子离开之后 那户人家一定会遭到家道中落的下场。在贫穷的农业时代里经常有些人因为没有钱养孩子而狠下心来把刚出生的婴儿杀死,成为座敷童子守护世世代代。

一些家中没有座敷童子的家庭,甚至想请法术高深的法师来用结界困住座敷童子,也有贫困的家庭,想要狠心杀死刚出生的婴儿来认为制造座敷童子,让整个家庭转运并繁荣起来,当然这些大多数做法都是徒劳,甚至适得其反。

姑获鸟篇:

姑获鸟准确来说是一个坏的妖怪,但是世人大多数都是同情她们的,正因为她们都是那些难产的孕妇和死了孩子的母亲所化,她们对于孩子的思念与渴望让他们停留在了人世,变成了姑获鸟,当然成为妖怪后还是不忘她们的初衷、就是孩子。

话说姑获鸟会在夜间游荡,用羽毛来掩盖自己的外貌,吸取活人的精魄来维持自己的魂魄,如果遇见孩子会把孩子给带走自己抚养,而且看见屋外有儿童的衣服,也会引她们到家中,把孩子给带走。

濡女篇:

濡女顾名思义,是有溺死或死于水中的女子灵魂所化,因为怨气极重而在水底无法消散,而形成了濡女这种妖怪。这种怨气极重的妖怪当然是极恶的妖怪,为了报复人类而且要维持自己的存在,会想尽办法来引诱人类来到水中,会化作美丽女子或者溺水的妇女孩童,来让人靠近水旁。

甚至是天然温泉旅馆也成为他们常常出没的地方,在原型下他们有着人身龙蛇尾,一头黑发能够吸引不少人的瞩目,全身濡湿一动不动,如果看见千万不要靠近,等你反应过来,可能已经被她拖至水中,面对森森骸骨,被蛇尾缠绕窒息而亡,最终被吸干鲜血,被遗弃至海底成为下一个冤魂。

以上为蜗壳君给大家带来的日本妖怪传说的“上篇”,想要看接下来更精彩的妖怪传说,关注蜗壳君不迷路。


蜗壳在哪


贯匈国人

第一次看到时简直脑袋爆炸了。

没有百度到合适的图片,所以自己翻出《彩色图解山海经》拍了几张。

原文如下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一曰在臷国东。

译文

贯匈国在臷国的东边,国中之人胸部都有个洞。一说贯匈国在臷国的东面。


简直脑洞太大!

传说

大禹治水时,曾召集诸神开会,商量治水良策,只有防风氏会议结束时才姗姗而来。

大禹非常愤怒,为了整肃纪律,惩戒众人,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他下令杀了防风氏,将尸体陈列示众。

洪水平息后,大禹成了国家的首领。一日他外出巡视,防风氏的两个后裔想要报仇,谁料失败。

于是各自拿出尖刀刺向心脏而亡。

大禹被他们的忠诚感动了,派人采来不死草塞进他们胸前的洞中,两人果然死而复生。

但是胸前的洞却没能愈合,他们的子孙后代就是贯匈国的居民,胸口也都有这样一个洞。

更有趣的是

贯匈国人出门不用坐轿,如果懒得走路,可以在胸前的洞里穿一根棍子,雇两个人抬着他走路。

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