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在哪?

改革开放40周年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在哪?

改革开放40周年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在哪?

不论是人物故事、还是成交案例,亦或独家评论,最终都将成为地产圈的事儿。在这里,你能了解顶尖业内人士的精彩经历和宝贵经验,获取深度有趣的行业热点解析,精选地产圈优质内容,让你迅速成为行家。

引言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34年房价变迁史》一文中提到,1981年浙江温州瑞安商品房卖出了68.85元/平的价格,算下来一套2600元。这个单价相当于一位普通工人的月均工资。

1984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织考察团到深圳进行考察,之后在广东佛山召开会议。房地产业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也是中国房地产风云变幻,带动整个社会经济一路狂奔的阶段。戴德梁行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内容,印照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成长与收获。本期内容,我们专访了戴德梁行高级董事、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伍惠敏女士,她将以上海楼市作为案例,回顾过去40年楼市的发展并且展望未来。

改革开放40周年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在哪?

谈及中国房地产过去这些年的发展和变化,伍惠敏认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住房商品化的逐步实现

改革开放40周年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在哪?

❷ 住宅的逐步开放

198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用侨汇购买和建设住宅的暂行办法》,标志着新中国对外开放房地产市场的开始。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改革开放40周年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在哪?

可在发展的同时,问题在逐渐暴露了出来。首先,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同胞、华侨和华裔利用“高标准内销商品房(侨汇住宅)产权可以给上海市亲友,也可以给海外出资人”这一政策优惠,以解决上海市亲友居住为名而给自己购房。

此类人士在1992年的购房比例已占当年高标准内销商品房销售量的68%,而上海市的归侨、侨眷及居民购房仅占23%;其次大量外销商品住宅流入内销商品住宅后,冲击了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商品住宅市场,干扰了市场秩序,在1994年高标准侨汇房停止审批。

居住条件的改善

改革开放40周年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在哪?

❹ 价格与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周年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在哪?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

若说未来趋势,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然发生变革与洗牌,离开黄金时代而进入白银时代。从中国房地产开发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布局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点:

◆ 部分房企开始涉足租赁市场,进军长租公寓领域;

◆ 总部位置和城市分布偏好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

◆ 房企企业业务迈向多元化发展;

例如碧桂园推出长租公寓品牌“BIG+碧家国际社区”,自2017年5月起,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一二线城市布局15个项目。在2017年底,首个落地的长租公寓项目在上海正式开业运营。

又如万科,其业务包括住宅(普通住宅占比93%),购物中心,社区商业,物流仓储,产业办公,物业服务,养老业务(在15个城市布局170个项目),万科教育,长租公寓(29个城市,开业3万间),冰雪度假。在长租公寓方面,2017年万科泊寓已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29个城市。

改革开放40周年 未来房地产竞争主战场在哪?

“租售并举是趋势,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年轻人的买房难问题。”

对于大家最关注的购房问题,从市场环境上说,下半年上海楼市整体将保持平稳态势,局部有升降格局。市场冷热不均主要表现在,上海市中心的高性价比新建商品房大多限价入市,供不应求,而郊区新房人参与摇号人数少,成交量低。

在此背景下,购房者首先要关注自身生活、工作便利的区域,符合心理预算的区域;其次需要考虑购房后,5-10年的换房打算。而从选择上说,一线城市是国际化标杆,拥有巨大潜力,实力高于二线城市。

改革开放40年,见“申”变迁40年,寻找历史与未来的共通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