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萬億

受經濟“新常態”影響以及金融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融資租賃以既能“融資”又能“融物”優勢,逐漸成為社會的“寵兒”,也得到了國家的重點關注。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發揮融資租賃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密集發佈了一系列融資租賃業頂層設計文件,從准入門檻、融資渠道、財稅、技術創新等多方面推動融資租賃行業往更好、更快、更高方向發展。

融資租賃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萬億

一直以來,融資租賃在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週轉效率、拓寬社會融資渠道等方面都發揮著關鍵作用,是推動產業創新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如今,金融創新的加持,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的賦能,融資租賃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已得到全面提升,再加上國家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未來5年,融資租賃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萬億。

在中國,融資租賃發展的時間雖然較長,但由於行業對外部政策環境的依賴度較高,所以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雷聲大,雨點小”。而在當前金融業開放、改革的推動之下,情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首先國家對融資租賃行業的重視,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在發佈的《關於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不僅為融資租賃業務的拓展指明瞭方向,同時也在行業創新發展上,強調了各企業要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科學技術,來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近年來,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之下,融資租賃行業無論是在市場規模還是在增長速度上,的確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有數據顯示,中國融資租賃市場規模從2009年的3700億,飛速增長到2016年的5.33萬億。與此同時,行業正朝著多元化趨勢發展,涉及產業領域也愈加的廣泛,從傳統的工程機械、民用飛機、船舶、海洋工程裝備行業已輻射到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可以說,各行各業都在通過發力融資租賃業務,以進一步盤活產業資產,提升產業競爭實力,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新的利潤增長點。

如今,在政策紅利與市場前景的雙重驅動下,融資租賃行業已呈現火爆的勢頭,各路資本都在加緊搶灘融資租賃市場,加快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產能的釋放轉移。金融科技時代,融資租賃賦於了產業發展新機遇,一方面解決了產業業務發展面臨的可持續發展痛點問題,另一方面,也促進產融結合,破除了產業機構在當前轉型升級大潮中面臨的資金瓶頸。未來,融資租賃將成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不可遏制的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