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搞湾区经济夹在两个中间福建应该怎么应对?

闽江流域


在国内各大经济省份中,福建其实很容易被忽略,同样沿江靠海,北边有长三角经济区;南边有珠三角经济区,福建被夹在中间,名不显声不著。

而且福建山区特别多,人口聚集在东部靠海的一条线状地带,人口相对其他东部沿海省份粤、浙、苏、鲁明显为少。

改革开放之前,作为战备区域,福建的重工业是起源于山区的,反而是南平、龙岩等山区县的工业基础更为雄厚,这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强劲发展。改革开放后,沿海的厦门、泉州、漳州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才逐渐发展起来。今天,由厦漳泉构成的闽南三角地区成为全省最近较发达,市场最活跃的地区。

但由于福建发展起步晚,而且受制于地理、交通等因素,经济规模一直难以达到粤苏鲁浙等沿海省份的程度。今天,南边的广东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站战略,北边的浙江推出了杭州湾大湾区,夹在中间的福建如何应对?

个人认为,把福建沿海的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串联起来,打造沿海城市带是未来必须走的一条路子。现在只有闽南的厦漳泉融合发展起来了,北部的宁德、福州、莆田还没有融通。

山东省在打造沿海经济做的比较好。山东把青岛、威海、烟台等几个沿海城市整合在一起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人口流动等方面统一规划。早在2011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被国家正式批复了,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青岛、烟台和威海这三个市的GDP分别达到了11037亿、7339亿和7202亿元,合计25578亿元。

而福建沿海6市中,只有厦漳泉融合的好一些。闽南三市15462亿元GDP合计,远远不能和山东的青烟威半岛城市群相比。实际上,福建沿海6市GDP合计也才26404亿元,仅仅和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的GDP总和25578亿相当。

如果福建在高层推出沿海城市发展战略,从产业布局、港口建设、交通设施、财政金融等方面同意布局规划,是有可能打造出一条“黄金海岸”来的。

(△ 黄金海岸)


另外一个,就是要打造福建经济大市。福建省GDP排在全国前十位,也是一个沿海省份,但至今没有打造出经济大市。而地处沿海的几个省份都诞生了经济大市,比如山东的青岛,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浙江的杭州、宁波,广东的深圳、广州。没有经济大市,就难以形成核心城市和城市群。未来,福建可以把泉州和福州一南一北的两个城市打造成经济大市,给予财政、交通、金融、贸易等优惠政策。


红谷新视界


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搞湾区经济建设,珠三角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正在酝酿环杭州湾大湾区,也有人说环上海大湾区。这说明,未来城市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组团式发展的模式。组团发展才有未来。所以,夹在中间的福建也需要抱团取暖。

事实上,组团发展的好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早就尝到了。经过了过去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发展,那些地区的城市最发达,全国范围内数来数去基本都在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和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三个圈内。

如今,许多城市都已幡然醒悟,除了之前的三个城市群外,一批新的城市群也相继诞生,如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青岛、济南为核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西安为核心关中平原城市群;以南宁、北海、湛江、海口为核心的北部湾城市群。福建也联合江西提出了一个以厦门、福州为核心的海峡西岸城市群。

这么多的城市群有些是玩概念,有些确实在推进。玩概念主要是因为盲目圈城,如长江中游城市群,纵深太长且是跨省,毫无意义,最后分解成以武汉为核心的大武汉都市圈,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都市圈。福建与江西联合划出的海峡西岸城市群范围也太大了,实效性不强。个人以为,福建应该考虑将闽南和闽北的核心厦门、福州联合起来,沿着海岸线画一条轴,都是省内城市,调度性更强,也更有利于合作。


天天说钱


谢谢邀请:我把发展经济总归于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国家政策、产业风口、技术风口

地利:地理位置、区位优势、沿海港口优势

人和:对人才的吸引力力。

这就不难理解,最近武汉、成都、杭州、西安、长沙、郑州等新一线城市爆发了“抢人大战”,这些城市敢于向一线城市拿人才,目的很明显,也开出了许多优惠条件。

福建怎么应对

福建的区位分析: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泉州、福州、厦门都是全国的优良港口城市,特别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位置显著。厦门、福州更是海峡西岸的经济发达城市,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国家政策分析:

国家对福建的经济政策还是很多的,随着福建自贸区、福州国家级新区等一系列举措,福建已经具备建立一个国家级的海峡湾区条件。

福建应对策略

天时、地利、人和福建就缺人才,福建省目前总人口不足4000万,在我国省份当中,处于中等偏下,重要城市人口数量如下:


福州:766万

泉州:865万

厦门:392万

漳州:505万

厦门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人均收入在福建省是最高的城市,可是人口规模有些落后了,而厦门本身也是一个对人才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城市。

我给出的建议是: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应该加大力度,给出优惠政策、得到国家的支持,大力吸引外来人才来厦门工作和定居。加上福州、泉州等城市要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努力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这样才能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夹缝中”走出一条特色路。


深圳观察


从京津冀到粤港澳大湾区,有着2500公里的海岸线,中间插着半岛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就像是中国经济中的三棵大树,而这两个城市群之树恰好长在它们之间。有学者做过论证,长三角的辐射距离在600-800公里,珠三角的辐射也是差不多600-800公里,而京津吸附能力在500公里左右。可福建刚好落在长三角与珠三角二大经济区的辐射范围之内

产业是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就好比在招聘稀缺性人才一样,10个里面选3人和100个里面选30人,虽然都是30%的比例,但效果却完全不一样,因为10选3余下的只有7人,而100选30还有70人被淘汰。最优秀的人才永远留在集聚力最强的大区域,也符合了马太效应的强者愈强,弱者越弱的理论。福建也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走自己的路,才是唯一的出路!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浙江省湾区规划、广东省沿海经济带规划及海南旅游总体规划。从粤港澳大湾区获批国家级湾区开始,仿佛一夜间觉醒,在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三大湾区身后,突然长出许许多多、参差不齐的湾区。是真湾区也好,假湾区也罢。钱砸下去了,至少可以改造一片蓝天,造福一方百姓。

出台福建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应该也是不久要出来的事。福建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000万,GDP只有2.8万亿。一个弱省要崛起需要一个强大的核心力量来推动,必须打造一个千万级人口的超级城市,紧跟着在强二线城市的脚步,不然会越甩越远。还是老话,要不福州,要不厦门,二者选其一为湾区核心。

突出重点,顾全全局,是福建省沿海经济带规划的重中之重。假如打造双中心多节点的沿海经济带规划,那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规划。唯有打造一主一副多节点的沿海经济带规划,才可以突出重围重见光明!


鞅论财经


福建目前要做的是:等,等,等,再等。



从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经验看,一城独大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湾区多城多核或许是主流方式。

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城市多元化协作上确实已经具备湾区的条件,其未来可期,那么夹在中间的福建呢?

福建,有福州、泉州和厦门三个旗鼓相当的城市,人口和经济也基本到了瓶颈期,急需方式转型,但是,福建的发展除了城市自然招商引资和自立自强外,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极为重要。

福建的不安定因素来自台湾。台海至少在目前仍是东南的一大隐忧,尽管不会有战事,但是工商业的发展对于规避风险是十分敏感的。

如果有一天,台海和平统一,那么以台湾海峡为内海,以福建的福、泉、厦,台湾的台北、台中、高雄为中心,形成海西大湾区,则其实力和潜力大可与长三角媲美。

故,在台海未定之前,福建湾区就只有等这条路了吧。


圭海四记


做强福州,向海洋发展,把福建海岸线分为两段,北段福州为龙头,南段厦门为龙头。厦门漳州要尽快推进同城化,可以参考广州与佛山,可以从轨道交通着手,泉州是福建的制造业中心,应该给予更大空间转型升级,厦门地位已经够高了,不能只顾自身发展,漳州也是厦门的外围腹地。总体来说必须强省会,福州不能拘泥于环山格局,必须走向海洋,泉州必须尊重企业家精神,破除民营经济的不利因素,在保持本土化的同时扩大开放,开放风气还是不足。只要做强这三个城市,未来可期。


李泽锋8


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搞湾区经济,做福建主体海西不能坐着不管,话要回归理性分析,福建最大优势是靠近台湾,只有抱团海峡城市群才能击破福建南北夹击,珠三角最大优势是港澳,没有港澳就会会有深圳,没有深圳广东要失去一半的实力。长三角优势是就是长江入海口外到内沿岸城市,占地理位置和腹地优势,没有长江也不会有长三角城市群。

中国发展城市是点线到面发展过程,长三角和珠三角经过点发展过程,经过线路网加大流通对接互相影响,互相定位配套,形成城市群发展。经济发展深入渴望经济突破,点线已经没办法提升城市深入合作共同繁荣!经济要升级城市群也应该提升,珠三角和长三角湾区经济,就是城市群深入发展以点线带面发展,面容合目前珠三角做的最好,长三角也在跟进。

做为两强之间的福建也应该紧张起来,要有危机感!福建是五年前的珠三角,福州厦门泉州是点,福州、泉州、厦门、莆田、漳州是线正在强大的点线,而这些城市缺少路网定位合作中心城市面来容合,随着福泉厦强大龙头定位对接也会变得越来越清晰!福厦铁路线海为面,形成福厦为中心环海峡城市群,点到面全面倔起!


闽江流域


福建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1、福州距深圳和上海大约都是800公里路程左右。这样的地理空间足够孕育大的城市和经济体。

2、福建全省山多,但福建沿海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很好。福建山多反而会推动其城市化比平原地区更快更彻底。

3、福建与台湾接近。台湾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实力不弱。作为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基地,福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去融合和吸收台湾的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一体化。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更多可能是自然融合而不是武力统一。

4、福建人是很适合搞市场经济的。不仅有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坚持市场导向的理念,不等不靠,顺应市场需求。

5、福建组团在短时间内要发展成为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经济体量有很大难度,但福建有自己的空间去配置资源,包括台湾的资源。

上天自有最好的安排!加油,福建!


买对房


小编是福建人,但是对经济方面还真的是不太清楚,实在抱歉。


空菜


福建做台海文章。有能力的行政区皆可移丘造平原填建人工岛。建海中岛,岛中湖,湖中小岛,修潮汐发电站,养殖场,风力发电网,旅游观光度假自由贸易新城,军民机屏,仓冻库,军品库等等。将来通台水到渠成。为打造环闽台经济军事双强区域打好基础!这可设为30年大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