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公攤必須存在?這些小區就沒有公攤面積

樓市和房價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居住就產生剛需,縱然是老齡化加劇和出生率嚴重降低也減輕不了買房子的壓力,更阻擋不住房價的熱火朝天,就像任志強說的“因為房子是必需品並且不能夠市場化,由此就導致了資源短缺,這種情況下房價肯定上漲”。2018年上半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上漲100元/平米,隨著限購政策擴大和利率上調影響,剛需買房越來越不容易,當然了,在歷史上剛需買房從來就沒有容易過。

誰說公攤必須存在?這些小區就沒有公攤面積

樓市行情介紹完畢,進入我們今天的話題:誰說公攤必須存在?都想錯了,這些小區就沒有公攤面積。我們來說說關於房子公攤面積的事情,很多人感到疑惑,公攤的意思是攤掉了公共面積,大馬路、橋樑、山林、公園,這些也是公共面積,為啥就不公攤給我們每一個人呢?為啥小區的道路、過道就必須公攤給業主呢?還要業主按月、按年、終身為其買單。堪稱是一個非常荒謬的名詞,正因為如此,這也是一直以來被廣大業主詬病的根源所在。

一、公攤怎麼興起的。

公攤這個概念是由英國商人嘉誠·李發明首創的,並把它帶到了香港,然後隨著內地樓市的蓬勃興起,逐漸傳入內地,方才進入我們的視野,逐漸被公眾所認知。可能大家都以為公攤是一個必須存在的東西,雖然深惡痛絕但是不得不接受,樓市指聞提示其實不然,在西方國家和我國的某些地區的小區,公攤面積是不存在的,只不過絕大多數情況下公攤都存在,因為公攤的“好處”是在太多了,多的數不清

誰說公攤必須存在?這些小區就沒有公攤面積

二、公攤有哪些“好處”呢?

首先,公攤面積對ZF、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這幾個群體是非常有利的,只有業主和購房者是被打掉了牙還必須吞下去,必須也只能忍者接受現實。大家都知道的是公攤面積把所有住戶的公攤面積加起來必然會超過實際的公攤面積,這就是所謂的“公攤1+1>2”。我們知道以上這三個單位都是按照面積收費的,不管是各種稅費,還是購房款,還是物業費都是根據房產證上的面積收取,那麼面積越多收費自然就越多,所以這三個單位就希望面積越多越好,能加進去的都加進去最好不過了,公攤為他們找到了絕佳的理由。

本來小區公共面積只有500平米,但是實際上業主根本不可能測量出究竟有多大的公攤面積,如此一來就只有開發商寫多少公攤就是多少了,這就存在一個公攤的“灰色面積”,這個灰色公攤面積是可以隨便寫的,合同上寫多少就是多少,實際公攤多少根本不清楚。甚至有的開發商為了多算面積,就私自違反規定把地下室、車棚都計入公攤了(國家規定這些不能計算在公攤裡的)。

其實大家都明白公攤面積收取暖費、物業費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這就是中國房地產樓市國情,業主有苦難言。

三、每個小區都有公攤?錯了,這幾個小區沒有公攤。

其實並不是所有房子都需要公攤的,根據情理來說開發商拿地建樓賣錢,就應該對修建的過道承擔費用,而不應該把費用全部轉嫁給業主,這屬於強買強賣的做法。在地球的另一邊廣袤地區並沒有公攤的說法,買房時都是按照套內面積來計算的,買多少面積就是多少面積,公攤怎麼辦?當然是誰拿地誰承擔,這是理所當然的。並且也沒有“毛坯房”的說法,在開發商交房時,都是精裝修交付的,可能他們壓根就沒有“毛坯”的概念,何為毛坯?設麼東西?能吃嗎?哈哈,開個玩笑。

誰說公攤必須存在?這些小區就沒有公攤面積

在我們這裡,公攤面積、毛坯房卻大行其道,可能是我們習慣了研究漢語言文字的精髓吧,能把房子玩的這麼溜的估計也就我們國家可以了。新詞彙、新概念層出不窮,受罪的都是摸不清頭腦的人們。“毛坯交付”基本上只是我國流行。而如果我們這裡的房子都是精裝交付會怎麼樣呢,樓市指聞小編預估房價會上漲30%左右,拋去公攤面積要降低25%左右。所以如果把我們的房子與歐美放到了一個水平線上的話,粗略估計,我們的房子交付時價格會略高,這就是公攤導致的貓膩。

當然了,在某一個時間段內,我們知道在重慶的某地區的小區,也是沒有“公攤面積”的說法的,在售房和交房時都是按照套內面積計算,得實惠的是購房者,不過據小編所知,近年這種小區也消失匿跡了,最終都逃不過隨大流的結局。(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並不是說我們所有的開發商和所有的小區都是有公攤面積的,有那麼一會兒個別地區個別小區是沒有的。)

四、公攤面積多少為宜呢?

其實,既然大家都知道公攤是不合理的,那麼當然是越小越好了。其實不然,如果是統一沒有公攤面積的情況下,那大家都沒有公攤面積也好,但是如果存在公攤面積,凡事都有度的。具體參考為:

誰說公攤必須存在?這些小區就沒有公攤面積

1、公攤不能過大:如果是多層住宅的話,要控制在7%-12%,太大有貓膩;如果是小高層公攤最好控制在10%-16%,;高層住宅一般在15%—25%以內,撐破天30%,過高的話絕對貓膩,擦亮眼睛。

2、公攤不能異常小:當然這是一個悖論,根據以上的說法,開發商、物業公司絕對希望公攤越大越好,因為公攤面積越大就可以多收費、多收錢嘛。但是,如果某個樓盤說他們的房子的公攤很小,比如10%以內了,就要注意啦,多去實地考察考察,看看到底咋回事兒,不要被矇蔽了眼睛。

買房路上有我陪你,更多購房知識,點擊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