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這兩年:從野蠻擴張到平穩增長…….

也來聊聊共享單車吧。作為艾拉比重點關注的領域,又擁有摩拜、ofo、哈羅單車這樣重量級的合作伙伴,不談談顯得自己有點遊走在行業邊緣。

最近哈羅單車著實火了。先是爆出哈羅單車在一年半內逆襲摩拜和ofo成第一,日訂單量超過兩者總和,這驚呆了一群看客。姑且不考慮數據的真實性,緊接著在5月31日晚,永安行發佈公告稱,螞蟻金服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鑫以14.68億美元整體估值對永安行低碳(永安行共享單車與哈羅單車合併後的主體)增資20億元人民幣,佔股比例上升至36%,為第一大單一股東。

哈羅單車最近動作頻繁,似乎暗示著共享單車領域,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穩固?背靠阿里這棵搖錢樹,哈羅單車逆襲的進程會加速前進嗎?未來又將是誰的天下?我們靜觀其變!

經歷了瘋狂入局、資本大量湧入、市場叫好、倒閉潮、併購、押金難退等等一系列事件和風波後,前後不到兩年時間,共享單車的風潮已經慢慢退去,如今行業已由前期的快速擴張過渡到了平穩增長的階段。從共享單車出生到現在,整個行業都經歷了什麼,未來將會如何發展?我們不妨來梳理一下。

共享單車的生與搏

據媒體公開的消息,從2016年9月起,“共享單車”這一名詞在大眾視野中出現,以其解決用戶“最後一公里”出行痛點的陽光形象,加上綠色環保、輕便高效的出行模式贏得了社會的好感和政府的鼓勵支持。如剛出生的嬰兒一樣,短短數月就生長迅速,迅速躥紅。

其實早在2015年9月7日,ofo作為全球第一個無樁共享單車出行平臺在北京大學開始正式運營。ofo小黃車首創了“無樁單車共享”模式,為用戶帶來了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輕便、高效的出行體驗的生活方式,有效解決了都市人群短途出行難題,也讓更多人開始接受和養成綠色健康的新出行理念。

2016年4月,摩拜單車在上海上線,共享單車之風正式颳起。2016年10月,ofo走出校園,湧向大街小巷。

2016年下半年,資本如潮水般湧入,行業迅速升溫。2016年9月到2017年5月,共享單車入局的高峰期出現。9個月內,共有包括小鳴、小藍、悟空、酷騎等超過44家共享單車企業入局,平均每月共計成立超過5家。截至2017年底,共享單車行業入局者已超過70個。

共享單車這兩年:從野蠻擴張到平穩增長…….

首份《共享單車行業發展指數報告》顯示,自2016年10月以來,共享單車在我國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共享單車滲透率指數(滲透率指數反映共享單車在我國的普及程度)一年增長近8倍,2017年3月到6月漲勢尤其突出,7月以後滲透率指數增速放緩。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共享單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共享自行車的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快速擴張,市場競爭愈加激烈。2018年國內共享自行車市場規模將達178.2億元,增速達73.3%。到2020年,國內共享自行車市場規模或將突破300億元。

2016-2020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走勢預測

共享單車這兩年:從野蠻擴張到平穩增長…….

在用戶規模方面,共享單車成為2017年下半年用戶規模增長最為顯著的互聯網應用類型。截至2017年12月,共享單車國內用戶規模已達2.21億,佔網民總體的28.6%。用戶規模半年增加1.15億,增長率達到108.1%。2018年國內共享自行車用戶規模將達2.98億人。

2016-2019年中國共享單車用戶規模走勢

共享單車這兩年:從野蠻擴張到平穩增長…….

如所有的創業公司一樣,先入局者又得更多錢者,得天下的幾率會大很多很多。

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間,共享單車正值融資熱潮。8個月內,共享單車行業共計融資33次,月均融資超過4次,月均融資金額近20億元。截至目前,共享單車行業融資共計數百億元。

在這其中,摩拜、ofo顯然成為了資本最為青睞的贏家。據統計,兩家公司融資金額不相上下,分別吸納了超百億資金,總佔比超過行業整體融資額的85%,迅速靠資本佔領行業地位。

有了資金的加碼,摩拜、ofo的步伐邁得越來越大,掀起了新一輪城市爭奪戰。在最短的時間內,投放更多的車來獲取更多的用戶,這正是兩個巨頭快速佈局快速進攻的關鍵策略。

媒體上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ofo、摩拜共計投放量分別為80萬、50萬輛;截至2017年7月,ofo、摩拜投放量迅速增加到650萬、600萬輛,而此時全國共享單車累計投放量約1600萬輛。兩巨頭佔比超過了總投放量的78%。

相比之下,曾經位居第二梯隊的小藍、小鳴單車,投放量分別為70萬、40萬輛。體量相差之懸殊,成為了共享單車玩家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從活躍用戶佔比來看,2017年ofo共享單車在超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活躍用戶佔比分別為26.9%、59.9%,摩拜單車在超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活躍用戶佔比分別為29.2%、56.2%,兩巨頭在一線城市及以上的活躍用戶已佔到了近九成的比例。

經過幾輪迴合後,共享單車的半壁江山基本被摩拜、ofo、hellobike(哈羅)所佔據著。從公開披露的融資信息來看,摩拜單車累計獲得約12億美元融資,ofo融資額約為14.5億美元左右,永安行旗下的hellobike宣佈獲得螞蟻金服領投的3.5億美元D1輪融資。

共享單車進入洗牌階段

市場終歸回到理性。發展到2017年6月,共享單車的洗牌期開始了。

2017年夏天開始,共享單車企業陸續開始倒閉。2017年6月,成立僅5個月的悟空單車因資金斷裂倒閉,拉開行業倒閉潮的序幕。7月,南京町町單車傳出跑路;8月,小鳴單車陷入押金危機;9月,酷騎單車傳出被收購;11月,小藍單車宣佈由拜客出行代運營。

據統計,截止目前有35家已倒閉或停止運營,另外有近20家瀕臨倒閉,其中大多數名字還不為人所知。

共享單車這兩年:從野蠻擴張到平穩增長…….

2017年底,共享單車的倒閉潮很快波及到了上游供應商。自行車供應商迅速跌落谷底,倖存的供應商在掙扎求生。陸續傳來的噩耗,讓自行車供應商們變得恐慌。共享單車企業一旦倒閉,供應商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車子生產出來,貨款卻拿不到。

倒閉潮的出現,終究核心原因是因為融資失敗或資金鍊斷裂問題。由於後入局的玩家難以再通過融資對抗已經佔據行業領先的摩拜、ofo,再加上自身的運營和投放成本過高、技術創新不足、盈利模式不明確,註定了在這場大戰中草草收場。

經過了一輪輪廝殺,共享單車發展也證明了,在這個需要長期燒錢,極度依賴投資的行業,能否在競爭中存活下來,除了膽識、運氣,還取決於你的靠山是否足夠硬。

倒閉潮及行業競爭浪潮過後,押金難退、共享單車“墳場”問題也不斷出現。牆倒眾人推,共享單車問題受到了媒體的批判及有關部門面臨的治理和規範難題。

據《2018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研究報告》統計,去年累計投放單車共2300萬輛,覆蓋200個城市,但由於企業倒閉、無人回收等原因,使得不少單車被廢棄。有研究機構稱,我國目前廢棄共享單車數量已超百萬輛。而在共享單車“墳場”,更多的則屬於亂停亂放被管理部門所收繳扣留的單車。被扣單車本應由企業領回,但據調查,企業認領單車積極性往往不高。因為有些共享單車本身價格不高,容易破損;罰款加上運費,取車成本讓企業得不償失。這也給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新的難題。

行業的瘋狂生長和擴張,使得以北上廣深等為代表的一、二線共享單車主攻城市,單車數量早已超出城市承載範圍。2017年8月,交通部等10部門發佈共享單車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合理規範共享單車企業投放數量。截至9月15日,全國已有13個城市宣佈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北上廣深和人口較多的一二線城市悉數叫停單車新增投放。

相對於一二線城市的遍地開花,三四線城市還在等待企業的“跑馬圈地”。 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企業將戰略中心轉向了三四線城市。

2017年12月4日,哈羅單車宣佈完成3.5億美元的D1輪融資,投資方為螞蟻金服、威馬汽車、成為資本、富士達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本。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洗牌階段,哈羅單車能拿大額融資,證明其“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打法和策略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市場前景,得到了資本的認可。

此外,海外市場對於共享單車行業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以ofo小黃車為例,目前已經進入美國、泰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20個國家,超過250個城市。摩拜也已進入包括美日韓德意等在內的共計12個國家。

野蠻生長過後,共享單車企業該如何良性發展?

從2017年開始,共享單車“墳場”不斷進入公眾視野。如今,共享單車“墳場”不僅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存在,而且不斷向二線城市蔓延。大量被廢棄的單車不僅佔用公共空間,還造成巨大浪費。共享單車風口過去,盈利途徑仍不明晰。如何在“速度與激情”過後,加強對共享單車的管理,讓它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能讓出行環境更加有序,是很多城市下一步努力的目標。“方便與秩序”或許為共享單車企業良性和健康發展的關鍵詞,需要對現有的共享單車更好地管理與維護,堅持精細化運營。

眾多業內專家都紛紛建言獻策,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表示,未來共享經濟應該是發展和規範並重。在政策方面,倡導各地政府實施開放包容的管理政策,通過市場調節的方式合理規劃投放量,建立企業退出機制,切實維護好用戶權益。

在企業方面,要加強數據的挖掘利用,精準匹配供需,提升單車利用率,配合政府管理好單車停放。此外,要構建個性化的用戶畫像,並基於此探索新型盈利模式,促進營收增長,實現企業盈利。

在投資機構方面,當前行業發展仍存較大空間,投資價值大,但也要避免出現你追我趕的投資戰局面,防止投資泡沫化。

就目前的市場格局來說,摩拜、ofo和哈羅單車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摩拜和ofo雖然還在收押金,但面對哈羅“誓將免押金進行到底”的勢頭和市場份額不斷被侵佔的現實,在一定時機也有可能調整對策。無論這些企業如何發展,最終想在市場上長久存在,就必然迴歸商業本質,持續贏利做大企業。

作為共享單車領域的合作伙伴,艾拉比也時刻關注著共享單車的發展,為合作伙伴提供差異化體驗做好儲備。通過提供OTA升級服務,從而讓用戶有更好的用車體驗。同時艾拉比也願意和共享單車廠商一起,為整個行業更健康持久的發展做努力。

文章參考資料來源:全天候科技、通信信息報、前瞻產業研究院、36氪、快科技等

--------------------------------------------------------------------------------------------------------------------

關於艾拉比

ABUP艾拉比智能科技以智能、安全、用戶體驗為核心理念,專注為汽車、物聯網領域合作伙伴提供專業OTA升級技術解決方案及定製化服務,幫助合作伙伴提升產品競爭力,推進產品的智能化發展。

ABUP在共享單車領域,已經與摩拜、ofo、hellobike(哈羅單車)等展開了深入合作,期待與更多的物聯網廠商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