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3系以下無寶馬,是什麼成就了入門級豪車的銷量?

3系以下無寶馬只是一個誇張的比喻啦!寶馬這個名字不論是哪個系列都屬於寶馬,不容置疑。比如奧迪的A1或者A3,奔馳的B級,還有SUV裡的X1、GLA之類的都屬於入門級豪華汽車。當然還有3系下面的1系三廂。

大多數懂行的人對於1系三廂,都有不是很認可,覺得這樣的車型沒有什麼內涵和實力,最多買來利用大牌的車標撐撐面子。關於這點呢,有必要探討一下,接下來一起走進它吧!


都說3系以下無寶馬,是什麼成就了入門級豪車的銷量?

用的配圖是進口的1系,這款進口車可謂是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在1系三廂上市之前,地位可謂是低,簡直是低的無法形容。據說是寶馬家族裡最低端的車,沒有之一。

混跡汽車江湖多年,曾經收了13款125I運動型,外觀好看,動力也強,就自己留著了。2.0T的它,無論是操控還是動力都是槓槓的秒殺我的F35或者短軸ATS差,是一款具有靈魂的車,不僅長的好看,動力強,操控給力,各方面綜合實力簡直爽的飛起來。

任何車型都有它存在的意義,都會有人喜歡,曾經還因為買這款車被網友抨擊愛面子,裝大尾巴狼。戰爭細節就不透露了,有點血腥,但我絕對不甘示弱,畢竟我的車只有我知道。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入門級豪車存在的意義,歡迎發表意見。

都說3系以下無寶馬,是什麼成就了入門級豪車的銷量?

我們要知道入門級豪車也帶著豪車兩個字,不論是風格還是逼格肯定比普通的車強。在國人的觀念裡認準的是牌子,車標一亮,不管是不是最低檔的都有面。呆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深刻感受到了汽車文化的差異性和共同性,大家普遍都還是認為BBA的逼格更加高,只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我們的消費理念不同,追求不同,但是他們也經歷了這個追捧的時期,不是嗎?

豪華品牌對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意義。

都說3系以下無寶馬,是什麼成就了入門級豪車的銷量?

不論你們怎麼抨擊我這個想法,愛財也好,愛錢也罷,我還是要給大家說個實例,我們來看看現實社會對待豪車是怎樣的。

平常工作需要初入高檔小區,開著豪車去保安二話不說就放行,如果是開著普通的牌子,幾萬的車,保安問東問西,各種盤問,這就是差別。所以說社會是非常現實的,不要去一味的抨擊一些事物,入門級豪車對於社會對你的看法都會有影響,更何況其他方面。相信這樣的事情不僅僅發生在我的身邊。太普遍了。

記得還有一次,開著奔馳的入門級去停車,停車大爺熱情的指引,還停了一個非常好的位置,你開著幾萬的車去試試,可以看看會有怎樣的待遇,絕對和這不一樣。停車大爺都不會多看你一眼更何況其他人呢?這就是一款入門級豪車對於個人社會地位的增值,一輛車的存在絕對沒有那麼簡單,每一個外在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無論多麼入門的豪華車都帶著豪華車的特質,各方面的質量都有保障,沒有那麼多麻煩的問題和破事。

ES非入門車型,但是為了更好的說明一些問題,我決定把它拎出來。

好多汽車小白自稱大佬,總是說用貴好多的價位買個配置差不多的車,其實就是換了個外觀真是傻比如ES就是換殼凱美瑞、奧迪A3就是換殼高爾夫等。

如果有機會建議大家去體驗傳說中的“換殼”車,有著大牌的車標不論是各方面實力都不俗。

總之有人喜歡雞頭有人喜歡鳳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噴子關心好自己不要去盯著別人看,人家有能力買入門級豪車就是比你強,或許懂得比你多還不願意搭理你。

能得到不一樣的圈子

都說3系以下無寶馬,是什麼成就了入門級豪車的銷量?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什麼樣的車主剪什麼樣的人,騎自行車的很難和開凱迪拉克的成為朋友,和其他興趣圈子不同,汽車車主圈子車主圈是個奇妙的地方和人際圈是一樣的。幾萬的車想融入百萬的圈子簡直做夢,除非你有實力知識節儉而已。

玩王者榮耀還有裝備差別導致的遊戲圈不同,更何況是一輛汽車,更何況是如此現實的社會,清醒一些比較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汽車品質的追求也不斷在提升,而且一些豪華汽車的入門級在國內銷量不錯,這就說明畢竟有市場,也說明一些吃瓜群眾是閒的去噴別人的車。總之,入門級豪車的存在有它的意義,而且無可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