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近代中國的衰弱與乾隆有很大關係?

我不是小孩請別拿糖敷衍我


有很大關係,但是近代中國的衰落罪不在乾隆!

我們會經常聽到一些聲音,將中國近代落後捱打歸咎於道光的摳門、嘉慶的平庸甚至乾隆的狂傲。

其實這是不夠全面的:

因為中國近代化的衰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如果要找導致中國近代化落後的主要因素,明朝要比清朝負有更大的責任。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朱元璋建立明朝,對中國的很多制度進行了較大的改動,比如廢除丞相制度,恢復分封制,重新拾起“重農抑商”的國策、八股文禁錮人們思想等。其中的“重農抑商”被認為是影響明清發展的主要因素。

正是由於“重農抑商”的實行,導致中國自宋朝形成的重商外向主義,不得不再次轉向內斂性質的重農主義,這和閉關鎖國沒有直接關係。

在很多人眼中,乾隆的一條非常重要的“罪狀”就是“閉關鎖國”。因為首先,他沒有接受馬嘎爾尼提出的通商建議,認為天朝無所不有;其次,他規定對外貿易只能通過廣州十三行進行。

關於閉關鎖國問題,靜夜史在先前的問題中有過詳細闡述,閉關鎖國並不是關閉所有的對外貿易口岸,不允許對外交流。而是國家為了打擊民間資本,不惜以國家資本對民間資本進行擠壓,其最終目的是實現國家對貿易的壟斷,是封建專制的一個典型特徵。在民間資本被大量扼殺後,官方的對外貿易依然繁榮。

而且這一政策從漢朝開闢海上絲綢之路開始,一直到繁榮開放的宋朝,一直都在實行,因為清朝的少數民族身份,這一政策被惡意曲解了。

國家規定“片帆不許下海”,本質上是在以行政手段維護官方商業貿易的正常進行。

關於乾隆拒絕馬嘎爾尼的問題,因為英國人不是捧著橄欖枝來的,他們的身後,是堅船利炮。他們的目的,是為東印度公司攫取財富撞門;乾隆時期,尚有能力對英國人進行阻擋,而且清朝在西藏擊敗廓爾喀的消息傳到印度,讓英國人不敢輕舉妄動。

在這樣的條件下,醜拒是清朝維護領土安全唯一可行的方式;

再說廣州十三行的事,從漢朝到清朝,都沒有特別規定某某口岸為唯一口岸,因為很多藩屬國比如琉球、朝鮮等國都需要從海上過來朝貢。到清朝,因為西方商隊的不軌,比如荷蘭,所以政府對某些西方國家進行了區別對待的政策,比如葡萄牙商船特許穿過福建海峽到日本、朝鮮等地靠岸登陸。而其他不地道的西方殖民者,比如英國,安全起見,只能在廣州進行貿易。

所以,閉關鎖國不是導致中國近代衰落的主要原因,也不是乾隆的罪狀。

事實上,古代中國的衰落,從明朝就已經開始了。15世紀,西方陸續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而此時的中國在完成對民間資本的摧毀後,主動停止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錯過了海洋時代。

“清承明制”,清朝對明朝的諸多制度進行了照搬,並在明朝的不足上繼續優化,最終使中國封建專制集權達到了巔峰。

關於明清時期中國走向衰落的問題。就類似於小學時我們在鎮上的重點實驗班,而隔壁的西歐孩子在下面村裡的小學。初中時,西歐家庭因為拆遷暴富,將孩子送到了市裡的重點班,而我們這邊還在鎮上的初中就讀。

雖然我們很努力,但是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校園環境根本無法和市裡重點高中比,結果中考考不過人家,高中仍然無法超越,最後高考人家上了雙一流大學,而我們只上了一個專科院校,受盡了西歐孩子的白眼。

是我們不努力嗎?不是的,從初中就開始拉開的差距,高中再努力也難以逆襲,你能說高中時候的我們沒有努力嗎?

應該說,乾隆在執政能力上還是非常出色的,在康熙和雍正的基礎上,乾隆最終徹底消滅了準噶爾汗國,徹底解決了數千年來的蒙古問題,並且將失去千年的西域重新納入版圖。不僅如此,乾隆還加強了對西藏等西南地區的統治,有力維護了疆域的完整。

不過人無完人,在乾隆創造了巨大成就的同時,腐敗問題如影隨形。這雖然沒有在當時動搖國本,但是導致了清朝官僚的迅速變質,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下降。

到乾隆執政中期,清朝的腐敗問題已經難以抑制,官官相護、賣官鬻爵成為常態,更是誕生了和珅這樣的鉅貪。

因為貪墨的橫行,清朝民不聊生,軍隊戰鬥力低下,這導致了後來鴉片戰爭的慘敗!在對待清朝腐敗的問題上,乾隆做得還不及雍正的十分之一。正是由於乾隆時期的貪墨之風,在執政晚期,爆發了規模宏大的白蓮教起義,直接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一個人統治時間太長,好處是政策穩定,壞處就是積弊太深,不容易糾正。乾隆在位60年,當了四年太上皇,實際統治長達64年。這64年,大清朝一步一步衰弱,終於積重難返。

乾隆朝的第一個積弊是文字獄。乾隆一朝有據可查的文字獄案件高的達140多起,比康熙雍正的總和還多。因為文字獄,人們的思想被禁錮。這樣雖然鞏固了清朝統治,但是改革發展思想先行,思想被禁錮了,發展就會停止。文字獄康熙雍正也有責任,但乾隆責任最大。



乾隆的第二個積弊閉關鎖國。康熙是比較開放的,康熙朝和西方聯繫密切,有兩西方人在清廷做官,湯若望和南懷仁。康熙親自學習西方的數學和天文學。他對西方國家的地理位置和發展程度都有了解。乾隆妄自尊大,閉關鎖國,採取抵制方法對待西方人。閉關必然落後,開放才能發展。高傲的乾隆皇帝根本不知道大洋彼岸的華盛頓已經率領美國走向民主,根本不知道歐洲已經進入工業社會。



乾隆的第三個積弊是好大喜功。論功勞康熙比乾隆大得多,論能力雍正比乾隆強得多,康熙雍正沒有自我誇耀,而乾隆卻說什麼自己是十全老人。乾隆好面子講排場,一生七次下江南,把雍正好不容易積讚的家底揮霍一空,沒錢花了就想損招,變相賣官賣罪,大清朝從此開始腐爛。乾隆朝出現了和珅一點也不意外。王亶望案件,牽連人數之多,數額之大令人嗔目結舌,更奇葩的是乾隆派去查案的大臣陳輝祖把金子偷樑換柱,文玩古董私自昧下。乾隆氣個半死,他無法想象大清朝的官員怎麼會這樣。腳上的泡自己走的,又能怪誰呢?!吏治腐敗動搖的是王朝的根基,根基不牢,衰弱就成為必然。



世界快速發展,內部走向衰弱,差距越拉越大,乾隆的半個多世紀就奠定了中國落後,被動挨打的基礎。就像一個病人,病得時間長了,病得深了,只能看著一天天衰弱下去,卻回天乏術。


豫有得


不止乾隆

其實中國的近代衰落和康雍乾都多多少少有點關係。其所處清朝號稱最鼎盛的時期,這時候西方的使者也盡力的在展現他們的新發明、新知識。如果這三位皇帝能夠有有一位能有戰略眼光,那麼近代的戰況扭轉也不是不可能。


還有挽救機會

要說人家沉侵在自己的“盛世”之中,想要人家去眺望幾十年幾百年後的事情,這的確不太現實。而清朝後期還是有挽救機會的,那是道光和咸豐時期,那時候洋人已經用事實開始轟碎了大清的盛世美夢,但是給了你發展的時間,隔壁的島國就是借這個時間發展起來的。這個時候如果反省從新做人,不一定說不怕群毆,但是起碼隔壁的小島國是無法來橫行霸道的。可惜他們的美夢還是沒有因為洋人的大炮而打醒。



其實縱觀清政府,最輸給人家的是思想,連隔壁的島國在那時候都知道思想要轉變,不能落後於人,故而明治維新之後就騎到你頭上來了。所以有人怪清朝也不是不無道理的。


淡看天上月


近代中國的衰落是有一個過程的,並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而且這種衰落是結構性的,是由於一些歷史上的種種原因陳陳相因所造成的。 我們現在總是喜歡把責任歸結到道光帝和咸豐帝的頭上,實際上責任的認定應該從一個更加廣闊的視角去看。作為清代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乾隆帝在某種程度上更應該為近代中國的衰落負責。

乾隆帝皇帝做了60年,太上皇做了4年,實際執政時間長達64年,自秦朝以來,沒有哪一個皇帝的掌權時間超過乾隆帝。乾隆帝在位期間,其所採取的許多政策都是造成後來中國落後於世界的遠因。比如1757年,乾隆帝下令關閉其他通商口岸,只開放廣州一口通商,並且由十三行直接辦理,這就是後來鴉片戰爭爆發的一個根源所在。

再者,乾隆帝大興文字獄,使得中國的知識分子噤若寒蟬,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因而導致文化上的凋零,整個清代除了考據學之外,其他類型學術趨於停滯,而且因為官方不提倡發明創造,所以整個清朝居然沒有一件像樣的發明創造出現,這也是近代中國科技實力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而,看待乾隆皇帝應該從更廣的歷史視野去看,中國近代的落後,很大程度上乾隆帝要負責任。


青年史學家


也許是文字獄禁錮了士人的頭腦,也許是乾隆的固歨自封拒絕了芵使馬戛爾尼使團的通商要求,但是有一個很實的問題,當時的中國已有四億人口,如何養活這麼多的人口是清廷最重要的國家大事,乾隆看重的是農業的穩定,而非與洋人做生意,這也是傳統中國人的思維範式,不要忘了滿清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胡人,他們對海外貿易不感興趣,對千年的朝貢體制仍然奉若神聖,叫乾隆具備國際視角,爭眼看海外豈不繆哉。


賀灝


乾隆時期西方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並繁榮發展,甚至英國已經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但反觀乾隆時期的中國,大興文字獄,閉關鎖國等措施使專制主義空前加強到頂峰,錯過了吸收西方先進制度思想的機會,錯過了中國近代通過改革可以繁榮強盛走向資本主義的絕好時機。乾隆皇帝時期,貪官橫行,幾次南巡江南,加大了清政府的財政危機。乾隆之後的嘉道中衰也與乾隆王朝的統治有莫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