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的頸椎病患者會出現下肢症狀

點擊↑↑↑藍字關注康復醫學網

ID:cnkfyx

尚體運動康復學院 ID shangtixy

各位小夥伴晚上吼啊!你們的小編又來刷存在感了,畢竟新版的公眾號已經沒有置頂了,不勤快的小編注定要被拍死在沙灘上啦!所以即便是裸泳也要下水了!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吼~我們今天繼續來搬運有關頸椎的知識~今天要說的如題啦~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為何有的頸椎病患者

會出現下肢症狀

有些頸椎病患者除了頸部不適等症狀之外,最明顯的特徵是下肢無力,麻木,發緊,抬步,沉重感等,嚴重的患者甚至會逐漸出現跛行顫抖,不太搖晃,容易跌倒等現象,頸椎病患者一旦存在這種下肢症狀,則意味著頸椎病的病理變化累及了脊髓!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即患者屬於脊髓型頸椎病,而下肢症狀則是緊隨周邊受壓後所特有的症狀,脊髓型頸椎病的早期病理改變是可逆的,可恢復的屬於脊髓的功能障礙期,脊髓型頸椎病,在出現脊髓損害症狀之後,若長期未能獲得正確的治療,則病變可逐漸發展,出現局部的脊髓變性軟化及空洞形成,導致不可逆的損害。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脊髓型頸椎病的發病因素

01

動力性因素

頸椎椎節失穩,鬆動後,縱韌帶膨隆皺褶及髓核後突和黃韌帶肥厚前突等,突向椎管腔而導致脊髓受壓,這些情況可因體位或姿勢的改變而減輕,消失或加重,因此稱為動力性因素。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機械性因素

02

椎體後緣骨質增生,髓核突出,或脫出後形成粘連極化,由此造成對脊髓的持續性壓迫,或頸椎活動時,脊髓在突出部位來回摩擦,這些情況均可使脊髓受壓或受刺激而產生症狀,是否發生症狀與壓迫的程度,時間及是否持續有關,或與摩擦後是否發生水腫,充血等有關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03

血管因素

脊髓的血液供應是保證脊髓完成各種複雜功能的重要基礎,一旦某些血管因遭受壓迫或刺激而出現痙攣狹窄,相應支配區缺血,則可能產生癱瘓症狀。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先天發育因素

04

頸椎椎管矢狀徑先天發育狹窄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一般上述幾種因素常常相互伴隨,以機械因素為主,症狀逐漸發生,一般症狀較輕,以節段不穩或血管因素為主者,病變發展較快,症狀較重,較急。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脊髓型頸椎病的下肢症狀

下肢症狀往往是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症狀和早期症狀,是由上述病因對錐體束的直接壓迫或局部血液供應減少中斷所導致,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有時可呈進行性加重,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性功能喪失以及痙攣性癱瘓等嚴重後果。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也有一部分積水型頸椎病患者,可由於錐體束身不受累而首先出現,出現上肢為主的症狀,隨後,病程的變化才逐漸波及下肢上肢症狀,主要為手的動作笨拙,精細動作失靈,穿針寫字等發生困難,手的抓握功能降低,持物墜落等。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脊髓型頸椎病的生理反射症狀

同時脊髓前頸椎病,還有生理反射異常,病理反射出現等體徵,例如上肢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肱橈反射和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早期可亢進或活躍,腹壁反射,提睪反射肛門反射減弱或消失;霍夫曼徵,掌頦反射及林米特徵(屈頸試驗,患者站立屈頸或伸頸片刻,出現上肢觸電樣麻木並沿軀幹向下放射到小腿及足部)脊髓型頸椎病,除了上述的下肢症狀或上肢症狀外,還可以因為壓迫物所站的位置不同,而出現偏側症狀;同側上下肢的感覺運動障礙;交叉症狀,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的感覺或運動障礙;四肢症狀,四肢的神經功能障礙;頭部症狀表現為頭痛,頭暈或頭皮痛和骶神經,症狀,排尿或排便障礙。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啦,晚安小夥伴們~

參考文獻:徐軍等《頸椎病防治140問》

为何有的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下肢症状

合作/投稿 手機/微信/QQ/支付寶號:15313343001(←長按複製)

關注 康復醫學網微信號:cnkfyx

  • 本體感覺的定量評估與訓練培訓班 王雪強 上海10.20 http://t.cn/R1ugMMe

  • Mulligan 動態關節鬆動術上肢和下肢課程 上海 7.28-29下肢 http://t.cn/R1uDHyD

  • 循證醫學干預性系統評價/META分析學習班-王雪強 上海8.24-26 http://t.cn/R1uD4q1

  • 如何撰寫和發表SCI期刊論文學習班-李甫中、王學強 上海 11月 http://t.cn/RmZBzb3

  •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療法(PNF)國際認證課程-劉文豐 上海 10.24 11.28 http://t.cn/R1uk7HG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搶報康復認證課程http://t.cn/RnXXma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