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道街,到了

南起光华门,北至午朝门,全是雪松的那条街就是御道街。

600年前,这里是进出宫城的中心通道,王公贵胄上朝的必经之路;600年后,君王马蹄声声远,大明繁华不复在,这里成了城东人喝茶遛鸟、打拳晨练的寻常街道。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站在午朝门城墙上放眼望去,南北走向的大道笔直宽阔。

参天松柏,两道四排,仿佛守护大街的卫士,伸展到路的远方。顿时让人生出一股君临天下的豪迈之感,这是专属于城东的皇气。御道街,到了

对南京而言,午朝门公园只是一个免费市民公园。对城东尤其是住在御道街附近的人来说,它更是一个家门口走两步就到的休闲之所,很平常却无可替代。

御道街,到了

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在门洞、城墙、石柱,甚至是草木桌椅间玩躲猫猫,哪里更容易藏人,哪里最难被发现,一个个摸的门清。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上了年纪的人,则更喜欢清晨来这边舞舞剑、打打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别看午朝门地处闹市,旁边还有常年车流涌动的中山东路,这一圈植被下来,整个公园就像与世隔绝一般,丝毫不喧闹,很适合晨练。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早些时候,每到傍晚天一擦黑,城门洞就会秒变“音乐台”,吹萨克斯的、练美声的、唱戏曲的...俨然一幅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感觉,好不热闹。

但是,为了保护历史遗迹,现在的午朝门南部核心区域,已经禁止各类唱奏棋牌活动了。

御道街,到了

尽管如此,每天还是会有一大波“熟客”准时准点地来“聚一聚”。

泡上一杯浓浓的茶,邀上几个要好的牌友,树荫下寻个凉快的地方,还是那张熟悉的桌子,还是那副打了几十上百遍的老扑克,不知不觉就能玩上大半晌时间。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4月份,绣球花开的那段时间,是午朝门公园最迷人 的时候,它不再是附近居民的专属领地,城南城北的人都会赶过来拍张美美的照片,凑个九宫格发朋友圈秀一秀。

但是,每年第一时间发现花开的那个家伙,一定是住御道街这块的人。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一路之隔的明故宫遗址公园虽然不如午朝门热闹,却也是大家小时候春天放风筝、夏天抓知了的好去处。

御道街,到了

周末得闲了,还会去掏几本书看看。如今有太多大书店兴起,这边的小摊子也渐渐冷清了下来。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并不是一条能让人停留的路,主干道上有的只是车来车往。

非机动车道上上高大笔直的水杉绿阴如盖,把阳光遮掩成斑斑驳驳,骑车路过时凉爽爽的,每次都会不自觉地想伸开双臂加速飞驰。御道街,到了

唯一能让人止住步伐静静等待的地方,可能就是午朝门外的御道街小学了。这所比新中国成立还要早一年的小学,就是小时候我们常说的那种“家门口的学校”。

御道街,到了

住西苑的、东苑的、曙光新村的,还有标营、蓝旗街、光华门的...谁家还没个在御小上过学的娃。

老子毕业结婚生子,儿子长大上小学,两代人最后成了校友”的例子在御道街数不胜数。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如今,御小要和瑞北小学合并了,当年在午朝门上晨读、上体育课的日子也随之一去不返了。

御道街,到了

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也只能转移到南航附中了,那个埋藏于蓝旗街核心位置的地方同样承载了无数美好的事情。

御道街,到了

高岗里小马牛肉面、张府园大肉面已经扎根“面条一条街”好些年头了,左邻右舍每到饭点不知道吃啥的时候,总会想起那碗熟悉的盖满浇头的皮肚面。

然而,南航附中的孩子们还是更关心校门口的炸鸡好不好吃。


御道街,到了

小学在御道街小学,中学在南航附中,大学又进了南航,兜兜转转前半生都给了御道街,这是附近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整个青春的教育生涯全都献给了家门口。

御道街,到了

南航,占了御道街半壁江山的存在,因食堂而闻名南京吃货界的高校,对御道街上的来说更像是自己后花园。

御道街,到了

住在附近的居民,没事就到校园里溜娃。老人家坐在石头凳子上晒太阳,对着茂密的树林发呆,小孩子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既陌生又亲切。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在南航篮球场上甚至会出现“父子同场”的场景,儿子正跟室友一块打球呢,老爸刚好下班来活动活动,毕竟,就在家门口。

时光就这样,静悄悄地从身边溜走。多年后,在别处看到水杉与梧桐,也总会不经意就想起南航,想起御道街。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从明故宫恢宏建筑淡雅的遗迹,到光华门市井叫卖闪烁的霓虹,水杉林里起伏不定的慢车道串起了皇宫—文枢—百姓的栖息。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沿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和工部早已不见。通院,那个被称为军中清华的院校,为国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功成身退”后在标营也慢慢消退了热度。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到了

好在,五龙桥还在,被磨得光亮的青石板路,多少还能找到一点明代的影子,每天上下班依然要在那个熟悉的大路口等红灯。

御道街,到了

好在,午朝门上的基座还在,历经600年风吹日晒,还是那副坚韧的样子。

御道街,到了

好在,明故宫遗址公园里的遗迹还在,每次朋友来了,依然可以跟他们讲讲那段历史。

御道街,到了

好在,南航里的太庙井还在,御园还在,依然彰显这里当年尊贵的身份。御道街,到了

好在,当历史逐渐退去,新鲜事物慢慢兴起,御道街依然保持着那种“慢悠悠”的市井生活状态。

御道街,到了

后标营路上的紫叶李,每到春天樱花季来临前,这条“怒放”的路总会抢在鸡鸣寺路前火一把。

御道街,到了

17路公交车,依然往返于御道街和南京站之间。

御道街,到了

布布布布布,仍是大家装修买窗帘的首选之地。

御道街,到了

好在,那些熟悉的东西都还在,那些能让人慢下来的东西也都还在。

御道街,到了

御道街由北向南串起了标营、蓝旗街、瑞金路、光华东路...在这里生活的城东人,把日子过得富贵而悠闲。

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里,这种慢悠悠的生活,才是城东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御道街,到了


▌商务合作:13913878924

▌素材:图/随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