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水果難還是賣水果難?這五位行業大佬說出了真相……

6月29日,由海南省商務廳、海南省農業廳、亞果會(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主辦,海南省農產品流通協會、海南省詩風綠菜籃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首屆亞洲(海南)果蔬產業博覽會”(簡稱海果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星泰,海南省政協副主席、省科技廳廳長史貽雲,新發地董事長、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執行會長張玉璽,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會長王鋒以及主承辦單位代表、參展商代表、參會嘉賓等500餘人出席開幕式。

種水果難還是賣水果難?這五位行業大佬說出了真相……

據瞭解,亞洲果蔬產業博覽會已在上海舉辦10屆,力足於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果蔬貿易與技術交流合作平臺,今年首次落地海南。本屆“海果會”展期從6月29日-7月1日,以“交流合作·綠色發展”為主題,展覽面積10000平方米,參展商500餘家, 其中境外參展商佔比約20%,包括秘魯、埃及、澳大利亞、厄瓜多爾、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17個國家及地區。

種水果難還是賣水果難?這五位行業大佬說出了真相……

“面對自貿港發展機遇,如何實現熱帶水果產銷高度一體化?”成為近期的熱點話題。在展會首日上午舉行的國際熱帶水果產銷一體化圓桌論壇上,來自熱帶水果領域的大咖們,針對產銷情況遭遇瓶頸展開對話,探討如何促進中國果業做強做優,讓農業真正提質增效,出謀劃策,形成了一批真知灼見。

種水果難還是賣水果難?這五位行業大佬說出了真相……

圓桌主題

ROUND TABLE THEME

面對自貿港發展機遇,

如何實現熱帶水果產銷高度一體化?

對話嘉賓

高曉冬 海南北緯十八度果業有限公司副總裁

徐建榮 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佔山 海南菠蘿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諾澤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聶 榮 重慶金果源商貿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

陳 娜 鄭州陳氏陽光果蔬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

主持嘉賓:蔡劍菲 iFresh亞果會創始人、中國農業大學鄉村振興青年菁英班導師

蔡劍菲:這次領袖對話是我非常期待的環節。

臺上是熱帶水果的大咖,他們所代表的企業都是有可能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第一的品類品牌。首先請各位嘉賓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王佔山

我來自於海南菠蘿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從事菠蘿產業只有3個月時間。在此之前我們一直在農業領域為客戶提供農資產品,包括肥水一體化服務的企業,就是現在的海南諾澤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事產業鏈整合,還是在2018年新增的項目,剛剛踏入種植領域,3個月時間,希望這方面和大家多多學習。

徐建榮

天地人是致力於熱帶水果種植行業19年,我們過去主要產品是香蕉,2015年我們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後,我們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從當時的一款香蕉到現在鳳梨、火龍果、蜜柚、牛油果等5款主打產品。我們的香蕉是在全省是規模最大的,鳳梨可能也是全省最大的。後面還有王佔山王總在,也是舉菠蘿鳳梨大旗的人。在自貿港的大背景下,在鄉村振興的大趨勢下,我們怎麼聯起手來,怎樣把海南的熱帶水果產業做優做強,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同時產銷一體化,稍後我們繼續分享。

聶 榮

到海口、誇海口。要買龍眼跟我走,品牌認準黃大姐,大家發財手拉手。各位新老朋友,我是果叔。重慶金果源首席品牌官。就前兩天我們才成立了一家專門賣龍眼的公司,叫鮮美達。新鮮美味暢達實惠。希望和大家合作共贏,共同發財。謝謝。

陳 娜

大家好,我是陳娜。水果圈都喊我娜姐。我們是一家以進口水果和國產精品水果為主的批發企業。我們公司專注水果行業20餘年,員工有200多人,年銷售額在10個億,我們與國外20多個國家農場和包裝廠有深度的合作。我們希望藉助這次會議,和海南的各大企業深度的合作,謝謝!

高曉冬

大家下午好,我們公司是做火龍果的,到現在不到三年。今年特別榮幸,因為在農業領域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向各位前輩學習,其實坐在上面,誠惶誠恐的。在這兩年多的時間,我們就專心做一件事。種好火龍果,到目前為止,我們公司種植19000畝,未來規模在70000畝。未來3-5年,我們也就只幹一件事,做火龍果,種火龍果。我叫高曉冬,謝謝大家。

蔡劍菲:對您來說,是產更難還是銷更難?

高曉冬

我們認為銷不難,產比較難一點。因為我們公司到目前為止,是從其他行業過來,我們做過房地產,做過酒店,做的品牌都還不錯。我們非常清楚,產品決定一切,產品就是你的渠道。雖然說我們公司目前是19000畝,也很自豪地告訴大家。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火龍果,在市場上還是供不應求。我們的果沒有爛在地裡,我們的果在價格上屬於目前市場上比較好,還不錯。當然為什麼銷會好一些,產是不是唯一的環節?我想不是,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蔡劍菲:目前是19000畝,未來是70000畝基地,這麼多基地,咱們這一家企業,該怎麼管呢?

高曉冬

一個是把所有的人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定讓所有人在這個公司工作,每個環節,讓他的未來收益一定是有關係的。當然除了績效之外,還有一定的文化和培訓、標準、公司本身的使命。包括未來能達到什麼目標?要讓所有同事看得見、夠得著,大家一起往前走。當然還有堅守,他們有時會提前透支他的未來。

雖然我們目前的操作時間短,但我們儘可能希望做成一個可持續的產業,對自然,對員工尊重。

陳 娜

批發銷售這塊來說,產更難。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銷售這塊我們沉澱了20多年,就種植的企業來說,像我們這樣做銷售,肯定還是有難度。因為現在相當於我們在產地做有幾百個單品,我們不可能每個單品都深入到基地去種植。所以說我也相信,像高總這樣的企業,能夠像把源頭產品種植管控好,我們在銷售上,像今天說的話題,能夠產銷一體化。

蔡劍菲:您比較希望和怎樣的生產商合作?

陳 娜

第一,有機、健康、標準化,本身我們在和國外的基地合作比較多,我們也希望國內的種植也接近國外的標準化。

第二,更深入的上下游合作,就是我們之間利益捆綁,共同承擔市場的風險,共同享受未來的紅利。

聶 榮

產和銷誰難,他是一對矛盾。

水果這個東西,有順產,有難產,雖然我沒有生過,但是我明白這個道理。凡是非常順利生產出來的水果,賣起來就很難。因為這個品質,靠農藥靠其他東西,賣起來真的很難。我覺得凡是難產的水果,就花了很多心血。很多智慧,很多科技的元素生產出來的水果,是銷起來就很順,它是這樣一個概念。這是一個哲學的問題。

徐建榮

都難,都不難。

首先都難:要種好不是那麼簡單,既有技術標準問題,又有管理到位問題,還有施肥怎麼施好的問題,等等。這個要做到精準到位,一個人好辦,要大家都做到;要一畝地好辦,100畝,像北緯19000畝,都要做到,就比較難。所以,要種好,不容易。

要賣好不容易。所謂賣好,有兩點:

第一點,沒有種好,就賣不好。所以本身單獨賣,是不存在的。看你是賣什麼?你有好東西才好賣,沒有好東西就不好賣,所以不是那麼簡單。首先,賣和種有密切關係。有好東西就好賣。

還有一點,有好東西,你未必能賣好。比如說,有品牌的,它就有溢價能力,它賣的可能更好。同樣的好東西,沒有品牌的,可能就賣不好。就好像打橋牌,並不是你牌越好。而是你把不好的牌打好你才是高手。所以這個問題回答是,既難又不難。賣和買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是不能拆分的。要從種到銷,要一體化思考。要做好自己的品牌。

王佔山

雖然我們搞種植是剛剛入門,但一直圍繞大的種植戶做服務。所以親力親為地感覺到種植界的難處。到底是產重要還是銷重要,我們認為都重要。沒有好的產品肯定很難賣,有好的產品也不一定賣好價。

我也非常認同徐總的觀點。個人認為,每個環節要做到自己最專業的事。如果讓我們生產方完全從事銷售,完全實現產銷一體化,還是很難的。不管你是多大的基地,在整個行業當中,你還是佔得小小的一塊,沒有話語權。所以產品的價格一直是由銷售方決定產品的最終價格。哪怕你種的很好,也在一個時期的波動的前提下,賣不出好的價格。

我們談產銷一體化我們要想自己一體化,目前做起來,還是很難。某個單品當中,沒有做到我們的品牌,和我們的質量把控,大戶和小戶的區別。比如天地人我一直在關注他們的菠蘿。哪怕某一個時期,你的產品種的很好,但是一些小的農戶,把產品質量做下來,也一定會影響你這個行業中在某個節點的銷售和價格。

所以我認為,這方面需要在行業中的標準和自律。但做起來非常難。有一些想法,但在奔波當中,又覺得比較難。很希望種好自己的事,銷也銷好。大家做好自己的事。

種水果難還是賣水果難?這五位行業大佬說出了真相……

種水果難還是賣水果難?這五位行業大佬說出了真相……

果蔬論壇參會聯繫:186387821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