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一注意!新高考選科知道這些對你有利!

準高一注意!新高考選科知道這些對你有利!

“2018年北京高考改革第一年新高一6選3咋選???本人高一,我這屆是高考改革第一屆,下週就要正事選科,我肯定選的是歷史地理,目前就糾結於另一科是選物理還是政治?對了,我對於那種金融啊,人事管理啥的那種經濟管理方面比較感興趣或者就是學小語種啥的,但是我怕選的科人家不要,所以想問問大家,能選啥專業,還有選物理和政治哪個相對得分容易些?”

以上是一個新高一對於選科的困惑與迷茫,雖然只是高一,可是不得不承認,要想的更多,目光要放的更加長遠!雖然去年秋季起,北京市正式啟動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即高考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以及學生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的3個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組合而成。

6選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壘

可以說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享用”文綜、理綜“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轉變,這樣的改革,

具體帶來了如下的變化:

一是在錄取模式上

由原來“依據高考統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一參考”,

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

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二是在考試科目上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來的語文、數學、外語、文(理)科綜合科目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語數外各科滿分仍為150分。

三是在考試時間上

由原來的6月一次進行所有科目統一考試改為分兩次進行:

選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學期高考前,統考科目仍在6月。

四是在外語考試上

由原來的學生外語科目只能考一次改為學生可以參加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五是在計分方式上

考試總成績由原來的各科成績直接累加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加上3門選考科目按等級折算的相應分數。

大學規劃從高一就開始了?

新高考實行後,各年級大事表:

高一上:適應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點

高一下:夯實科目基礎,認知專業大類

高二上:學好各科科目,進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順利完成學考,認知細分專業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備戰選考科目

高三下:衝刺高考考試,學習志願填報

新模式為師生帶來新挑戰

北京市教委在今年5月發佈的《關於做好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學組織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要採用合理的方式在高一第二學期末調查學生的選課意向,高二年級開始針對選考科目及選學興趣進行選課走班教學。

不少學校也在採用“小走班”模式,即將三門或兩門選科相同的學生優先組成班級,其他科目或學生走班教學。以豐臺二中為例,將物理、化學作為選考科目的學生被固定到5個行政班裡,他們只需要選擇一科進行走班。

針對當前的高一學生,學校進行了每週一次的試走班,有學生反映在部分科目的教學班裡會遇到學習習慣不太好的同學,而且新的環境沒有班級的靈魂,學生缺乏歸屬感.選課走班也要求學生具備更強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覺自律地前往不同的班級上課,做學習的主人。

準高一注意!新高考選科知道這些對你有利!

高考改革在今年9月正式推動後,把人生選擇前置,讓學生從高二、甚至高一就開始考慮畢業後的方向。新高考既然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三年時間做好生涯規劃,成為更好的自己,為最終的選擇做好準備,便顯得比以往更為重要。

​歡迎關注精華學校,築夢三年,只為圓夢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