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校何在:东南联合大学辗转的求学之路!

经历过抗日战火洗礼的中国高校都在那个时期面临着不同程度上的威胁,这种威胁不仅有办学危机更有人身安全上的威胁,然而即使是这样也依旧不能阻挡那个时期的学子们的求知的热情。面对家破人亡的状态,那个时期的学子为了求知开始了一条漫长的搬迁之路,有的不辞辛劳西迁,有的依旧在原地坚守,但无论是面对各种状况都没有阻断教育的薪火流转,抗战时期位于战火中心地域的高校纷纷西迁至贵州、云南、四川、陕西一带建立临时学校,组成多所高校联合办学的联合大学,其中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就是其中成果最大的联合大学,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在中国教育史存在了仅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只存在计划案中的联合大学——东南联合大学。

国破校何在:东南联合大学辗转的求学之路!

震旦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由于上海地区聚集着众多的外国租界地域,因此日军并没有立即对上海实施占领,而在租界内留出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势力范围,被称为孤岛,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孤岛文学和孤岛电影的产生,而位于上海的高校由于租界内的安全的环境使得许多高校为了躲避战火纷纷迁入孤岛内,一时间上海公共租界内的高校数量达到了30多所,例如我们熟悉的暨南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震旦大学、大夏大学的一部分、光华大学、大同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美专,新华艺专、东吴大学、金陵大学等。

国破校何在:东南联合大学辗转的求学之路!

然而1941年局势再度发生变化,12月8日珍珠港时间爆发,日本对美宣战,日军进攻上海租界,位于上海公共租界内的高校面对时局有些再度宣布外迁,有些则宣布停办,大量的青年学生失学面对这种情况国民政府教育部宣布决定于浙江境内筹划设立东南联合大学,组成人员除了已经在内地设立分校的高校之外其余高校都必须参加,因此很快东南联合大学筹备委员会在自爱上海成立,有暨南大学的校长何炳松为主任,以及各个公私立大学的校长和东南联合大学新校址地区金华的部分官员;在这样的条件下东南联合大学于1942年3月24日在金华酒坊巷金华中学正式成立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接待和登记从上海撤出的各个大学的学生。

国破校何在:东南联合大学辗转的求学之路!

在此期间内,金华的东南联合大学的办事处接待了上海专科以上的学校达到了200多人,其中还有不少交通大学的学生和上海医学院的学生在东南联合大学办事处的资助下去重庆找到自己的母校,然而1942年5月15日日军进犯浙东一带,金华的安危受到了威胁,军政教育部各个机关便指令东南联合大学的学生向福建建阳搬迁,至此时期东南联合大学还没有正式挂牌建立,正是做一些前期的准备,1942年9月何炳松致电民国教育部请求正式成立东南联大,然而两个月后才得到回复批准成立的通知,而不久大同大学的师生到达了安徽地区,民国教育部又指令何炳松建立东南联合大学分校,然而戏剧的是仅仅三个月之后1942年12月东南联合大学的法学院和艺术专修科归并英士大学,此后的1943年东南联合大学文理商学院和先修班并入暨南大学,至此东南联合大学彻底成为历史。

国破校何在:东南联合大学辗转的求学之路!

英士大学农学院

其实从1942年1月份开始上海公共租界内的高校开始筹备东南联合大学到1943年6月东南联合大学撤销,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一个正式的挂牌仪式,夜入没有开学复课,所有的时间都在躲避日军的战火而迁徙,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从交战区撤出来的学生进行安置,始终也没有建立一个正式的名分,因此东南联合大学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悲催的联合大学了吧!

国破校何在:东南联合大学辗转的求学之路!

何炳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