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評八仙(七)鍾離權戰敗是鐵拐李在幕後使壞,其原因荒謬之極

在八仙的故事中,鍾離權歸隱深山追尋仙道的原因是由於在領兵作戰時敗於番邦之手,於是他覺得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躲入深山修道。在躲入深山中,鍾離權先後遇到東華帝君王玄甫和華陽真人,被傳授了金丹之法,最終成為全真教的祖師和八仙之一。然而誰有也沒想到,在鍾離權拋棄俗世的豪門子弟和大將軍身份而投奔道教的背後,卻有人暗中操縱和引導,而此人正好卻是八仙之首鐵柺李。這段公案在中國古代民間流程很久,雖然全真教的弟子們都一口否認,然而我覺得事出有因,必不是空穴來風。

瘋評八仙(七)鍾離權戰敗是鐵柺李在幕後使壞,其原因荒謬之極

作為漢朝的豪門子弟和大將軍,領兵和番邦作戰是鍾離權的職責,為了獲得這仗戰爭的勝利他也是盡了全力。從出征時的準備,軍隊的組織和紀律,先禮後兵的開戰順序,都是符合當時古代社會的意識形態的。在第一次交手中,鍾離權與番邦大將不聿戰八十回合不分勝敗,雙方士兵混戰互有死傷,算是平手的局面。第二次對戰,不聿擺出八門金鎖大陣,意圖活捉鍾離權。鍾離權識破陣法玄機,派牙將馮己破陣,然後自己掩殺,大敗番邦大軍。兩戰以後番邦敗勢已現,本來鍾離權可以大勝而歸。可是鐵柺李突然插手戰爭,讓事情反轉了。

瘋評八仙(七)鍾離權戰敗是鐵柺李在幕後使壞,其原因荒謬之極

鐵柺李認為鍾離權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最終還是要通過修道成仙回到天上去。可是如果鍾離權打贏了這一仗,回到朝中必然加官進爵,然後鍾離權會沉迷於人世的榮華富貴中,也就不能修道成仙了。因此為了點化鍾離權,必須讓他打輸這場戰爭,斷了他加官進爵的夢想。於是鐵柺李變成一位老翁模樣煽動欲撤兵的番邦大將不聿夜襲鍾離權大營,又親自出馬施法使得鍾離權大營夜間著火。兩相交加之下,鍾離權終於戰敗,不得不逃入深山避難。從整個過程來看,鍾離權應對並無問題,奈何有超自然的神仙作怪,他也沒辦法扭轉敗局。

瘋評八仙(七)鍾離權戰敗是鐵柺李在幕後使壞,其原因荒謬之極

鐵柺李插手戰爭的理由看似說得通,其實荒謬之極。首先不論鍾離權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貶謫下凡的,他都必須遵守人間的規矩。鐵柺李為了點化鍾離權貿然干涉人間戰爭,本身就是有違神仙基本法則的事情。其次《道德經》上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說法。這個說法本質上是指天地大道在人和萬物中處於絕對中立和無私的立場。而鐵柺李的做法本上上已經偏離了這個立場,看起來更像是現代網絡洪荒流修仙小說中那種斷章取義曲解的意思。因此從上述理由來看,作者對這段故事的編著是有違道教原則的。

瘋評八仙(七)鍾離權戰敗是鐵柺李在幕後使壞,其原因荒謬之極

不論是最早的黃老學說,還是後來的老莊時代,道家和道教都將無為二字作為修煉和做人的根本原則。所謂無為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一切隨緣,不可強求。這裡的隨緣不是指現代意義上的運氣或者緣分,而是指時間的一切客觀道理。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認為,天地大道都是有著客觀存在的原理,治理國家和人生的行為準則只需要按照這個道理行事即可。其實這是最早的,也是最為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而道家認為的客觀道理被稱為道,古代被理解為一切規則,現代更傾向於科學的世界觀。

瘋評八仙(七)鍾離權戰敗是鐵柺李在幕後使壞,其原因荒謬之極

在這樣的世界觀的指導下,我們看見中國很多神話故事中凡事神仙強行干預人間事務的都是違反天條,會被玉皇大帝派人咔嚓的。比如《西遊記》中擅自改動下雨數量的那位涇河龍王,白龍魚服的故事中那位變成鯉魚的龍王等等。然而在八仙過海的故事中居然出現了鐵柺李強行敢於鍾離權戰爭的事情,可見作者在道家思想文化和儒家學說方面都是半吊子,所以這種不倫不類的荒謬情節。當然如果只是寫網絡洪荒文或者修仙小說,大可不必如此較真,反正也不追求文學性和文獻價值,只要讀者看得嗨皮就好。

瘋評八仙(七)鍾離權戰敗是鐵柺李在幕後使壞,其原因荒謬之極

實際上中國道教在全真教之前,很少出現主動大規模傳教的活動,基本上都是採用民間百姓慕名而來的被動傳教方式。因此道教上把隨緣這個事情看得很重,鐵柺李這種強行刷怪的行為基本上沒出現過。而歷史上除全真教以外的主動傳教行為都不被道教承認,被認為是邪教。比如東漢末年張角的太平道,明朝中葉的羅教等等,都是被冠以邪教的名聲。主動傳教這種活動,在中國古代除了全真教以外,其它還是集中在佛教行為上。因此以仙緣和隨緣為核心的傳教思想,基本上主導了整個道教體系。

瘋評八仙(七)鍾離權戰敗是鐵柺李在幕後使壞,其原因荒謬之極

而全真教講究三教合一,吸收了佛教和儒家的部分學說和思想,所以比較開放,也就有了主動傳教的行為。隨緣是源於黃老無為而治的學說,現在被很多人誤認為佛教的理念,甚至以此弄出了網絡詞語"佛系"。實際上佛教只是在傳教中借用這個道家概念,使傳教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的一種手段。而這些都是佛教進入中國後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產物,只在漢傳佛教如禪宗、淨土宗、華嚴宗等存在,而佛教的其它分支如藏傳佛教、小乘佛教都不具備這樣的隨性的概念。因此不隨緣的鐵柺李本身存在就有違道教原則,作者其實是在生搬硬套。

瘋評八仙(七)鍾離權戰敗是鐵柺李在幕後使壞,其原因荒謬之極

從小說創作的角度來講,一部有思想有文學價值的名著自然是需要符合很多現實和客觀條件的,是具有極大的文學性和文化價值的。這樣的著作除了是人們打發時間閱讀的載體外,還會提供給讀者更多的更豐富的智慧和知識。就小說本身而言八仙過海中鐵柺李的這段劇情更像是網絡寫手為了拼湊劇情而做的設計,他不具備文學價值和智慧知識的數行,只是為了劇情而寫。這種寫法猶如一杯白水,與讀者除了短暫的興奮外毫無意義,不讀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