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勝利之後,琉球國並沒有迎來勝利

二戰勝利之後,琉球國並沒有迎來勝利

在中國東海與太平洋遼闊地區中間有一群島,該群島位於中國東海邊緣,由大大小小473個島嶼組成。歷史上,琉球群島是中國藩屬國,清朝末年日本窺探之下,利用各種不正當方式,通過武力侵佔擁有了這片島嶼。

從十九世紀之後,日本開始在琉球群島上進行殖民教育,建立符合日本利益的相關機構。直到1945年二戰勝利,根據相關國際法規定,日本的勢力範圍將被限制在琉球群島以外。然而在當時,美國對琉球群島進行單獨託管,使琉球群島歷史地位懸而未決。

琉球島原居民一直沒有放棄對該島嶼的主權申訴,並多次舉行大規模抗議。在冷戰期間,美國擁有對琉球群島軍事優勢,以及合法的託管權,使琉球群島無法得到應有的獨立,國際法在這個過程之中,並沒有很好限制日本的領土面積。

在冷戰大背景之下,美日兩國關係密切,日本向美國索要了琉球群島管轄權。在不符合國際法情況之下,根據與日本的關係,美國選擇了將託管權轉移給了日本,從而使日本繼續做自己友好盟友。

對於琉球群島的歷史地位,二戰之中形成的1943年的《開羅宣言》,1945年的《波斯坦公告》等文件已經十分明確,日本的主權申請不包括琉球群島。琉球群島是被武力吞噬之前,一直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日本並沒有傳統的統治史。在外交上,琉球國是得到中國明朝和清朝兩代的認可,具有完全主權的藩屬國。

二戰之後,日本歸還了琉球群島,美國在島上本應該扶持新的琉球國。考慮美國在琉球群島上的駐軍和日本關係,最終選擇了犧牲二戰時期簽訂的國際法,轉而將管轄權轉移給了第三方。在日本影響之下,琉球國的復國運動漸漸衰微,對日本的認可漸漸增強。儘管有琉球國原居民不時抗議,討論復辟故國,面對日本日益深入的影響力,再談復國已是無能為力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