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文蛤捉螃蜞拾泥螺 如東登海子牛車和黃海漁民看海聽海趕海


這是一組反映黃海邊村民的故事。2018年5月底,攝影師李建淮憑藉這組《家在黃海邊》,獲得了吳印鹹攝影資助計劃。    “萬里黃海水連天,我家住在黃海邊,一年四季十二個月,月月的魚兒離水鮮……”這首古老漁歌唱的就是我的家鄉——如東。晨光照射在灘塗小船上。圖文/李建淮

如東縣,隸屬於南通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是南通市北三縣之一,東面和北面瀕臨南黃海。如東是海洋灘塗大縣,是“魚米之鄉”。2008。洋口港。‘’鐵牛‘’趕海。圖文/李建淮

如東縣近海資源十分豐富,有各種淺水貝類50餘種,其中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的文蛤,年出口6000多噸,是全國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基地。1984。黃海村。採捕文蛤。圖文/李建淮

以前一些漁民靠下小海維生。在小汛日子與大汛退潮之後的間隙,他們帶上一柄二齒耙兒與兩隻海兜子,到海邊灘塗。1983。黃海村。灘塗張網捕魚。圖文/李建淮

踩文蛤,捉螃蜞,拾泥螺,站在丫漕裡用小耥網撈取小魚小蝦。這種趕海取捕就叫下小海。現在,下小海已經成為如東的傳統海洋捕撈方式。2008。洋口港。撒魚網。圖文/李建淮

80年代,海子牛是我國五大優等水牛之一,體形碩健,四肢粗壯,四蹄寬大,是如東漁民的寶貝。近海漁民用海子牛接港運貨,看重的是其挽力之大和靈性之妙。一牛車魚貨兩三千斤,一頭牛便能拉走。1980。黃海村。海子牛車灘塗接港。圖文/李建淮

靈性之妙是指在丫槽密佈的潮間帶,潮漲潮落,上灘下灘,非常危險。而海子牛爬坡身子前傾軛架深陷,下灘則厚臀抵車,四蹄平穩。趕海人不用管,一任它在灘塗上穩當地把您送到目的地。清人有詩云:微醉登牛車,雲容忽晴晦。海灘不見人,夕陽上牛背。1989。濱海村。趕牛者為牛穿“鞋”。圖文/李建淮


海子牛現在是如東縣城標誌性雕塑,它長5米,高3米,以錫青銅為材質,重達4噸多,昂然挺立於6米之高的花崗石柱上,位於縣城如東影劇院廣場中,環角寬背,厚臀圓蹄,頭南而尾北,好一副“不待揚鞭自奮蹄”的模樣。圖文/李建淮

40多年來,攝影師李建淮,離開喧囂的大城市,“歸隱”於海邊漁村,把自己融入漁民之中,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出海同捕魚。1992。濱海村。戰風浪。圖文/李建淮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李建淮依靠大海做足了攝影“文章”,他看海,聽海,趕海,拍海,從海里來,記錄了漁民生活勞作,也記錄瞭如東的圍墾史和開發史。1987。黃海村。捕箭頭魚。圖文/李建淮

1984。黃海村。滿載而歸。圖文/李建淮

1983。東凌港。魚兒豐收。圖文/李建淮

1984。黃海村。曬魚乾。圖文/李建淮

2007。洋口漁港。待出港的漁船。圖文/李建淮

李建淮,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如東縣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2015年《情繫南黃海》攝影展在南通市文化館展出 ,並出版同名畫冊。

42年來,李建淮記錄與人為伴的海子牛,記錄勤勞淳樸的如東人,記錄浩淼無邊的南黃海。2018年5月底,攝影師李建淮憑藉這組《家在黃海邊》,獲得了吳印鹹攝影資助計劃。吳印鹹攝影資助計劃計劃是吳印鹹攝影藝術雙年展的重要部分,為傳承吳印鹹的藝術精神和對攝影教育事業的關注,面向全國徵集並最終資助10名攝影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