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由於受爺爺影響,我父親在世時,早餐不太愛喝粥,而是喜歡吃中式麵點,如小籠包、燒賣、麵條、餛飩;或是燒餅、油條和豆腐腦之類的;那時我們家門口有一家很有名的早餐店,叫華園,每天都見排好長隊的食客,生意特別好;且只做早點和中餐,下午就關門打烊了;華園的小籠包和餛飩特別好吃,過去人純正,不會弄虛作假,湯水都是大骨頭熬的濃湯。所以每到節假日父親回家,我們兄妹幾個就特別期盼著聽到父親說:明早,帶你們上華園;哈哈:這樣就意味著我們也可以難得開一次洋葷,吃點帶肉味的早餐了。每每想到這就會心痛,因為父親已去世快30多年,從發現到去世只有短短的3個半月,我都未能親手給父親做過一頓飯~~~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我的兒子,雖從未見過外公一面,但在飲食習慣上則特別像外公,早餐不愛喝粥,就愛吃餛飩麵條啥的,吃了20多年也未見他厭過;想到這,時常讓我想起我的老爸~~~

餛飩:營養美味,且簡單快捷又方便;包餛飩用的肉餡量不多,3塊錢豬肉可以包好幾十個小餛飩,一家三口一頓都吃不完;所以我從不買放在冷櫃中現成的絞肉,也不願意讓老闆現絞,喜歡回來自己用絞肉機絞或是老傳統“用刀剁碎”;然後調點食鹽、料酒和蔥姜水攪成水嫩嫩的肉泥;總感覺自家做的肉餡不用放味精也比外面的好吃,有肉的香味。有時我也會一次性多剁些肉餡,取點用來包餛飩,其它的做家人愛吃的肉丸子,一舉兩得。我們家下餛飩時,除放雞蛋和蔬菜外,我還會放點“蝦皮”,天然的鮮味劑,比放了味精、雞精,更要鮮美,吃著也放心;最後再放點純香開胃的麻辣油,味道真是太贊~~~

材料:雞蛋1個、青菜1小把、小餛飩18個、輔料蝦皮少許、蔥花少許、食鹽1小勺、葷油1小勺、麻辣油1湯匙

方法:1、備好食材,雞蛋是提前煮好的,有時也會在下餛飩前煮個溏心蛋,隨親喜歡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2、買回來的豬肉提前剁好,再加點鹹鹽、料酒和蔥姜水,順一個方法攪拌成肉泥備用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3、餛飩皮買現成的,取少許絞肉放至餛飩皮一角,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用咱平時吃冰淇凌的小木棒來包餛飩,真的特別方便快捷,比筷子、勺子好用多了;相信親用過也會跟我一樣喜歡的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4、藉助木棒上肉餡的粘合作用,將木棒放在餛飩皮的角上,輕輕扭轉木棒,一折一卷,隨失抽出木棒,再一折一窩,一個餛飩就OK了;熟練後,一分鐘可以包好多個餛飩呢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5、包好的小餛飩,我會用平時烤蛋糕的不粘烤盤來盛放,即使排的很擠也不會粘連;然後將多餘下來的餛飩連盤直接放冰箱冷凍,定型處再裝袋保存;吃前取出無直接下鍋煮熟即可,非常方便;若沒有金盤,可在砧板上鋪一張保鮮膜,再放上餛飩餃子冷凍,同樣也不會粘連在一起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6、下餛飩前先調好湯水,碗中放入:食鹽、蝦皮、葷油和麻辣油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7、倒入適量開水調勻備用,家中若有骨頭湯和雞湯類的高湯會更香,還省得放葷油了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8、現在可以下餛飩了:鍋中水開下入洗淨的小菜秧,加蓋煮開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9、然後依次放入包好的小餛飩,加蓋大火;餛飩量一次不要放多,那樣容易糊在一起影響口感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10、煮沸後,滴少許清水,激下,這樣保證肉餡能熟透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11、等再次沸騰,見小餛飩全部浮起,表明餛飩熟透,就可以關火了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12、快速用漏勺撈出,放至剛剛調好的辣油碗中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將雞蛋對半切開放進去,最後撒點蔥花增香;家中若有榨菜絲,再放點味道更鮮美

懷念爺爺的那碗餛飩,源自一份文化的傳承!

小貼士:

1、絞肉餡除調味料外,再添加少許清水一起攪拌,肉質更細嫩

2、家中若有雞湯、骨頭湯類的高湯更鮮美,沒有的就跟我一樣調味加開水了

3、餛飩皮很簿,時間長容易破皮,宜大火快煮,所以包小餛飩時,餡少放點味道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