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夏日骄阳素来蛮横

明目张胆地穿过书房的橱窗

竟在一堆书前露出羞怯的模样

只敢探出半个身子窥视

那是叠得整整齐齐的小学语文教材

封面光亮干净

只是书角些许泛黄发皱

记录着岁月的踪迹

这个深情温馨的书房

属于一个和蔼的先生

她将对教书育人满腔的爱意

投入小学教育语文专业中

她是教师教育学院的老师罗雅萍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罗雅萍,副教授,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委员,省普通话测试员,校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语文专业教师,教授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教师口语等课程。

“我从当老师起就很喜欢教书”

“中学时代,我最感兴趣的是历史,曾幻想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手持考古铲,去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这是罗雅萍老师最初的梦想。

1983年高考后,她来到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此告别梦想,与教师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学的是师范专业,所以,她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会利用课余时间训练普通话、三笔字等教师基本技能。那时的她,对教师职业不反感,也谈不上喜欢,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误人子弟,不要让学生笑话自己不称职。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对教师职业态度的改变始于教育实习的第一堂课:当她双脚踏上讲台,注视着台下几十双渴求知识、熠熠发光的眼睛的瞬间,对教师的职业情意油然而生。

“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成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注视着你,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鞭策。从此,我喜欢上教师这一职业,这种情感一直延续到今天。如果人生有第二次选择,我依然会选择做一名教师。”

1987年8月,刚刚毕业的罗雅萍回到故乡安吉,担任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一教就是五年;1992年,罗雅萍来湖州师范学院工作。从中学、中师到大学,罗老师对教育教学始终保持着满腔热忱。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

在罗雅萍的概念里,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对授课老师的要求很高,掌握语文的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教他们以后的学生。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这门课程,正是罗雅萍成为有能力教好这门专业的老师的一块跳板。

2002年,一直教语文的她接手了小学语文教法课程,秉持“一旦开始就会竭尽全力做好”的理念,她不断下小学课堂听课,不论是实习生还是资深教师都被她听了个遍儿,累积了许多的案例,带到湖师院学子的身边,结合每个同学的情况指出他们在教学上的缺陷,让学生具备更强的教学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上,罗老师进行了极大的创新。“认知-质疑-研究-实践-反思”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主动权真正返还到学生手中。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大家对同一篇课文进行备课,互相批改纠错。小组成员的所有实践活动也采用视频、照片等形式一一记录进学生的小组档案中。小组活动增进了学生的友谊,而相互的配合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师院最好的手工课老师”成了罗雅萍的身上十分瞩目的标签,连她的女儿都曾笑称罗老师“不务正业”。对于这样并不全面的声音,罗老师却乐在其中,是对其付出的一种肯定。

罗雅萍开设手工相关的课程至今十余年,仍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从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中国结编织到精美绝伦的花网丝艺乃至幼儿桌椅的制作,她一直在与时俱进地精益求精。目前,她还是湖州市老年大学手工工艺、湖州市文化馆非遗中心中国结艺的兼职教师。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身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不论面向的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学子,都应‘一专多长’,教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技能。”罗雅萍这样说,也一直在这样做。

罗雅萍的课堂生动有趣,除了专业知识还有一身本领,自学校开展教学测评以来,每次评教均为A,她就是公认的优秀教师。她的学生也在不断用能力证明这点——她班级里的学生就业率几乎年年最高,教资笔试通过率曾高达百分之百,教资面试曾仅一人未通过,编制通过率曾近百分之八十。

“‘罗妈’是对我教学生涯最大的馈赠”

2009年,罗雅萍班里的几个男生开始在私下亲切地叫她“罗妈”,很快这个叫法传遍了整个班级,“那次偶然看见了同学们线上留言清一色喊我“罗妈”,特别惊讶但是又感到浓浓的暖意。”

“学生也许只是一个班级几十分之一,可对于他的家庭就是百分之百。老师要将每个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教导与关怀,才能不负为人师者。”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她会严肃认真对待教学任务——平均每年授课600课时,甚至高达900课时,远超288课时的标准。期间还必须频繁出差,罗老师却从未落下一节课,即使每一次长途奔波后很累,她还是会给学生补上。而且她能记住全部同学的名字,这是她对学生的负责与督促,希望学生上了她的课能真正学到有益的东西。

她会努力贴近学生们的心灵——虽然罗老师如今已经五十多岁,可她的心灵就像她的“小语教”教材,几乎没有岁月的痕迹。这一切得益于她的女儿,她的女儿与学生年龄相仿,她从与女儿的日常相处中掌握学生们的兴趣取向,拉近是师生间心灵的距离。

她会热心关切同学们的生活——担任班主任期间罗老师最关心寝室问题,曾经机智化解寝室失窃事件,促进同学重归于好。哪怕毕了业,还是会接到“罗妈”的关心电话,与学生讨论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事。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往届学生赠与“罗妈”礼物墙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有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届高中学生群

还有历届中师学生群、大学学生群

既有当班主任的班级

也有只是担任任课老师的班级

在罗老师办公桌、橱窗里

有许多毕业生的照片

还有他们留下的

一纸信笺、一本回忆录、一张明信片

并不值钱在罗老师心中却远比金钱宝贵

每每翻阅都会展开微笑

三十余年的光阴

罗雅萍选择奉献在小学教育语文专业

以无尽的热忱投入教育事业,不畏苦难

孜孜不倦地教育祖国下一代

将母爱式的教育理念代代相传

和她的学生一齐

用爱书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如果碰巧你也是罗雅萍老师学生,就在下方留言处写下你与她最美好的回忆,小编会帮你转告哦!

先生的书房|不论是“小语教”还是手工艺,我都在努力做好你们的“罗妈”

文字/金凌、曾梦淳

摄影 / 梁珀榕

审核 / 龚思、顾琰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