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流轉三個維度:漸進、規範、科學

土地流轉既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也是農村現狀和現實的需要。近年來,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在一些地區逐步形成,農村土地規模效益得以顯,土地流轉雙方也均獲得了收益。

但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轉,因為流轉不規範等原因,也出現一些問題,農民不能按時拿到應得的土地流轉租金,甚至一些地方出現大面積承包土地的“老闆跑路”現象,形成新的農村不穩定因素。

在土地流轉中,加強規範性、科學性發展,並循序漸進,是現實的需要。

農村土地流轉三個維度:漸進、規範、科學

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

從整體上看,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服務體系目前還不健全。資料顯示,截止到目前,全國有三分之二的縣和鄉鎮,還沒有建立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多數縣鄉還沒有土地流轉服務機構。

加快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社會性的服務體系,是一個社會性的系統工程,而這樣的一個服務體系包括方方面面,既包括政府層面的,也包括社會層面的。一個完善的社會性的服務體系,對於土地流轉市場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基礎。

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的社會性服務體系,一方面各地政府要健全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尤其是縣一級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縣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點的三級服務網絡。我國的土地流轉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各地政府的積極參與能有力促進中央政策的落地,也能促進這一市場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便於快速建立土地流轉信息庫,開展信息諮詢、評估、協辦手續等服務。

二是培育土地流轉中介機構。土地流轉畢竟是一個市場行為,市場的事情最終應該交給市場。而正因為目前土地流轉市場服務體系不健全,市場發育不健全等原因,出現了部分不好的現象,甚而可以說是亂象紛呈。

日前農視網對土地流轉市場的亂象進行了“套路”總結。對當前土地流轉市場存在的種種亂象,總結得具體而全面,可謂一針見血。

套路一:不正規合同。很多農民朋友由於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法律意識淡薄,在租用土地的時候就經常被人鑽空子!在農村,大家借錢還錢多采用手寫的方式。有些人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也跟農民簽訂這種不正規的“協議”。一旦出現問題,租用人翻臉不認賬,農戶也無可奈何。

套路二:家裡地被租了,我卻不知道。有些用地人直接跳過農戶與村委會簽訂協議,農戶常年在外打工對此毫不知情。

套路三:租地濫用,到底哪塊地是我的?有些不良商家看中了農村土地流轉價格低的特點,租用之後把土地用作商用。更有些企業直接租用幾戶的土地,統一把地推平,各家連邊界都找不到了。

套路四:拖欠地租背後的故事。國家鼓勵農民將土地流轉,便於集中管理。同時也鼓勵和支持企業下鄉幫扶農戶,因此,在租地時會給出相應的補貼,但是一些企業為了套取國家補貼,以等待發放補貼等理由惡意拖欠農戶的地租。

套路五:土地租來租去,租金找誰要?除了套取補貼,低廉的租地價格,讓倒買倒賣的“二倒販”也心動了。他們以低價從農戶手中租用土地,轉手就把土地高價租出。有的土地甚至被倒來倒去三四次。到了收地租的時候,互相推來推去,農戶們都不知道這錢應該找誰要!

各方應做好自己份內事

正是由於當前土地流轉市場處於初級階段,一切還不規範,參與農村土地流轉行為的各方,往往會出現“越位”行為,鬧不清自己的角色,幹了自己份外的事情。有時候,有的還好心幹了壞事。

不久前,陝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欄目報道說,陝西省丹鳳縣一些群眾向欄目反映,說他們家裡的核桃地流轉出去了,結果流轉費領了一年之後就沒人給了。那麼,這些村民的地流轉給誰了?大多數村民因為沒有籤合同,流轉費成了本糊塗賬。對於村民拿不到土地流轉費,村幹部解釋說:“企業向政府報的項目資金沒有下來,所以企業沒有錢給農戶付流轉費。”

無獨有偶,河北省大名縣龍王廟鎮下屬的兩個村莊,近幾年也有兩個土地流轉項目。其中東曹口村的項目至今已經形成“爛尾”,當時由於產品由於沒有形成自己完備的銷售渠道,造成產品季節性積壓,多次發生蔬菜瓜果爛在地裡,或者直接被傾倒進河裡的事情發生。寨裡村的項目,在土地流轉數年後,2017年年底被轉租,部分當初流轉土地的村民不願意再繼續流轉,因為他們覺得流轉費用不透明,有些人在裡面吃“差價”。

土地流轉行為主體包括兩方,一方是流轉自己承包土地的農民,一方是租用農民土地的企業、合作社等。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政府、村委會,實際上算是第三方。某些土地流轉項目出現一些問題,多是上述三方沒有在實際中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

一些地方政府,由於慣性思維,不自主地在涉及土地流轉事務中,把自己當了“主體”,成了先鋒官。甚至某些官員為了促成“政績”,動用公共權力強勢介入和推進土地流轉項目完成。有的甚至截流土地流轉費用,蠶食土地流轉“差價”。

一些租用土地的企業、合作社,自不量力,盲目租用超過自身經營實力的大面積土地;有的甚而租用土地之初,就懷著不純的動機,打的是套取政府財政補貼的“小算盤”。

最有話語權的農民,在土地流轉中,在許多地方,卻成了最無話語權的弱勢一方。而這一切,是一個健康完善的土地流轉市場,不應該存在和發生的。目前看來,土地流轉市場構建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土地流轉需科學規劃循序漸進

土地流轉需要科學性的規劃,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因地制宜,忌拔苗助長。這一方面,也有成功的例子。

2014年7月,石家莊市政府下發《關於進一步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發展的意見》,當年,市財政拿出3000萬元,設立農業規模經營發展扶持資金,今後根據發展需要適當增加,對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扶持。

當時石家莊市定的目標是,到2017年,農村土地流轉率達到30%以上。為此,幾年來石家莊市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石家莊市開展多形式土地流轉,鼓勵農戶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託管等方式流轉土地。結合農田基本建設,鼓勵農民採取互換方式,解決承包地塊細碎化問題;土地流轉可以採用農戶自發流轉,也可委託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進行流轉;農村土地流轉雙方必須簽訂規範的書面流轉合同,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與流轉土地相關聯惠農政策補貼由雙方協商確定。

同時,石家莊市積極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範發展農民合作社,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引導農民以家庭為單位,通過土地流轉發展家庭農場。引導各類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市場等與家庭農場建立利益連接機制,發揮帶動作用,構建“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產品市場+家庭農場”等多種經營發展模式。

扶持發展以“龍頭企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戶”為主要形式的產加銷一體化綜合體。引導支持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來資本依法利用流轉土地投資建設設施農業,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

瓜熟蒂落,幾年過去了,如今石家莊市區周邊各種生態園遍佈,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如欒城區就出現了範臺草莓基地、柳林屯村、神農福地、蘇園等規模化的採摘基地;藁城現代農業觀光園是集農業現代化、觀光采摘、餐飲會議、溫泉療養、兒童遊樂、水上娛樂、休閒度假、拓展訓練、科普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型休閒度假項目;趙縣旭海莊園更是把“時令”採摘做到了極致。旭海生態園佔地達600畝,擁有72座高標準四季日光溫室大棚,1-5月份可採摘草莓,3-5月份可採摘桃子,5-10月份可採摘葡萄,一年四季可以採摘蔬菜。莊園除了能採摘各種瓜果蔬菜之外,還建設了佔地200餘畝旭海遊樂場還可以組織篝火晚會,舉辦各種比賽等娛樂項目供遊客遊玩。

土地流轉市場發展是一個過程,需要各方盡力培育,功到自然成。尤其在目前這個階段,地方政府以積極性、服務性的態度引導工作,極其重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推進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必須以尊重農民利益為前提。地方政府絕對不能對土地流轉的速度下指標,否則就是與國家的政策法律背道而馳。在招商引資的時候,不要急於求成,要尊重農民的意願,否則風險也很高,要量力而行,保持穩妥的速度比較好。地方推進土地流轉,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把現在的優惠政策和地方實際結合起來,更符合市場規律,也是避免政府到時陷入被動局面的最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