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故事丨在威县诞生的一支人民子弟兵

​在威县诞生的一支人民子弟兵

  ––青年纵队第三团县区民团武装被编为日伪警备旅

威县故事丨在威县诞生的一支人民子弟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平津失守。日军沿津浦、平汉铁路大举南下。不久,攻陷大名、邱县,占领威县和临清县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政府瓦解,社会秩序混乱。这时,土匪、散兵游勇、当地民团、封建会道门等形形色色的武装组织乘机蜂起。他们抢枪支、争地盘、互相攻掠、征粮派款,民不聊生。威县周围千人以上的队伍有李景隆、王来贤、赵山峰和高范卿等部,开始他们还大都打着保家乡、抗日救国的招牌,后来有的就当了伪军。

日军占领威县城后,申益安、高况禹、翟秉钧等进了维持会。他们为保护其地主阶级利益而投靠日军,以维持地方治安之名掌握武装,策动高范卿部投敌。

高范卿,字士举,威县义合营人,地主,士绅,当威县民团团总多年,为人还算正直,也有一定威望。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高萱芝,原是威县四区民团长。二儿子高西伯,原是国民党旧军官,人云他打仗勇敢。高范卿和士绅申益安、高况禹是老世交,通过他们的活动,高为了保存实力投靠日军,其部队被编为日本清水部队警备第一旅。

这个旅辖四个团一个警卫营。一团是雪塔、章台、经镇一带民团,团长高萱芝。二团是贺钊村和威县城郊一带民团,团长李侍曾(李继孔)。三团是七级一带民团,团长李振武。四团是清河县城以西民团,团长王怀远。警卫营是王村、义和营一带民团,营长高西伯。全旅约两千人,军官多是旧军人,士兵大部分是本乡农民,没有重武器,只有轻机枪一挺。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保家乡、维持地方治安。警一旅的官兵并非甘愿投降日军当伪军、当汉奸,他们拒佩伪臂章,拒挂太阳旗,有的大骂汉奸,大骂维持会头头。

争取伪警备旅起义,冀南抗日独立第二师诞生

1937年10月间,直南特委正忙于筹建、恢复各县党组织和创建武装的活动。这时,威县的进步知识分子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救亡活动。王含之、邓易非等联络寺庄、雪塔一带的赵剑、杨跃西、郭克、王杰生、刘润生、苗惠民(赵剑等6人都是威县简师学生)、张双礼、张介甫等组织救亡工作促进会。他们在寺庄村出壁报,组织群众听广播,秘密油印散发传单,号召起来抗日。在伪清水部队警备旅中,利用同乡同学亲戚朋友等各种关系进行抗日救国活动。

威县故事丨在威县诞生的一支人民子弟兵

11月间,直南特委派廖中符做争取伪警备旅抗日的工作。到威县后,即和王悦尘、邓易非取得联系。王、邓协助其工作。通过分析形势,研究伪警备旅的情况,认为我们必须很快争取这支部队到抗日救国战线上来。该旅士兵多是农民,下级军官多是行伍出身,大多数都有正义感,不甘心当伪军,做汉奸,要求抗日。有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在那里活动,有利我们的争取工作。当时定了三条:一、先从做好团营工作入手。廖中符已认识该旅二团团长李侍曾,首先争取二团,进一步争取全旅。二、要做好有关地方士绅的统一战线工作,通过他们去做上层工作。三、军官中不少是国民党员,还要防止他们投向盘踞在武强一带的国民党军段海洲部。

廖中符对李侍曾部队的争取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

李继孔,字侍曾,威县贺钊人,行伍出身,讲义气,主持贺钊地区民团多年,在威县南部有威望。当廖中符同他讲抗日救国道理和抗战形势时,李表示:“鬼子这样猖狂,我们要尽快联合起来,打他几次,给他个厉害才是。”当特委马国瑞到团部会见他时,他表示:“我坚决抗日,决不当汉奸。”李团有三个营,营长刘宗孔有200多人,营长梁子玉有200人,营长陈春阳有近200人,都很听李的话。经李侍曾和廖中符对三个营长做工作,这三个营长都很快被说服了,一致同意接受八路军改编,并表示做其他团营的工作,争取全旅一起改编抗日。

怎么争取全旅起义?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刘宗孔要去找他的老师小里罕村的荆玉楼。荆系地主,国民党员,七级村高级小学的校长,当时是三团一营营长,团中有他的同学,他可以说服第三团。王悦尘建议邀请潘固村王宗约和王中立二人,他们虽系国民党员,但有民族正义感,在威县知识分子中有较大影响。

威县故事丨在威县诞生的一支人民子弟兵

王宗约、荆玉楼都被请来了,又经王宗约的建议,邀来宋采芹。宋是高范卿的内侄。通过他去争取高萱芝、高西伯。经过一段工作,首先是一团二营营长李所雇赞成改编抗日。二营有200余人,参谋张风轩,雪塔人。接着是三营营长刘翠文赞成改编抗日。随后,高萱芝、李振武也都表示同意被八路军改编。事已成熟,即由廖中符和李继孔出面邀宋采芹、王宗约、刘翠文、高萱芝、荆玉楼、李振武等共同商议接受八路军改编的方法,最后达成三条协议:

1.立即接受八路军改编,请求早日下达改编命令;

2.立即与雪塔伪警备旅首领谈判,停止其伪旅一切活动;

3.重新任命各级领导人。

廖中符向东纵司令部作了争取工作的汇报,同意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冀南人民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但鉴于一师编后又叛变的教训(李景隆部被我军命为冀南抗日独立第一师师长后,叛变当了伪军),确定暂不给八路军名义,而命为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师长高西伯,副师长李侍曾,参谋长荆玉楼,政训处主任宋采芹,供给处长王宗约,一团团长高萱芝,二团团长李继孔(兼),三团团长李振武,四团团长王怀远。加派廖中符与孙卓夫为八路军代表,廖并兼任参谋主任,孙卓夫兼任政训处副主任及组织科长。随后,由纵队司令部召集高西伯、李侍曾、荆玉楼、宋采芹等开会,宣布命令,并作了指示。

威县故事丨在威县诞生的一支人民子弟兵

1938年2月中旬(旧历正月十七日),由高西伯出面在北胡帐高级小学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他在讲话中提出:要抗日,不当汉奸,部队改编为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接受八路军领导等等,并公布了任命名单。孙卓夫代表八路军东纵讲了话,号召与会人员当场撕下伪军袖章,宣布起义抗日。当时,会场一片欢腾,大家举起了拳头高呼:“打日本,救中国,誓死不当亡国奴!”廖中符、孙卓夫责成邓易非起草《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成立宣言》。这样,争取工作顺利完成,党领导的以威县人民子弟为主的一支抗日武装正式走上了抗日战场。

独立二师宣布成立后,师部和特务连驻扎在北胡帐高级小学校,很快建立了政训处,郭克、赵剑、苗惠民等都安排在处里工作,宣传科长邓易非,除奸科长范若一,并将正在东进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学习的王含之、杨跃西等抽调出来,派到营里当教导员,开展基层政治工作。

威县故事丨在威县诞生的一支人民子弟兵

约摸过了六七天的时间,威县日军、伪军600余人趁夜间袭击了北胡帐独二师师部。一团二营、三团二营闻讯赶来进行抵抗,掩护师部机关突围转移。敌人不敢恋战,急急忙忙窜回城去。这次作战,互有伤亡,一团二营营长李所庵英勇指挥部队作战,身先士卒,光荣负伤。部队在战斗中受到锻炼和考验。

战后,领导机关移住经镇。老百姓听说警备旅起义了,并和日本鬼子在胡帐打了一仗,一片欢腾,自发地送粮送草,报名参军,有的还扛着自家的枪来参军。医生刘凤阁夫妇还带来了几箱药品,部队的抗日情绪更加高涨了。

部队转移到七级一带,师部驻扎在七级镇,按纵队指示进行整训。

部队连以上军官多是旧军人,有的是国民党党员,政治成分复杂,思想不稳定,干部队伍的充实加强成为首要任务,为此,地方党委派来地方党员干部刘建夫、刘大伦、刘伯平等,纵队派来陈晨、胡光、王川、张涛等党员大学学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分配来张磊、盖储乾、仲济华、韩海生等毕业学员,通过干部关系介绍来了高锐、高峰、王洋、梁良、刘运辉、于醒华等青年学生。这批干部和青年学生都分别担任了营、连政治教导员或指导员、司令部参谋、政训处干事等职务。还有青少年学生参军,刘水、宋干、董海、张学信、苗青、尚怀凯等组成宣传队。他们这些人就成了当时部队的骨干力量。政训处参谋处、供给处、卫生队的力量充实加强了,政治工作开始活跃了,上政治课,唱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歌就是这时在部队的宣传教育中唱起来的。

纵队首长对建军方向十分重视,要求部队很快游击起来,成为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野战军。而部队上层部分领导人则有留恋本乡本土的思想,纵队首长为此开会讲话进行教育动员。师领导,连队的共产党员积极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为稳定部队做了大量的工作。

4月初的一天,宋任穷同志从南宫到七级二师师部召开营以上干部大会,讲了抗战形势,建军建党的工作与任务,明确指出:“建军先建党,大力发展党员。”从此,部队就首先在这批新的青年干部中进行了发展党员的工作。

部队在七级驻扎一个月,经过整训,军容军纪大有改观。纵队命令独二师参加歼灭赵山峰部伪军的战斗,一战而胜,缴获无数。

独二师改编为冀鲁游击第一支队

1938年5月10日,八路军东进纵队首长徐向前、宋任穷指挥六八九团强攻威县城。部队打得非常英勇顽强。独二师于枣科担任阻击临清援敌任务。城未攻下,敌亦未出援,但敌非常恐慌,不日敌即撤出威县。独二师进驻威城。

6月中旬,部队奉命进行整编。徐向前、宋任穷首长到威县主持整编。徐副师长先在营以上干部会上讲了话,又亲自向部队全体指战员进行动员。指出:“部队扩大了,进步了,为满足广大指战员相当正式八路军的愿望,唯一的办法是建成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抗日野战军……”并通俗地讲解了抗日救国与保卫家乡的辩证关系。

部队编为冀鲁游击队第一支队,任命李侍曾为支队长,廖中符为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孙卓夫为政治处主任。政治处设秘书和组织宣传、民运、政工五股,分别由邓易非、郭克、刘伯平、刘健夫、王川担任股长。供给处郑世古为处长,卫生队刘风阁为队长,下属三个大队均设教导员,一个警卫队设队长和指导员。全员共1600余人。

这次部队整编使该部升格,这是一二九师和冀南军区首长适时的决定。这个部队从北胡帐起义到威县改编,由地方游击队到野战军是质的进步。这是我党教育改造旧地方军队政策成功的一个范例。

整编后,干部战士都正式佩戴上了“八路”臂章,大家非常高兴,唱起革命军人的歌来。

由于党的领导的重视,整编支队后不久,一二九师决定从三八六旅七七一团抽调两个连队编入支队并派刘细友等营连干部数人充实干部队伍,使部队素质提高到新的水平。

部队整编后,开赴临清集训,主要是游击战术和射击瞄准。党政工作,主要是进行人民军队本质教育,开展连队民主,严禁打骂士兵、枪毙逃兵,实行经济公开,由士兵管理伙食。除此,着重抓党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刘志坚主任曾指示:要抓建党,大力发展党员,连队建立党支部。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支队部建立了总支,大队建立了分支,连队建立了支部,党的活动公开了,政治干部受到尊重,政治工作活跃了,开门发展党员得到了上级的表扬。

随着建党活动的开展,提拔了一批连排干部,并采取总结、报告会、轮训等办法,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还办了军政干部训练班,吸收了一批地方进步青年干部。对经教育仍坚持错误思想立场的部分旧军官、国民党员,则陆续调出了部队。

奉冀南军区命令,支队参加了抗战一周年纪念大会活动。这个大会体现了党的统战政策,参加大会的有我军,也有国民党军。徐向前和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出席大会并讲话。

支队编为青年纵队第三团,驰骋在鲁西北战场

8月初部队开往夏津、平原和高唐一带,任务是打击敌人的活动,破坏铁路(津浦),保障铁路东西联系,掩护鲁西北地区工委开展工作。在这期间,部队派出小股部队进行活动,出没于敌据点大村镇,打击了恶霸地主武装和汉奸、伪军,在平原还活捉日本鬼子一名。

8月21日支队奉命编为一二九师青年纵队第三团,代号“成安”。

为充实部队实力并加强其领导,冀南军区、青纵领导陆续派来民运股长刘道南、特派员龚崇顺、供给处长曹春芳等红军干部,不日团政委刘福盛亦到职。团政治处主任孙卓夫到清河县油坊同地方党委商定,将任清泉领导的运河支队编入三团,青纵领导又新编一个营。此时全团编有四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特务连,一个骑兵排,全员共2000余人。

10月,平息白吉会暴乱。部队由清河姜庄出发,经油坊、段芦头至枣强,平息日军指使的白吉会暴乱。会徒数千人乘夜来犯,我军收缩固守,黎明反攻,收缴会旗、符号、器械无数,将暴乱平息。

11月中旬,青纵三团奉一二九师首长命令,开赴山东聊城,解范筑先之围。不料急行军至冠县后,聊城已失守;范筑先殉国,省委张霖之命令三团迅速稳定范筑先殉国后的混乱局面,击退顽固派进攻,保障山东省委开展鲁西北地区工作。部队星夜南下,即派一、二营赴莘县,为被顽军王金祥部围困的十支队、机枪营和莘县县委机关解围。一战围解。

12月初,张霖之决定将内黄一带卫河支队300余人编为三团新四营。还介绍来了殷涛、赵书林、项南、冯彬、杨健、杨绍先等青年干部参军。

茌平徐家楼之战:1939年1月,团部率二、三、四营归陈赓指挥,和六八八团、补充团、津浦支队、骑兵团开往茌平、博平、高集,强袭高唐,掩护地方三十二支队集结,打击顽军,保障党的地方工作开展,一营跟随先遣纵队司令部行动。

3月5日晨,在茌平徐家楼村(许楼),日军六七百人,有炮兵、骑兵、汽车自村东向我进攻,步、炮齐发,火力甚猛,我军固守,敌数度猛攻都被击退。午后,敌骑兵绕我西南侧背,又被我阻击。这时敌释放毒气,官兵头晕呕吐,大家用毛巾裹尿泥捂住口鼻,奋力抗击,敌人未能前进一步。

当时,我一营随先纵司令部于琉璃寺一带亦遭敌攻击,虽敌炮火猛烈,并释放燃烧弹,而我军始终把敌军压制在寨壕之外。三团和先纵司令部取得联系,奉命于黄昏转移。当晚撤出阵地,向东南行军60里,至潘家庄以南之张家庄宿营。次日午后,日军机械化部队又跟踪而至,一个排于徙河边凭堤阻击,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24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三团转移到靠近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的地方。

3月中旬,一一五师师部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三团营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罗荣桓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他说:“现在,抗日民族自卫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只要我们克服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华民族。”干部战士听了罗政委的报告,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从泰山到太行山冀西游击、讨顽

3月末,三团归先纵指挥,开赴山西黎城。

4月,部队于黎城东郊休整,刘伯承师长听了关于部队锻炼成长的汇报,多作嘉勉,并鼓励廖中符多学军事。任命刘昌义为团参谋长。补充械弹,发了夏衣。刘师长又检阅部队,付钟主任为连以上干部作了形势报告。经短期休整,部队恢复体力,斗志更高。

部队经短期休整之后,奉命开往冀西游击。任务是:保障平汉路东西交通,打击平汉线两侧之敌伪,对顽军则进行反摩擦的斗争,维护我地方开展工作。

6月初,我军驻扎在邢台以西的将军墓一带。邢台日伪军约800余人,经宋家庄进犯,我军阻击于宋家庄西山,敌屡攻屡败,伤亡惨重,指挥官高桥猛夫被我击中丧命。次日敌经浆水逃回邢台。

7月末,我军经费断绝,菜金、津贴停发,没有菜吃,连火柴也困难了,生活十分艰苦。幸有石友三部一支小部队携数万元潜逃,为我捕获。除交师部外,尚留近万元,解决了部队燃眉之急。

9月,调临城郝庄参加讨伐张荫梧战役。三八五旅独立团于黄伯平首战告捷,敌溃南窜,三团堵截追击,歼敌辎重部队一部,虏敌少将参谋乔明裕等数百人,缴获骡马物资一部。还军途中又将来历不明的部队三百余人解除武装。

10月,团部移院头掩护地方开展工作。时值疟疾流行,供给处无人供粮,卫生队无力诊病,连队站岗放哨都难维持。天气渐冷,棉衣尚无着落,部队再度陷入极端困难境地。

师首长到部队视察,特批两个月每人每日菜金两角,并改善医药、给养供应。三八五旅首长带领政工、医务人员到团慰问,帮助解决困难,士气大振。

11月,部队开往渡口担负对朱怀冰反摩擦斗争。朱部一个辎重营路经我区,三团设伏以待,敌发觉中伏后,恐慌万状,即谈判投降,未发一枪一弹即虏获了全部人马物资。

1940年元旦过后,东下平原参加讨伐石友三战役,编属中央纵队,曾阻击敌人于香城固一带,敌攻我守,战斗极为激烈。敌夺路南逃,我追击至清丰、南乐。不久,又调回太行,参加讨伐朱怀冰战役。战后,调冀南滏西活动,柏乡敌进犯,战于白露店,毙日军数名,缴获枪支及其他战利品一部。

5月,青纵三团奉命编为新四旅第十一团。

这支部队是冀南威县人民的子弟兵。它在短短的两年中,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下锻炼成为一支武装劲旅,这是冀南威县人民对革命事业的一大贡献,也是冀南威县人民的骄傲和光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