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地域狗: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勾腿子

北京、天津、保定這三個城市,按照明、清的行政名稱,應該稱為北京城、天津衛、保定府。為什麼叫“北京城”?第一,過去的北京,只是城牆以內的地方;第二,在明清兩代,北京不設行政區,不在州府道縣的編制,北京老百姓打官司,就要到現在豐臺區的宛平鎮,那時是宛平縣,所以北京就只能叫北京城了。為什麼叫“天津衛”呢?當初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遷都北京以後,從安徽老家調來了親兵保衛北京,由此而設立了天津衛,就相當於現在的衛戍區,是兵營的意思,所以天津的地名有許多是軍隊的稱呼,如軍糧城、北大倉、小站、南營房等。為什麼叫“保定府”呢?因為當年在保定設立了府衙。“京油子”和“衛嘴子”都是比較好理解的。北京是國都,是皇帝、王公、大臣住的地方,作為老百姓來說,不要說這些人,就是他們的傭人,都是您惹不起的,俗話說“宰相家人七品官”嘛。從上層看,皇帝一言九鼎,一句話可以讓人升官,也可以讓一個人丟官丟命,做他們的傭人就有一定的風險性,官被抄家的時候,傭人的財產可能同時被抄,甚至和老爺一起殺頭。所以當傭人既要巴結老爺,好多得點賞錢,又要與老爺保持一定的距離,免得自己吃掛絡。從底層看,傭人的東家也是他的後臺,這就是所謂“打狗還得看主人”,一個鄰居如果當上了一個有權勢大官的傭人,而你以前曾經得罪過他,他就會仗著老爺的勢力加倍地報復你。所以北京人很少去直接地、過份地得罪周圍的人。從社會看,一個要飯的人加入了幫夥就有了勢力,一個妓女受到王爺的寵愛就是有了靠山,所以昨天的下三賴也許今天就抖起來,昨天的豪門客也許今天就討了飯。看過突變大事太多的北京人,不得不多長几個心眼,和誰都保持一定的距離,對誰都不過分地親密,誰都不得罪。而且發現風向不對,也會馬上轉舵,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外地人看北京人這麼事故,這麼油滑,於是就生出了“京油子”這麼一個稱號。天津是北方的一個重要的商埠碼頭,既有陸運,又有河運、海運,因此天津比較發達的是商埠文化和碼頭文化。為了攬到買賣,為了拿到裝卸任務,就要說服客戶,久而久之,天津人能說,給人們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衛嘴子”這個稱號自然而然就叫開了。“保定府的狗腿子”是不好理解的,關鍵的分歧在“狗腿子”。有的人認為狗腿子就是漢奸,而且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地區的偽軍司令部在保定,那麼保定人當偽軍當特務的一定大有人在,但是,凡是日本鬼子佔領的地方就有漢奸,為什麼偏偏說“保定府的狗腿子”呢?難道北京、天津就沒有“狗腿子”嗎?保定人自然不承認自己是狗腿子,就把狗腿子解釋為“勾腿子”,說保定人摔交愛勾別人的腿,而且這招很厲害,很出名,所以就有了“保定府的勾腿子”之間說。可是在我的保定人喜歡摔交的朋友中,使什麼招數的都有,真正使勾腿子的並不多,而且他們說摔交的招數是因人而異的,根據身材和對方的情況,使什麼招數能制勝就使什麼招數,一個摔交手不可能只掌握一個招數,也不可能所有保定的摔交手都只練一個“勾腿子”。“京油子”只是一味地防守,當然不過“衛嘴子”的主動進攻,所以在打交道中,“京油子”是說不過“衛嘴子”的。“衛嘴子”再能也只是嘴上的工夫,而“狗腿子”卻是動武的,既能成幫成夥地上,又有老爺做後臺,當然“衛嘴子”是鬥不過“狗腿子”的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十個京油子鬥不過一個衛嘴子”的“鬥”是鬥嘴,而“十個衛嘴子鬥不過一個狗腿子”的“鬥”是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